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邴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邴原(158年[1]—208年?[2][3]),根矩東漢北海朱虛(今山東省昌樂西)人,漢末名士。

生平

年幼即喪父,家貧但好學不倦[4],以一冬天之時,讀完《孝經》、《論語》,於同儕之中,展現了卓越的才華。年少時與華歆管寧一起遊學,當時人稱三人為「一龍」,歆為龍頭,原為龍腹,寧為龍尾。

黃巾之亂時,舉家遷移到北海國,住鬱洲山中,當時北海國相孔融,推舉邴原為有道,他以黃巾賊還方盛,天下不寧而與同郡好友劉政一同避難到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度對劉政有成見,欲將其殺之,遣部屬抓之,未果,收監其家人,並下達通緝。劉政走投無路,跑到邴原家。邴原收留了他一個多月,恰逢太史慈經過,而將劉政託付於他。待他們走遠,邴原前往勸說公孫度將劉政之家人放出來,並使他們順利返鄉。邴原在遼東一年多,有很多人去拜訪他,遊學之士就達數百家,教授之聲不絕,名聲重於一時。

後來返回中原,被曹操辟為司空掾並署東閣祭酒[5]。公元208年,曹操的愛子曹沖突然病逝,曹操傷心欲絕。正好邴原的女兒也在這個時候病死,曹操想要求將曹沖與邴原的女兒冥婚合葬。但是邴原嚴詞拒絕,說:「合葬,非禮也!我之所以被您所容納,而您能夠厚待我,是因為我能守訓典而不變更。如果聽從了您的命令,就成為了平凡庸碌的人了,您又怎麼認為呢?」於是,曹操便停止了這一做法,改任命邴原為丞相征事。

曹操征伐時,經常令邴原與張範曹丕一同居守。曹操對曹丕說:「有什麼事情要多向邴原與張範這兩個人討教。」於是,曹丕對這兩個人執子孫禮。曹丕有次宴請賓客,提出一個話題,要大家發言——「君父各有篤疾,為藥一丸,當救君邪?父邪?」,眾說紛紜,自然有許多人願意在太子面前表露忠心,邴原從頭到尾一言不發。等到曹丕問到邴原。邴原就勃然變色說:「父親!」曹丕就沒有再追問下去了。後來,代替涼茂擔任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曹操征伐東吳時,邴原隨行,死在途中。

後代

歷史評價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11》,出自陳壽三國志

參考來源

  1. ^ 《世說新語箋疏·德行第10》:洪亮吉《四史發伏》九曰:「案時人號三人為一龍,其頭腹尾蓋以齒之長幼而定。考歆卒於太和五年。魏書雲年七十五。寧卒於正始二年,年八十四。是歆長寧一年。邴原之年雖無可考,以時人之稱謂及寧傳中三人次序度之,原當幼於歆,長於寧也。時人以三人相善而齊名,不當即分優劣,故以年之前後為定。松之乃雲原不應後歆,寧復勿當為尾,誤矣。」
  2. ^ 《原別傳》:魏太子為五官中郎將,天下嚮慕,賓客如雲,而原獨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舉動。案曹丕為五官將時原猶在世,丕於建安十五年為五官將,則原不應於建安十三年卒。
  3. ^ 又《三國志》:太祖征吳,原從行,卒。案建安十七年,曹操嘗出濡須口,征吳是也。原或卒於是時。
  4. ^ 可見於明朝李贄《初潭集·卷十二》「邴原泣學」
  5. ^ 《太平御覽》卷467引《邴原別傳》:魏太祖為司空,辟(邴)原署東閣祭酒。
  6. ^ 晉書·隱逸傳》:於時高密劉鮞字長魚、城陽邴鬱字弘文,並有高名。……鬱,魏徵士原之曾孫,少有原風,敕身謹潔,口不妄說,耳不妄聽,端拱恂恂,舉動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