跳至內容

顧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顧璘
顧璘畫像
顧璘畫像
大明資善大夫南京刑部尚書
籍貫直隸蘇州府吳縣
直隸應天府上元縣匠籍
族裔漢族
字號字華玉,號東橋
出生成化十二年(1476年)丙申七月初二日
逝世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閏正月初八日
配偶娶沈氏,封夫人
親屬(子)顧嶼、顧峙、顧峻
出身
  • 弘治八年乙卯科舉人
  • 弘治九年丙辰科同進士出身

顧璘(1476年—1545年),字華玉,號東橋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應天府上元縣(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匠籍。明朝政治人物,弘治丙辰進士,嘉靖朝官至南京刑部尚書。

生平

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祖籍蘇州吳縣,高祖顧通洪武年間由蘇州遷上元。少有才名,與同里陳沂王韋並稱「金陵三俊」,又與寶應的朱應登稱為四大家[1],亦是十才子之一。

弘治八年(1495年),顧璘以附學生易經中式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應天府鄉試第十四名舉人[2]。弘治九年(1496年),聯捷丙辰科進士。弘治十二年(1499年)授直隸廣平縣知縣,十五年徵入為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進稽勲司郎中,正德四年(1509年)知開封府,與鎮守太監廖堂、王宏忤不和,正德八年(1513年)被逮下錦衣獄,謫全州知州。秩滿,十一年(1516年)遷浙江台州府知府,升浙江布政司左參政。

嘉靖改元,奉表入賀,半道升山西按察使,以親老辭,不允,尋以病免。嘉靖七年(1528年)起為江西按察使,未上任,升浙江右布政使,轉左布政,九年召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上疏乞終養,忤旨,以布政使致仕。十六年(1537年)再起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兼贊理軍務,十八年升刑部右侍郎,不久遷吏部右侍郎,又改工部左侍郎,督修明顯陵,進工部尚書,工程竣工,改南京刑部尚書。晚年致仕歸里,築息園,大治亭舍,好賓客,座無虛席[3]。世稱東橋先生。錢謙益稱之:「處承平全盛之世,享園林鐘鼓之樂,江左風流,迄今猶稱為領袖也。」卒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年七十。[4]

著作

著有《顧華玉集》、《浮湘集》、《息園詩文稿》、《國寶新編》、《憑幾集》、《緩慟集》、《近言》等書。

家族

曾祖顧海。祖父顧誠。父顧紋,號愚逸,初封承德郎南京吏部主事,加贈資善大夫南京刑部尚書。母楊氏,贈夫人。從弟顧玉英,進士,官按察司副使。

註釋

  1.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初,(顧)璘與同里陳沂、王韋,號「金陵三俊」。其後寶應朱應登繼起,稱四大家。璘詩,矩矱唐人,以風調勝。韋婉麗多致,頗失纖弱。沂與韋同調。應登才思泉涌,落筆千言。然璘、應登羽翼李夢陽,而韋、沂則頗持異論。三人者,仕宦皆不及璘。
  2. ^ 明弘治刻本《弘治九年丙辰科進士登科錄》
  3. ^ 《四友齋叢說·卷十五·史十一》:顧東橋文譽籍甚,又處都會之地,都下後進皆來請業,與四方之慕從而至者,戶外之屨常滿。先生喜設客,每四五日即一張燕,余時時在其座。先生每燕必用樂,乃教坊樂工也。以箏琶佐觴,有小樂工名楊彬者,頗俊雅,先生甚喜之,常詫客曰:「蔣南泠詩所謂消得楊郎一曲歌者,正此子也。」先生每發一談,則樂聲中闋。談竟,樂復作。議論英發,音吐如鐘。每一發端,聽者傾座,真可謂一代之偉人。
  4.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顧璘,字華玉,上元人。弘治九年進士。授廣平知縣,擢南京吏部主事,晉郎中。正德四年出為開封知府,數與鎮守太監廖堂、王宏忤,逮下錦衣獄,謫全州知州。秩滿,遷台州知府。歷浙江左布政使,山西、湖廣巡撫,右副都御史,所至有聲。遷吏部右侍郎,改工部。董顯陵工畢,遷南京刑部尚書。罷歸,年七十餘卒。

參考文獻

  • (清)張廷玉等,《明史》
  •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丙集《顧尚書璘》
  • 文徵明:《故資善大夫南京刑部尚書顧公墓志銘》,《甫田集》卷三十二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八》,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出自《明史

外部連結

官銜
前任:
李光翰
明朝浙江台州府知府
正德十一年-嘉靖元年(1516年-1522年)
繼任:
羅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