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儀
中軍師
國家東漢蜀漢
時代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
主君曹操劉備劉禪
姓名楊儀
威公
籍貫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
出生
逝世蜀漢後主建興十三年
235年
親屬
兄弟楊慮

楊儀(2世紀—235年),字威公襄陽人。三國蜀漢文臣,北伐時期諸葛亮部屬。諸葛亮歿後,成功除掉政敵魏延,後因升遷受阻而心懷怨懟、口出反逆之言,被劉禪下獄,終在獄中自盡

生平

楊儀最初在曹魏荊州刺史傅群手下擔任主簿文官,次於功曹),後私自投奔關羽,關羽任命楊儀為功曹(郡縣的書吏),並派遣楊儀入蜀詣見劉備。入四川後,劉備與論軍國大事,受到劉備賞識,命為左將軍兵曹掾,後來升任尚書。但任尚書期間因與尚書令劉巴不睦,遂被貶為遙署弘農太守(弘農為曹魏領地,有名無實)。

後來楊儀跟隨諸葛亮北伐,任相府隨軍長史,加綏軍將軍,(當時即使是文官,在官職之後也會加上將軍號)由於頗有才能,深受諸葛亮重用,每次兵出,「常規劃分部,籌度糧穀,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然而在北伐中,楊儀又與大將魏延不和,兩人勢如水火,諸葛亮亦常對這兩位手下要員的關係十分頭痛。

據《三國志》的說法,諸葛亮於五丈原病危時,與楊儀、費禕姜維商討退軍事宜,決議由魏延斷後,但同時也擔心魏延抗命,所以也決議如果魏延抗命的話,就自行引軍撤退,讓形勢上等同強迫魏延斷後。諸葛亮死後,楊儀掌握軍權,秘不發喪[a],並命費禕去試探魏延。魏延既不滿北伐又告中斷,更憤恨竟然要聽命於政敵楊儀作殿軍之將,所以強留費禕共謀奪取兵權。費禕佯裝附和,並騙魏延要回營押解楊儀為首的一干文吏過來,遂得逃出回報。魏延派人查探大營,發現大軍正在做撤退準備。魏延發覺自己被強迫斷後後勃然大怒,搶先領軍急退,並燒毀沿途閣道。此時楊魏兩人皆飛檄告狀,指控對方謀反。後主劉禪問留守的蔣琬董允該信何人,蔣董兩人都懷疑魏延。魏延先抵達南谷口,準備回擊隨後而來的楊儀。楊儀命王平在前防禦,王平對魏延大罵:「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兵士認為魏延理虧,軍隊潰散,魏延於是帶着兒子數人逃往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殺魏延,並且夷其三族[3]

據《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並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追殺。

原本楊儀認為自己被諸葛亮託付後事,又為朝廷誅除了逆賊魏延,所以自己應該會繼諸葛亮後掌政,並請都尉趙正以周易卜筮,結果卜得風火家人卦,默然不悅。由於諸葛亮生前便認為楊儀心胸狹隘,比較屬意蔣琬繼任,所以後來蔣琬升任尚書令益州刺史,而楊儀回師後被拜為中軍師,卻無所統領,虛位以待而已。蔣琬最早是楊儀的屬下,後來卻在其之上,楊儀認為自己不論年資或才幹都在蔣琬之上,所以非常不滿,口不擇言,同僚皆擔心被楊儀的口舌連累,所以避之唯恐不及。有長年交情的軍師費禕前往安慰,楊儀表示:「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複及。(當初丞相亡故之時,我如果就舉軍投靠曹魏,又怎麼會淪落到這種下場!令人後悔莫及呀。)」於是費禕向後主劉禪密告,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漢嘉郡(今四川雅安東北)。但楊儀又上書,言辭激烈,最後下獄,自殺身亡。楊儀死後,其妻子被允許回歸故里。

評價

  • 孫權:「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三國志·蜀書·董允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 楊戲:「威公狷狹,取異眾人;閒則及理,逼則傷侵,舍順入凶,大易之雲。」
  • 陳壽三國志》評:「楊儀以當官顯……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 陸文圭:「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為楊所害。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艾復矜其功,受制於鍾會。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忌敗。家國莫不然,鳴呼可為戒。」
  • 郝經:「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 王夫之:「楊儀福小之器耳,其曰『吾若舉軍就魏,寧當落度如此』。是則即為懿屈而不慚者。」(《讀通鑑論·卷十·三國》)
  • 蔡東藩:「魏延楊儀,心術相同,延不過早為發作,自速其死耳。若儀之與費禕言,謂不若前時就魏,是延之所未及設想者;而儀欲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微諸葛丞相之善為駕馭,幾何而不先作亂也?」(《後漢演義》)

家庭

  • 兄長楊慮:字威方,自小德行素著,在江南中帶品德無人能及。一直不願出仕為官。十七歲時夭折,鄉人稱他為「德行楊君」。
  • 族人楊顒:事蹟見《襄陽記》[4]

藝術形象

三國演義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楊儀登場於諸葛亮北伐之時。馬謖拒諫失街亭一役中,身為長史的楊儀自動請纓,要前往代替馬謖保守街亭,諸葛亮亦表示贊同,可見諸葛亮頗信任楊儀。可惜楊儀未出發,街亭就已告失守。自此後,楊儀常隨在諸葛亮身邊,一起籌劃及商議軍中事務。第一百零一回中楊儀建議採用輪班分兵,以為長久北征之計,便深得諸葛亮所認同。

諸葛亮臨死前,將重要遺命及撤兵之計交由楊儀主理,並預料魏延將會造反,囑咐楊儀以錦囊之策加以應付。楊儀奉命行事,在與魏延對壘的陣前策動計謀,詐降魏延的馬岱隨即斬殺魏延。

當魏延與楊儀互相上奏攻軋時,吳太后認為「楊儀乃文人,丞相委以長史之任,必其人可用」;蔣琬亦對楊儀作出評價,指楊儀「為人雖稟性過急,不能容物,至於籌度糧草,參贊軍機,與丞相辦事多時,今丞相臨終,委以大事,決非背反之人」;董允亦認為楊儀「才幹敏達,為丞相所任用,必不背反」。

楊儀保諸葛亮遺柩回成都後,劉禪封他為中軍師。可是楊儀卻因為不甘官位下於蔣琬,常生怨言,更說出「當初寧願投魏」的宣言。費禕向後主密陳楊儀之言,後主大怒,貶楊儀到漢嘉郡為庶民。楊儀自覺羞慚,最終自刎而死。

影視

動漫

註釋

  1. ^ 楊儀率領蜀漢大軍撤退,百姓將蜀漢撤軍消息消息告訴曹魏司馬懿,司馬懿率軍追擊。蜀漢征西將軍姜維讓楊儀調轉行軍方向,做出要朝司馬懿進攻的樣子。司馬懿於是撤退,不敢進逼。楊儀等人也率軍撤退,退至斜谷才宣佈諸葛亮死訊。百姓於是嘲笑司馬懿:「死諸葛走生仲達」。[1][2]

參考資料

  1. ^ 《三國志》卷35註引《漢晉春秋》: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然後發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2. ^ 《晉書》卷1: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之逼,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帝審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為尚未可知。帝曰:"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關中多蒺藜,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然後馬步俱進。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審問,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3. ^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4. ^ 《襄陽記》曰:楊顒字子昭,楊儀宗人也。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40》,出自陳壽三國志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