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古應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應芬(1873年—1931年10月28日)字勷勤湘芹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

革命派的活動

古應芬生於一個富裕家庭。1902年,中秀才。1904年獲兩廣總督岑春煊派遣,同胡漢民汪兆銘(汪精衛)等人赴日本留學。先後入日本法政大學法政速成科、専門部。翌年秋,同胡漢民汪兆銘加入中國同盟會。1907年,古應芬歸國後任廣東法政學堂編纂。後來他任廣東諮議局書記長,參與策劃廣州起義。

1911年,古應芬赴香港,同黃興、胡漢民策劃廣州起義辛亥革命後,廣東都督府成立,胡漢民任都督,古應芬任都督府秘書長。以後,他歷任核計院院長、瓊崖綏靖署總辦等職務。1913年,他參加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到1917年之間,他在南洋募集革命資金。

支持孫文

1917年,任廣州軍政府秘書。1918年,他隨粵軍陳炯明進行軍事行動。1920年,就任廣東省政務廳廳長。1922年3月,粵軍第1師師長鄧鏗遭到暗殺,古應芬被第1師參謀長李濟深推薦繼任師長,李濟深成為事實上的繼任者。此後他一直致力於調停孫文陳炯明的鬥爭,但雙方關係惡化,古應芬乃被迫辭職。

同年6月,陳炯明發動六一六事變,攻擊孫文,此後古應芬支持孫文,反擊陳炯明。1922年,討沈鴻英之役,奉中山命,設大本營行營於江門,爲行營主任。1923年,任廣州大本營法制局局長、八邑籌餉督辦、大本營駐西江辦事處全權主任、廣東政務廳廳長,後派督辦西江籌餉事,又任西江善後委員、大本營秘書長。1924年,任大本營財政部長兼廣東省財政廳廳長。他在財政方面為討伐陳炯明的成功作出了貢獻。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古應芬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兼廣東省政務廳廳長。8月、廖仲愷遭暗殺,古應芬兼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

國民黨右派的活動

1926年1月,古應芬當選中國國民黨第2屆中央監察委員。革命軍佔武漢,乃以慰勞使名義赴漢口勞軍。蔣中正崛起後,古應芬因反感中國國民黨左派中國共產黨的運動方式,乃同蔣介石接近。[來源請求]1927年,四一二事件爆發,古應芬支持,並在所在的廣州排除中國共產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古應芬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兼代理財政部長,進行財政改革,不過很快辭任。1928年春,赴歐美考察。回國後任國民政府文官長。1929年,被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因對黨內鬥爭激化感到厭煩[來源請求],古應芬於1930年,告病辭職回到廣州。

1931年2月,因同蔣介石的約法發生路線矛盾,胡漢民遭到蔣介石拘禁,這遭到古應芬反對。5月,古應芬、汪兆銘、孫科唐紹儀在廣州召開非常會議,組織廣州國民政府。9月九一八事變爆發,中國國民黨黨內各派趨向團結,古應芬支持蔣介石同汪精衛的合作。

1931年10月28日,古應芬在廣州因拔牙中毒去世,享年58歲,其兒子當時6歲。同年11月,廣東省政府在中國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表決,成立廣東省立勷勤大學以紀念古應芬。遺體安葬於廣州沙河東坑(古應芬墓)。

寓所

民國年間,古應芬父親古芥南在廣州東山的寺貝底購地,除了興建房屋還有田地。原古應芬大屋的所在地,現早已被拆建成小樓房,做了寺右社區居委會。昔日古應芬大屋青磚石腳,有一百多平方米,進門後有井,格局是太公廳的樣子。有寺右村長者稱,古姓是寺右村的開村大姓之一,後來古姓出外謀生,落籍梅縣。古應芬當大官後,原想在寺右村建祠堂以光宗耀祖,但未能如願,後將大宅和田產託付給一位姓楊的鄉親看管。

另有寓所位於倉邊路越華路交界市房管局側紅苑酒家後,建築整體為歐式風格莊園式樣,屋門側石碑有標註古勷勤故居,處於空置狀態未有活化利用。

家庭

  • 父:古芥南
  • 女兒:古霽雪
  • 子:古滂

參見

參考文獻

  中國國民政府
前任:
(創設)
南京國民政府常務委員
1927年4月 - 9月
(集體領導制:胡漢民伍朝樞
張靜江
繼任:
集體領導制:汪兆銘等5名
前任:
(創設)
財政部長(代理)
1927年5月 - 8月
繼任:
錢永銘
前任:
(創設)
廣東國民政府常務委員
1931年5月 - 1932年
(集體領導制:唐紹儀汪兆銘
鄧澤如孫科
繼任:
(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