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塔角龍屬
亞伯達角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科: | †角龍科 Ceratopsidae |
亞科: | †尖角龍亞科 Centrosaurinae |
演化支: | †艾伯塔角龍族 Albertaceratopsini |
屬: | †亞伯達角龍屬 Albertaceratops Ryan, 2007 |
模式種 | |
納氏艾伯塔角龍 Albertaceratops nesmoi Ryan, 2007
|
艾伯塔角龍屬(屬名:Albertaceratops)是尖角龍亞科恐龍的一個屬,化石發現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的老人組,地質年代屬於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中期。
在2001年8月,發現第一個完整的頭部化石(編號TMP.2001.26.1),以及顱後身體的碎片。艾伯塔角龍的獨特處在於同時擁有長額角與尖角龍亞科的頭盾,而傳統的尖角龍亞科只擁有短額角。鼻部上方有一個骨質稜脊,頭盾後方有兩個向外方的大型鈎角。Michael J. Ryan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艾伯塔角龍是最基礎的尖角龍亞科恐龍[1]。Michael J. Ryan是艾伯塔角龍的發現者,目前在克里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
在被正式敘述之前,艾伯塔角龍被稱為"Medusaceratops",這個名稱來自於Ryan的2003年論文[2]。而種名nesmoi是以邁尼貝里市的牧場工人Cecil Nesmo為名,他曾協助過這次挖掘活動;邁尼貝里市是個人口少於100人的小鎮,位於梅迪辛哈特市(Medicine Hat)南方71公里。
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組發現一個屍骨層,地質年代與老人組相同,都約7750萬年前,兩個地層組只被美/加邊界所隔開。在2010年,這些美國化石被建立為新屬,梅杜莎角龍(Medusaceratops),屬於開角龍亞科[3]。
分類
Michael J. Ryan的系統發生學發現艾伯塔角龍屬於比較原始的尖角龍亞科。[1]以下演化樹來自於Michael J. Ryan於2016年的種系發生學研究:
尖角龍亞科 Centrosaurinae |
| ||||||||||||||||||||||||||||||||||||||||||||||||||||||||||||||||||||||||||||||||||||||||||||||||||||||
參考資料
- ^ 1.0 1.1 Ryan, M.J. (2007). A new basal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from the Oldman Formation, southeastern Albert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81(2):376-396.
- ^ Mike Hanson. Re: Albertaceratops (simpson's bi-annual b*tch about dino naming). [200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7).
- ^ Ryan, Michael J.; Russell, Anthony P., and Hartman, Scott. (2010). "A New Chasmosaurine Ceratopsid from the Judith River Formation, Montana", In: Michael J. Ryan, Brenda J. Chinnery-Allgeier, and David A. Ebert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Horned Dinosaurs: The Royal Tyrrell Museum Ceratopsian Symposium,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656 pp. ISBN 0-253-35358-0.
外部連結
- 頭部的描繪, by Julius T. Csoto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