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琅邪郡,中國古代的郡。
東晉大興三年(320年)僑置琅邪郡,初無實土。咸康元年(335年),桓溫為太守,分江乘縣地立郡,治所在金城(今江蘇省句容市北)。轄境約相當今南京市雞鳴寺以東,龍潭以西,北至大江地。屬徐州。劉宋永初二年(421年),改為南琅邪郡。南齊永明六年(488年)左右[1]時,徙治白下城[2][3](在今江蘇省南京市)。下轄五縣:臨沂縣、江乘縣、蘭陵縣、承縣(建武三年省)、譙縣(建元二年,平陽郡流民在臨江郡者,立宣祚縣,尋改為譙。永明元年,省懷化一縣並屬)。陳太建十年(578年)罷南琅邪郡,置建興郡[4]。
參考資料
- ^ 《南齊書》卷四十·列傳第二十一:「……南海王子罕字雲華,世祖第十一子也。永明六年,爲北中郎將、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上初以白下地帶江山,徙琅邪郡自金城治之,子罕始鎮此城。……」
- ^ 《南齊書》卷十四·志第六·州郡上:「南琅邪郡本治金城,永明徙治白下。」
- ^ 《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白下城
- ^ 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南京市志(第1册)总述·大事专记·地理·人口·环保.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2386952.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註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先秦 | |
---|
秦漢 | |
---|
六朝 | |
---|
隋唐 | |
---|
宋元 | |
---|
明清、太平天國 | |
---|
中華民國時期 | 省、道 | |
---|
市 | |
---|
市轄區 | 1937年時,共有十一個區(第一區、第二區、第三區、第五區、第六區、第七區、第八區、第九區、第十區、第十一區)。 1945年後,增設第十二區、第十三區、第十四區( 八卦洲)、第十五區( 江心洲)。 |
---|
縣 | |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
註:以今南京市境為準。下劃線標識的行政區劃無實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