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先例
判決先例(英語:precedent、或英語:authority),又稱判例、先例、前例。秉承先例(英語:doctrine of precedents)即是依照先例原則判案[1]:77。在普通法體系下指的是根據先前的法律案件(legal case)而建立起的法律原則或規範。而遵循先例(拉丁語:Stare decisis)是一種法律原則,意指法官應該尊重已經形成的判決先例,法院在面對類似的法律案件或是事實時,應該適用先前的規範,作出類似判決。遵循先例是判例法形成的基礎。
只有上訴法庭的判決才對下級法庭有約束力。而上訴法庭一般由三、五、七、甚至九名法官組成。因此,法庭在可行的情況下,形成「法庭的意見」(opinion of the court/Majority opinion),即至少由多數的法官認同的判決。如此,即使部分法官對判決有異議,判決既然獲得法庭多數的承認,對下級法庭仍然有約束力。[2]
原理
遵循先例(拉丁語:Stare decisis),其名稱來自於拉丁法諺,「堅持決定,而且不要去擾亂不應該被擾亂的」(Stare decisis et non quieta movere)。
註釋
參見
外部連結
關於Precedent 的圖書館資源 |
- 維基語錄上有關Precedent的語錄
- 維基詞典中的詞條「判決先例」
這是一篇與法律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