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臺北都會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北都會區
信義計劃區天際線
臺北都會區的位置
坐標:25°02′N 121°38′E / 25.03°N 121.63°E / 25.03; 121.63
國家 中華民國
中心都市臺北市
面積
 • 都會區2,457.1253 平方公里(948.7014 平方哩)
人口(2024年11月)
 • 都會區6,901,819人
 • 都會區密度2,808.90人/平方公里(7,275.0人/平方哩)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臺北都會區
注音ㄊㄞˊ ㄅㄟˇ ㄉㄨ ㄏㄨㄟˋ ㄑㄩ
台語羅馬字Tâi-pak-to͘-hōe-khu
客羅Toiˇ Bedˋ Duˊ Fi Kiˊ(四縣腔)

臺北都會區,又稱大臺北地區臺北都市圈大臺北北北基,是臺灣首都圈及第一大都會區,以首都臺北市為中心,包含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其中前兩者又合稱為「雙北」。人口聚集區域以臺北盆地為主,並擴及周邊山區、臺地及沿海平地。總面積2,457平方公里,人口6,901,819人,中華民國約30%的人口居住於此。

更廣義的範圍,則在大臺北之外再加上桃園市所組成的「臺北生活圈」(北北基桃),人口達9,253,001人,面積達3,678平方公里,在世界人口組織裏為世界排名第41大都會區[1][2],約40%的臺灣人在此居住、生活、就學和工作。若按生活圈規劃,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屬於「大臺北首都生活圈」,依生活圈概念為一體來實施區域聯合治理

聚居地人口

聚居地城市 英語 行政區類別 人口
(2024年11月)
面積
(km²)
人口密度
備註
臺北市 Taipei City 直轄市 2,493,210 271.7997 9,172.97
新北市 New Taipei City 4,047,112 2,052.5667 1,971.73 含鶯歌
基隆市 Keelung City 361,497 132.7589 2,722.96
臺北都會區 Greater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都會區 6,901,819 2,457.1253 2,808.90

都會區劃分

臺北都會區包含了

發展趨勢

南港軟件產業園區(2020年攝)
內湖科技園區(2007年攝)
太空人佩斯凱於2021年自國際太空站拍攝的臺北盆地夜景[a]
  • 多核心發展
戰後初期的臺北市區以台北站前商圈西門町一帶為中心,之後逐漸東擴,至1990年代信義計劃區成為首要之中心商業區,並吸引許多移入人口居住。1990年代後期以來,則有內湖科技園區的興起聚集了大量的工作人潮,而大直重劃區的發展則成為臺北市另一個代表性的商務娛樂核心區域,2010年代起則積極開發位於南港東區門戶計劃區
另一方面,淡水河西岸的人口大量增加並逐漸凌駕臺北市中心,新北市(原臺北縣)的板橋永和新莊三重蘆洲新店等市鎮的開發也趨於成熟。由於早期眾多衛星城市環繞臺北市單一核心的結構已不符大都會區的發展需求,故自2000年代以後,在公共交通捷運路網連通的基礎上,以板橋新板特區為首的淡水河西岸都會核心亦逐漸成型,而其北側的新莊副都心[5]亦於近幾年開始進入具體開發階段,整個臺北都會區呈現明顯的「多核心」發展趨勢。
政府在臺北都會區外圍規劃的新市鎮,則有林口新市鎮淡海新市鎮等兩處。
  • 範圍維持穩定
臺北都會區早期的範圍僅止於臺北市中心,以及臺北縣(今新北市)較早因都市化而升格為縣轄市的區域,如三重永和板橋中和新莊新店等。後逐步往外擴張,目前已擴及臺北市以及新北市的平原地帶,並連結至基隆市及桃園市的精華區域。
臺北都會區日景
臺北都會區夜景

註釋

  1. ^ 解說:右上方河流為基隆河,圖片下方之河流各爲大漢溪(左)及新店溪(右),兩條河川匯流一帶區域即爲新北市政府所在地板橋區;中間匯流之河川為淡水河,左側為三重蘆洲地區,右側上方為士林北投地區,右側下方為臺北市區;臺北市區正下方爲雙和地區(中和永和)以及新店,圖片中大漢溪沿岸左側地區為新莊樹林

參考資料

  1. ^ 存檔副本. [2010-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3). 
  2. ^ 強化「北北基桃首都圈」相互連結,讓臺灣更進步. 總統府新聞. [202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9). 
  3. ^ 全市通檢.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都市規劃科.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4. ^ 看不到落實可能 新北區域計畫永續願景遭批.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5. ^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 電子報第57期. [201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3).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