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捻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捻軍(1853年-1868年),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捻賊,也稱捻亂,是活躍在長江以北安徽北部及江蘇山東河南三省部分地區的反清農民軍,興起後一度響應同時期的太平軍。捻軍的主要領導人為沃王張樂行、奏王苗沛霖、梁王張宗禹、遵王賴文光、魯王任化邦等。捻軍持續活動16年,全盛時曾於同治4年斬殺清軍名將、蒙古親王僧格林沁,最後分為東西兩支,由清朝將領李鴻章左宗棠平定。

語源

捻軍一名起源於「捻子」,「捻」本是淮北地區方言用字。最初一帶有遊民捏紙燃燒[1],「燒油捻紙」用來作法,於節慶時聚眾表演,為人驅除疾病、災難以牟利,是稱「捻子」。早期捻子是向鄉民募捐香油錢,購買油捻紙,後來也有恐嚇勒索,實與盜賊無異[2]。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3]

歷史

捻軍勢力

1853年太平軍北伐時,淮河兩岸的捻黨紛起響應,[4]但太平軍並沒有重視這股勢力。捻軍騎兵縱橫馳騁於皖、豫、魯、蘇、鄂、陝、晉、直(冀)八省十餘年,行蹤飄忽不定,難以捉摸,很少和清軍打硬仗。極盛時期總兵力約十萬,有萬余騎兵。清廷常把捻軍和髮賊太平軍)並列,稱之為「髮捻」。捻軍一直缺乏明確的戰鬥目標,曾國藩稱:「捻匪之人多志大遠不如粵匪」;1865年爆發高樓寨之戰,清朝大將僧格林沁親王中伏被全殲。慈禧太后命兩江總督曾國藩為欽差大臣,統率湘軍淮軍及其他部隊鎮壓新捻軍,曾國藩提出重點設防、設立馬隊、修築圩寨等一套「以靜制動」的攻捻方略,[5]以及「聚兵防河」的計策,[6]企圖縮小區域,包圍捻軍。接下來的幾年慈禧動用數省兵力,放棄早期尾隨追打的方法,改利用地形,「畫河圈地」,將捻軍堵在狹窄區域內。1866年秋,捻軍在河南許州(許昌)分為東、西二捻,東捻軍由賴文光任化邦領導;西捻軍由張宗禹領導,進軍陝西,二者隨時相呼應。該年11月東捻軍在湖北安陸府(今鍾祥市)臼口鎮,曾擒清提督郭松林,擊斃總兵張樹珊,消滅曾國荃的湘勇六千人。此時曾國藩因指揮不靈,沙河賈魯河、運河防線相繼衝破,數次戰敗,被慈禧撤去欽差大臣職務。

慈禧太后改以李鴻章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分別攻打東捻軍和西捻軍。1867年2月19日,捻軍在安陸府的尹隆河戰役淮軍劉銘傳部圍住,擊斃其總兵唐殿魁等,湘軍鮑超部即時出現,猛攻東捻軍之背,使捻軍大勝變為大敗。此役東捻軍折損兩萬餘人,清軍傷亡2,000人。該年年底,東捻軍被圍困於黃河南岸、六塘河北岸、膠萊河西岸、運河東岸地區,最後為李鴻章劉銘傳所滅,首領任化邦戰死,12月24日山東壽光海濱與南北洋河、彌河間之戰,范汝增等陣亡,主力喪失殆盡。不久賴文光被俘後處死。

西捻軍得到東捻軍告急求援信,突破左宗棠的包圍,星夜馳援東捻軍,張宗禹計劃引兵直搗京畿,迫清軍回防,以救東捻軍之急。於是西捻軍綏德南下清軍兵力最薄弱的宜州,越黃河入山西、河南,一度兵臨北京近郊的蘆溝橋,慈禧急調直隸各軍防堵,紫禁城為此史上罕見緊急戒嚴一周。由於大霧瀰漫,行軍不便,張宗禹臨時取消圍攻。但至此西捻很明顯誤失軍機,數天後各路清軍雲集京師內外,西捻軍已陷入圍困之中,只得突圍南下。大軍回到豫北,4月間從山東東昌李海務渡口搶渡運河而東,在進攻天津時,為崇厚洋槍隊擊退。7月,適逢大雨連綿,黃河、運河水位上升,1868年7月26日商河大戰,31日濟陽玉林鎮大戰,西捻皆敗。1868年8月,西捻軍被圍困在黃河、運河、徒駭河之間,全軍覆沒,張宗禹不知所終[7]。捻軍至此徹底覆滅。

年表

  • 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農民增多。亳州張洛行龔得樹等結捻聚眾萬人攻佔河南永城。同年11月,捻眾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歃血為盟,推張洛行為盟主,起兵抗清,號稱「十八銅人聚義」。
  • 1853年, 太平天國北伐軍經安徽、河南時,皖北捻黨紛起響應,饑民到處揭竿而起。每年春秋二季集合外出奪取糧食。
  • 1855年,黃河決口(開封以東),山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入捻。亳州、蒙城捻軍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一稱大漢明命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城)為根據地,制定《行軍條例》十九條,組成捻軍,建立青、紅、黑、白、黃「五行旗軍制」,人數達十萬,到達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 1857年,張樂行與太平軍陳玉成會攻霍邱,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成天義。
  • 1858年至1862年 捻軍在豫、皖、等地轉戰,各有勝負,張樂行晉升為征北主將,又封沃王。
  • 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等重組捻軍。賴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將太平天國新王號;新捻軍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逐漸變為一支約十萬餘人的騎兵部隊。
  • 1867年,西捻被左宗棠湘軍圍困,東捻被李鴻章淮軍圍困,突圍失敗。11月,任柱與劉銘傳戰鬥中遭叛徒潘貴升殺害,主力覆沒。西捻軍已被左氏擊敗,殘部聞訊突圍,東下救援。
  • 1868年1月,東捻在山東膠萊河壽光戰鬥全軍覆沒,賴文光遭俘虜後被殺;西捻進入陝西,配合回民軍作戰,後為援救東捻軍,一度逼近保定天津。8月,在山東為淮軍圍困於魯西北,恰逢連日大雨,捻騎不能奔馳,西捻潰敗,張宗禹也在逃離中失蹤,舊說跳黃河逃但不知所終。至此捻軍全部失敗。

參見

註釋

  1. ^ 朱學勤等:《剿平捻匪方略》第1卷,第25頁。
  2. ^ 清史紀事本末》載:「捻者捏也。鄉人行儺逐疫,捏紙燃脂,為龍戲,謂之拜捻。不逞之徒,聚捏成隊,公肆仇殺焚掠,俗呼為捻子。」民國《渦陽縣志》載:「捻匪掠糧,遠地謂之『打捎』,就地借貸謂之『磨灣』。」
  3. ^ 《匯陳查辦圩□折捻匪折》。《曾國藩全集》,世界書局版,第二冊,第781頁。
  4. ^ 《剿平捻匪方略》序:「當粵西初用兵時,皖、豫之間,伏莽即已蠢蠢欲肆,一二年後,日益鴟張,分股數十,賊圩林立。」《湖北通志》記載:「自粵匪倡亂,群捻揭竿而起,受其嗾指,或分擾以掣我軍,或前驅以助賊勢,亡虜千數百股。」(註:張仲炘等:《湖北通志》,《捻軍》第3冊,第175頁。)
  5. ^ 王闓運:《湘軍志》,《捻軍》第1冊,第6頁。
  6. ^ 王定安:《求闕齋弟子記》,《捻軍》第1冊,第42頁。
  7. ^ 《渦陽縣誌》民國刊本,卷十五。

參考文獻

  • Elizabeth J. Perry(裴宜理)著,池子華等譯:《華北的叛亂者與革命者,1845-1945》(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 周世澄:《淮軍平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