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儒家經典 | |
---|---|
五經 | 傳 |
九經 | |
易 書 詩 禮(儀禮/周禮) 春秋 |
禮記 春秋左氏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梁傳 |
七經 | 十二經 |
論語 孝經 |
爾雅 |
十三經 | |
孟子 |
十三經是十三部儒家經書的合稱,是儒學的核心文獻,即《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附《春秋》)、《公羊傳》《穀梁傳》《孝經》《爾雅》《論語》和《孟子》。「十三經」的整體性概念成熟於明朝(1368-1644),以萬曆十二年(西元1584年)神宗頒佈詔令欽定《十三經註疏》為完全確立的標誌;是從漢武帝(前156-前87在位)確立五經博士開始,學術潮流與政治權力不斷調整儒家經書名目的共同成果,是儒家經書的最近一次結集。[1]
十三經的內容龐雜,來源及時代不一,主要形成於先秦,既有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之前已經長期流傳的古代文獻,也有主要由戰國(前468-前221)儒家學者編寫的著述。其中一部份與孔子、早期儒家思想和其他儒家典籍的關係存在爭議, 《春秋》《周禮》《左傳》。更強烈的爭議是所謂的「偽書」問題,如今本《尚書》的部份篇目。
儒家經書的整理、加工、流傳與結集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漫長的過程,從孔子用當時已經很古老的文獻教育學生開始,直至十三經完全確立,已經跨越了兩千多年。時至今日,整理工作仍然持續。其間的合稱先後有比較正式的六經、五經、九經和相對隨意的七經、十二經、十四經等,各自涵蓋名目不盡相同的典籍。
儒學是中國從漢武帝(前156-前87)到清朝結束(1911)兩千年的官方意識形態、主流學術思想,其提倡的價值觀念、道德倫理是千百年來華人社會日常生活的普遍指導原則。儒學的核心是經學。經學即研究經書、闡發經義的學問。儒家經書既是經學研究的直接對象,也是不同時代各派儒學理論與相應的社會、人生主張及實踐得以成立的根基所在。十三經及其前身五經、九經等,是傳統中國社會和中華文化的基石,與基督宗教《新舊約全書》、伊斯蘭教《古蘭經》在其各自社會及文化傳統中的作用與地位非常類似。[2]
概念
十三經的觀念濫觴於南宋中後期,發軔於明初,成熟於武宗正德(1505-1521)、世宗嘉靖(1522-1567)年間。萬曆十二年,神宗皇帝頒佈詔令欽定《十三經註疏》,並命京師國子監校勘印行;十三部典籍同時被朝廷尊奉為經,十三經的概念及地位得以完全確立。[1]
經者,「織縱絲也」[3],即紡織時縱向的線。[4]古人紡織時,先將前後走向的縱線(經)撐直,再將左右走向的橫線(緯)編入,有「必先有經,而後有緯」之說,[5]所以「經」字有綱領、法則等引申義。華語中將對於人生、社會具有根本性指導意義的書稱為經,即取此義,除儒經外,如《道德經》、佛教諸經、基督宗教《聖經》、伊斯蘭教《古蘭經》等皆是;同時亦將某一領域內的重要書籍稱為「經」,如《水經》《茶經》、「武經七書」等。
先秦典籍中已有用「經」字命名的書或篇章,如《山海經》《墨子》中的《經》上下、《韓非子》中的《八經》等。一般認為,儒家所崇奉的典籍被稱為經,首見於《莊子·天運》:「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 六經,自以為久矣。』」(孔子對老聃說:「我孔丘鑽研《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自認很久了。」)
與經相對的概念為
歷史上部份學者認為某部儒家典籍是否算得上經,取決於這部書和孔子的關係,如其內容早於孔子存在,或經過孔子整理、解說,甚至由孔子創作。
歷史上,哪些儒家典籍能成為經,不僅是學術問題,也是政治焦點。總體上說,學術思潮趨向在先,政治權力尊奉在後。經在學術上的標準取決於某一時代主流學術思潮對典籍的偏好;政治上的標準則與帝王朝廷的尊奉、博士官制度、科舉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
歷史
從先秦六經到南宋十三經
《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俗稱為六藝),六藝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據傳是秦朝的焚書坑儒),《漢書·藝文志》中已無此書的記載。其他五種著作就稱為「五經」。漢朝時,以《易》《書》《詩》《禮》(儀禮)、《春秋》為「五經」,立有五經博士,並收納弟子員。唐朝時,五經中的《禮經》,由《儀禮》改為《小戴禮記》,沿用至今。
後來經書的內涵不斷擴大。《後漢書·趙典傳》和《三國志·秦宓傳》中都有「七經」的記載,但未記載是哪七部典籍。後人有六經加上紀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東漢將五經加上《論語》《孝經》;五經加上《周禮》《禮記》三種說法。唐代時有「九經」的記載,後人認為是五經加上《論語》《孝經》《周禮》《禮記》或是五經加上《周禮》《禮記》並用春秋三傳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代替《春秋》。九經也立於學官,用於開科取士。宋代的晁公武說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將五經中《春秋》改為春秋三傳,再加上《周禮》《禮記》《論語》《孝經》《爾雅》為「十二經」。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提倡《孟子》之書。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於是本為子部書的《孟子》也升格成為經書的一部分,合稱十三經。
清朝乾隆帝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1815年學者阮元刻《十三經註疏》,從此,「十三經」在儒學典籍中的地位更加鞏固。
影響較小的分類
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
也有一些人將十三經加上《大戴禮記》,稱為十四經,但影響很小。
十三經簡介
周易
《周易》也稱《易》《易經》,本是古代占卜之書,包括《經》和《傳》兩部分。《經》文敘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傳》為解釋卦名、卦義、卦辭、爻辭的七種十篇,稱為「十翼」、「《易傳》」、「《易大傳》」。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現當在西周以前的遠古年代,有學者認為《經》的編訂在商末周初,《傳》作於春秋戰國,非一人一時之作。[6]古人認為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人編定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書
《尚書》古時稱《書》,是記言記事的簡冊泛稱,主要記載帝王言論及活動。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餘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9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
漢武帝末年。魯恭王為了拓建宮室,拆除孔子宅,從牆壁夾層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蝌蚪文等文字寫成的《尚書》,稱為《古文尚書》,除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9篇外,多出16篇,共45篇。西晉後,《尚書》全部散佚。東晉時梅賾獻《孔傳古文尚書》,包括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9篇(但析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傳至今。現認為《孔傳古文尚書》是偽書。[7]
詩經
《詩經》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匯集了春秋中期前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史記》認為是由孔子所編定。但學者認為是由魯國樂官所編。[8]《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此書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影響深遠。漢時有魯、齊、韓三家言《詩》,後來又有毛《詩》。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周禮
《周禮》古名《周官》,記述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官制。先秦典籍中無有徵引《周官》,漢初,河間獻王收於民間,為古文經。王莽時經劉歆整理改名《周禮》,始立博士。由於此背景,《周禮》的作者以及成書年代自古就頗多爭議。劉歆為代表的古文學派認為它是周公所作,記述周朝的官制;而何休等今文學家則指其為後世托偽之作。如今多數學者認同其成書年代可能在戰國時期,但融合了上古的資料以及作者的理念設想。《周禮》官制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冬官亡佚,以《考工記》補),所述政體制度宏大而縝密,多含儒家、法家、陰陽五行的思想印記,對後世的中國乃至海外(如日本)的政治實踐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儀禮
《儀禮》原稱為《禮》,在漢代也稱作《士禮》,對應於《禮記》而言,《儀禮》又可以稱為《禮經》,《禮記》是它的傳。到晉代才稱為《儀禮》。其17篇為各種禮儀的記錄,而未談各種禮儀的意義。《史記》《漢書》和《禮記》均稱其出於孔子[9]。唐朝時,《儀禮》在五經中的地位被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的《禮記》取代。今本《儀禮》17篇的順序是鄭玄採用劉向《別錄》中的次序。
禮記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共49篇,是先秦到秦漢時期的禮學文獻選編。最初為西漢的戴聖所纂,但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10]戴聖本是今文《儀禮》博士,《儀禮》僅17篇,所記大多為士禮,故漢朝的儒家學者雜采當時能見到的各種文獻以為己用。其內容較為駁雜,大致有記述禮節、記述政令、解釋《儀禮》、記孔子言論、記述孔門及時人事、禮節考證、通論禮意或學術、記述制度、記述掌故、雜記等十種。[11]東漢時鄭玄為之作注,其文字較為通暢易讀,流傳較廣。唐朝時取代《儀禮》,成為五經之一。
左傳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共三十五卷,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12],現在一般認為該書非一人一時之作,自左丘明始,成書應於戰國中期[13]。全書按照魯國十二公的順序,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總計255年,記錄了當時各諸候國的歷史。全書約18萬字,是十三經中字數最多者。《左傳》作為《春秋經》的補充,側重於對史實的敘述,行文生動流暢,是先秦文學、史學的傑出作品。
公羊傳
《公羊傳》為《春秋經》之傳,相傳是公羊高受之於子夏,在春秋三傳裏立學最早,為今文學。同《左傳》不同的是,《公羊傳》疏於敘事,而是以問答的形式闡發春秋義理。作為《春秋》的齊學,公羊學側重春秋經義的政教含義,通過歷代大儒如胡母生、董仲舒、何休等人的闡釋發揮,逐漸發展成包括大一統、尊王攘夷、三科九旨等義例的天人政治顯學,為漢朝儒術治國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後因讖緯災異之學大興,廣受批判,於東漢之後衰落。
穀梁傳
魯國人穀梁喜拜子夏為師,將子夏所教之春秋大意記下,故稱《穀梁傳》,屬於今文經。今日學者認為此書原本是穀梁喜口傳予弟子,經過穀梁喜一派的門下學者們編撰,約在漢代成書。
孝經
《孝經》是講授孝道的書,共十八章,約一千八百多字,是十三經中字數最少的。
論語
《論語》是一本孔子的言論匯編,為孔子弟子與門下學者所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獻,故為儒家重要經典之一,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
爾雅
《爾雅》乃中國最早的一部辭典,訓詁之書,至今《爾雅》仍是後代考證古代詞語時重要的一部著作。
孟子
南宋朱熹將《孟子》與中庸、大學及論語合稱四書。是最晚加入十三經者,原本《孟子》是子部書。
註疏
「注」是指對十三經的字句進行註解,又可稱之為傳、箋、解、章句。「疏」則是對「注」的進行再註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著錄的「經部」書籍達一千七百餘部,約兩萬卷。一卷以一萬字計算,估計約有二億字,這尚不包括四庫全書未收之書。
影響
自西漢以來,經書被確立為國家經典,宋代以來又被定為科舉用書,成為讀書人之必讀。故其地位崇高,影響巨大。《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經稟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所容其贊述,所論次者,詁經之說而已。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14]十三經不過65萬字[15],而關於它們的註解達到三億字左右,為原文的四五百倍。
版本
參考文獻
- ^ 1.0 1.1 程蘇東《再論「十三經」的形成與〈十三經註疏〉的結集》,收入《國學研究(第二十五卷)》,257-299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6
- ^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 [201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6).
- ^ 《說文解字·糸部》。今本作「織也」。此從嚴可均、姚文田《說文校議》。
- ^ 《大戴禮記》:「南北曰經,東西曰緯。」
- ^ 段玉裁說文解釋注:「織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之常經。」
- ^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ISBN 7532546462
- ^ 李民,尚書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3765X
- ^ 周振甫,詩經譯註,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ISBN 9787534370670
- ^ 《史記·孔子世家》:「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漢書·儒林傳》:孔子「綴周之禮」。
《禮記·雜記下》:「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 - ^ 楊天宇,禮記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ISBN 9787532537952
- ^ 梁啓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 ^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
- ^ 王應麟《困學記聞·六》曰:「王介甫疑左氏春秋為六國十人者十一事。」
- ^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
- ^ 南宋鄭耕老統計如下:《周易》,二萬四千二百零七字。《尚書》,今古文合二萬五千八百字。(扣去偽古文,為一萬七千九百二十五字)《詩經》,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周禮》,四萬五千八百零六字。《儀禮》,五萬六千一百一十五字。《禮記》,九萬九千零二十七字。《左傳》,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公羊傳》,四萬四千零七十五字。《穀梁傳》,四萬一千五百一十二字。《論語》,一萬二千七百字。《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爾雅》,一萬三千一百一十三字。《孝經》,一千九百零三字。
- ^ 張紹勛 著《中國印刷史話》
延伸閱讀
- 《經典常談》,朱自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ISBN:9787532537495
- 《中國經典十種》,葛兆光,北京:中華書局,2008.9,ISNB:9787101062229
- 《十三經概論》,蔣博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ISBN:9787532554607
外部連結
文章
- 舒大剛:《十三經》︰儒家經典體系形成的歷史考察[永久失效連結]
- 黃俊傑:論經典詮釋與哲學建構之關係 - 以朱子對《四書》的解釋為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楊儒賓: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
- 陳麗桂: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獻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與貢獻[永久失效連結]
- 王蕾:論儒藏思想的發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景海峰:儒家詮釋學的三個時代
- 黃俊傑: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研究的現況及其展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儒家文本
- 武英殿《十三經註疏》影印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漢川草廬(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大家藝文天地
- Kanseki Repository - 經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子部儒家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國家圖書館 - 古籍影像檢索系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東京大學 東洋文化研究所 - 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資源
- 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漢語多功能字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央研究院 - 古漢語語料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中央研究院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
- 古代漢語語料庫檢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搜文解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搜韻-詩詞門戶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古今圖書集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全國漢籍データベース 四庫提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勞思光-儒學詞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漢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