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地質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地質大學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校訓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
創辦時間1952年北京地質學院
1972年湖北地質學院
1976年武漢地質學院
1988年中國地質大學
校慶日11月7日
學校類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校長王焰新(武漢)
孫友宏(北京)
學生人數41,055(武漢)
12,000(北京)
本科生人數17,817(武漢)
9,000(北京)
研究生人數6,374(武漢)
3,000(北京)
校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南望山校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
未來城校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錦程街68號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校區市區
總面積1474353平方米(武漢)
525843平方米(北京)
網站www.cug.edu.cn(武漢)
www.cugb.edu.cn(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簡稱地大,是一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是「211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一所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學,是中國地學人才培養的主要教育機構和地學研究的基地。現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個獨立的辦學實體。

校史

建校

1952年新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為北京地質學院。1952年,教育部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院校,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院系調整。由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地質組、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本科3個班的學生(46名)等著名大學的地質系、科合併而成立北京地質學院。是當時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1]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長曾昭倫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北京大學副校長湯用彤教授等各部門的代表出席了大會並講了話。李四光在講話中說:

現在新中國辦起了驚天動地的事業,航空學院是驚天,地質學院是動地。你們就是動地的勇士……你們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質部向你們祝賀。

學校決定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2]

1952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原中國工農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

學校行政及其他主要行政負責人是:教務長 :尹贊勛(兼),副教務長:張席禔、李廣信 ,總務長:陳子谷 ,副總務長:楊遵儀。

建校初期,學校分別在北京沙灘(原北京大學地質館)、端王府夾道(原北京大學工學院)和河北宣化地質學校三處辦學。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據1952年11月15日統計,北京地質學院有教授、副教授29人,講師15人,助教94人,職員116人,工友175人,教職工總計429人。在校學生1527人(其中新生1188人),畢業生31人。

北京地質學院時期

北京地質勘探學院

建院初期,學校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地質調查所匯聚了一大批教師。講師以上的教師,絕大部分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西南聯大,許多人長期在上述大學任教,其中有16人在20世紀20—40年代赴歐美深造,他們是:

這些學者學習了歐美的地質理論和研究方法,到北京地質學院後又向來華的蘇聯專家學習到了理論和方法,並為學校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7年1月8日,北京地質學院改名北京地質勘探學院。[3]1958年10月20日,校名改回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10月22日,學校入選全國重點院校。[4]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學校的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陷入全面癱瘓狀態。1968年8月25日,工人、解放軍宣傳隊進駐學校,接管了學校的全部工作,進行大批判、大聯合、成立革命委員會、清理階級隊伍、整黨等所謂的「斗、批、改」,知識分子受到嚴重摧殘,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從1969年11月15日起,千餘名教職工被送往江西省峽江縣仁和公社「五七」幹校接受「再教育」。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北京市原有的46所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遷,其中以地礦、農林院校為主,北京地質學院為受害學校之一,學校進入了動盪、顛沛流離狀態。在倉促的搬遷中,儀器、圖書資料、標本、教學文檔等損失慘重。[2]

湖北地質學院時期

1970年9月18日,國家地質總局在《關於北京地質學院遷往湖北江陵基本建設的批覆》中同意將擬遷往湖南石門縣建校計劃改為遷往湖北江陵縣。徵地面積為江陵縣城東門內約435畝地,建校規模按5個系13個專業、學生2000人、教職工1700人進行規劃,總建築面積為86 220平方米,總投資初步估計約811.4萬元,兩年建成。學校更名為湖北地質學院。此間,學校形成了四點辦學的格局:江陵校本部(教職工549人)、丹江「五七」地質隊(教職工231人)、江西五七幹校(教職工561人)、北京留守處及機工廠(教職工347人)。

1970年春,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共220名。其中,綜合找礦專業111名,金屬物探專業39名,石油地質專業26名,工程地質專業44名。分別在丹江「五七」地質隊(校辦隊)和江陵校部(借石油研究大隊部分房舍)進行教學。

1972年8月9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關於成立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分院的批覆:同意湖北地質學院在武漢地質學校的教學點改為「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分院」。9月2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同意湖北地質學院在荊州市荊州城東門內建校,徵用土地435畝。國家計委地質局決定,武漢地質學校明年暫不招生,現有校舍除保證地校教職工必要的生活用房外,要儘量借給地院使用。學校招收地質力學和英語兩個專業新生58人;1973年,招生274人;1974年,招生99人;1975年,招生479人;1976年,招生489人。從1971—1976年,招收的六屆「工農兵學員」共計1619人。年底,「軍工宣隊」全部撤離學校,高元貴被任命為學校「革委會主任」,教職工從湖北江陵丹江沙洋3點撤回北京。學校在保證武漢教學改革的同時,在北京很快就承擔了相當一部分國家級科研項目和科技情報工作。[2]

武漢地質學院時期

1975年,學校由湖北荊州市遷至湖北省省會武漢市,並將原武漢地質學校併入,學校進入恢復重建時期。 為了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在回遷無望的形勢下,老院長高元貴帶領新校址考察小組,先後奔赴湖北省黃石大冶武昌孝感蒲圻咸寧花園廣水襄樊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論證,擇優選址武漢市。在國家地質總局和湖北省革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方案獲准。

  • 1974年7月27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批覆:同意湖北地質學院在武漢市建校。
  • 1974年12月18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批覆:同意湖北地質學院改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 1975年4月20日,武漢市革命委員會城市建設委員會批覆:武漢地質學院建校地址界定在武昌喻家山南望山的南麓、華中工學院以西、武漢郵電科學院以東、181廠以北地段。學校開始第二次創業。
  • 1975年8月8日,國家計委、教育部電告湖北省革委會:

武漢地質學院為地質方面的骨幹院校,該院全體教職工必須暑假全部遷漢,並安排今年秋季對幾個急需專業招進一部分新生。安排好全部教職工和新招學生用房。

8月中旬,在鄭州黃河大橋修復通車後,鐵道部為學院安排第一輛專列,將第一批教職工直送武漢,分別寄居在原武漢地校、省委黨校、華中農學院武漢教師進修學院華中工學院,地跨武漢三鎮,實行「烏蘭牧騎式」的多點辦學。

在辦學條件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學校邊建設邊招生,1975年招收工農兵學員479人,恢復了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普查、礦產地質及勘探、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金屬及非金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找礦、地質力學、探礦工程6個系7個專業。1976年學校又新增應用化學系,設化學分析專業。招收工農兵學員489人。

1977年,鄧小平復出後,開始在科學技術與教育領域撥亂反正,恢復了高等學校新生入學考試制度。學校當年招生428名。1978年,除恢復文革前的原有專業外,又增設了地震地質班和坑探工程班。當年招收新生887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先後為整風運動中被錯劃為右派人平反;對文革中受衝擊的幹部、教師落實了政策;同時對批清運動中受到傷害的一大批師生員工予以糾正,賠禮道歉。1976年2月29日,第一棟教職工集體宿舍樓動土興建。1978年6月搶建教學樓和第一棟學生宿舍樓,當年9月竣工。基本上解決了生活和教學用房急需。到1980年基本完成了建校第一期計劃工程。

1986年4月14日,國務院批准11所全國重點高等院校為第二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武漢地質學院躋身於全國33所研究生院之列。學校有權自己審核「地質學」和「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兩個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權點;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試點權等。

學校南遷後,留京的教職工在原來留守處的基礎上,經治理整頓,於1978年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5年9月9日,地質礦產部決定,將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地質管理幹部學院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合併,成立了「北京地質教育中心」。翟裕生教授任主任。[2]

中國地質大學時期

1987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下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關於同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的批覆》。

1987年11月7日,在建校35周年的同時,在武漢學區和北京學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其總部位於武漢。

1988年4月9日,地礦部就中國地質大學領導班子及4個實體做出決定,同時明確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兩個管理幹部學院,實行校、院長負責制,校、院長實行任期制,任期四年。

1988年5月29日,朱訓校長主持召開第一次校務會議,決定大學辦公室1988年6月1日開始辦公,同時啟用「中國地質大學」印章,在京漢兩地辦公。至此,形成「一所大學,兩地辦學,四個實體,總部在武漢」的特殊結構的聯合辦學新格局。從此中國地質大學成為了一所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具有四個相對獨立實體的特殊大學。各實體人、財、物獨立或相對獨立,可對外獨立開展教學、科研、生產經營,而中國地質大學本身也有自己的權益、功能、名譽,這既涵蓋各實體的權益、功能、名譽,還增加了新的內容,有的還作了新的調整。中國地質大學發展成一所理工文管齊全,普通成人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個層次配套的、以地質類學科專業為主的綜合性大學。

1988年7月22日,經國家教委批准,岩石學礦物學古生物學及地層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探礦工程5個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1997年12月6日,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第一批進入 「211工程」行列,成為國家進行重點建設的大學。

2000年2月,中國地質大學由原國土資源部劃歸為教育部管理。[5]

2005年3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位於武漢的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教育部仍然以一個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5]

2006年,教育部與國土資源部簽署文件宣佈共同建設中國地質大學。同年,學校申報的「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建設的一部分。[5]  

2008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又成功申報了第二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將學校的學科建設推向一個新的水平。[2]

歷史圖表

北京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地質工程系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西北大學地質系
北京地質學院
(1952年11月)
正定地質政治幹部學校
(1953年)
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湖北地質學院
(1970年9月18日)
武漢地質學校
北京地質政治幹部學校
(1978年)
武漢地質學院
北京研究生部
(1978年12月9日)
武漢地質學院
(1974年12月28日)
北京地質管理幹部學院
(1984年12月5日)
北京地質教育中心
(1985年9月9日)
武漢地質管理幹部學院
(1984年8月7日)
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
(1987年11月4日)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5年3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05年3月)

實習站

地球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在野外進行教學實習,中國地質大學在很多地方設有實習站,其中有

  • 中國地質大學周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中心[6]
  • 中國地質大學秦皇島實習站[6]
  • 中國地質大學秭歸實習基地
  • 中國地質大學江漢油礦實習基地(位於湖北潛江[6]

學校標識

校訓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訓「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是著名校友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1994年10月19日視察母校時為地大的題詞[7]

校訓內涵:「艱苦樸素」就是要求師生要堅持樸實無華、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求真務實」,就是求大學之真,務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創建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之實。

校歌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歌是電影《年輕一代》的主題曲《勘探隊員之歌》。由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務會議上正式決定將《勘探隊員之歌》定為校歌[8]

校徽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徽外圓圈內上方是漢字校名,下方為英文校名。中間圓形為放大鏡,內置地質錘指南針,顯示學校優勢與特色,以及久遠的辦學歷史,指明學校向綜合性穩步發展的方向。放大鏡外圍為地球經緯線,不僅代表着中國地質大學與地球的親密關係,同時蘊含着地大人對實現開放型、現代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學辦學目標的矢志追求和豪邁情懷。

2021年11月7日,即地大69周年校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發佈7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其中也發佈了新校徽[9][10]

體育活動

中國地質大學擁有很多特色體育運動,學校也大力支持體育活動,學校3次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其中這些運動大多與野外工作有關,其中較著名的有野外生存體驗、攀岩定向越野登山等。其中以登山運動較為突出。

登山

2008年10月2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登頂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

中國地質大學建校以來向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優秀登山隊員,很多人都成為了中國登山協會中的骨幹。有人稱,登山對於中國地質大學而言,就像中文如北大,理工如清華。早在1958年,北京地質學院就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業餘登山隊,當年底登山隊即奔赴甘肅,於12月20日成功地攀登了祁連山主峰七一冰川(海拔5120米)[11],開創了中國冬季登山的先例,學校還選送了王富洲等人前往蘇聯學習登山技術,後來王富洲參加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壯舉。文革期間,學校的登山活動被迫停。直到1984年,學校重建了登山隊,同年2月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基層群眾登山組織——武漢地質學院登山協會。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珠峰傳遞過程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中有三人參與,其中一人隨隊登頂。2010年,北京中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登山協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設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坤登山獎學金/助學金,是中國內地高校首次設立「登山獎學金」[12]。2012年,為慶祝建校60周年,武漢地大組織了中國首支高校珠峰登山隊,北京地大也派人參與。最後4名師生於2012年5月19日8時16分成功登頂珠峰,地大登山隊成為中國首次成功登頂珠峰的高校登山隊,其中24歲的隊員陳晨是中國首位登頂珠峰在校女大學生,登山隊總指揮、武漢地大教授董范和陳晨登頂也是第一次有武漢人登頂珠峰。[13]6月19日,在武漢舉行的登頂珠峰慶功會上,中國登山協會授予地大(武漢)、地大(北京)「中國登山事業特別貢獻獎」。[14]

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主要成績
登頂時間 山峰 海拔 備註
1959年5月28日 秦嶺主峰太白山 4120米 登頂46人,其中女子12人
1960年6月2日 阿尼瑪卿Ⅱ 6268米 首次登頂,當時誤認為是Ⅰ峰
1964年 玉龍雪山 5596米 未登頂
1965年 雀兒山 6012米
1984年 阿尼瑪卿Ⅱ 6268米 日本長野山嶽會登山隊聯合攀登
1987年 庫拉崗日 7538米
1988年9月24日、25日 雀兒山 6168米 首次登頂,與日本神戶大學山嶽會聯合攀登登
1991年 希夏邦馬峰 8012米 日本長野縣登山隊聯合攀登
1997年 希夏邦馬峰 8012米
1998年 雪寶頂 6621米
2000年 雪寶頂 5588米
2002年 各拉丹冬峰 6621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到達6500米高度
2003年 哈巴雪山 5396米
2004年 慕士塔格峰 7546米
2005年 四姑娘山Ⅱ峰 5454米
2006年 玉珠峰 6178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
2008年 哈巴雪山 5396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登山隊
2008年10月2日 卓奧友峰 8201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
2009年 半脊峰 5430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登山隊
2009年10月6日 四姑娘山三峰 5664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登山隊[15]
2009年11月5日、7日 若尼峰Ⅱ峰 6800米 若尼峰屬於未登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登山隊與日本神戶大學登山隊聯合攀登[16]
2011年8月18日、19日 玉珠峰 6178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峰登山隊[17]
2011年10月5日 雪隆包 5527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登山隊[18]
2012年5月3日 哈巴雪山 5396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登山攀岩俱樂部[19]
2012年5月19日 珠穆朗瑪峰 8844.43米 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為慶祝建校60周年而攀登[20]
2013年7月18日 厄爾布魯士峰 5642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7+2」登山隊,「挑戰地球九大極點」活動[21]
2014年2月9日 乞力馬扎羅山 5895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7+2」登山隊,「挑戰地球九大極點」活動[21]
2014年9月22日 科修斯科峰 2230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7+2」登山隊,「挑戰地球九大極點」活動[21]
2015年1月19日 阿空加瓜峰 6964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7+2」登山隊,「挑戰地球九大極點」活動[21]
2015年6月10日 麥金利峰 6193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7+2」登山隊,「挑戰地球九大極點」活動[21]
2016年4月24日 北極點 0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7+2」登山隊,「挑戰地球九大極點」活動[21]
2016年12月14日 文森峰 4897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7+2」登山隊,「挑戰地球九大極點」活動[21]

戶外運動

中國地質大學於1998年率先開展了野外生存課,從而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野外生存教育資源庫的大學;2002年組織承接了國家重點教育課題——大學生野外生存生活體驗課程;2004年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野外生存本科專業的大學。

攀岩

1992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修建國內第一座室內人工攀岩壁,號稱亞洲第一壁。1993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了中國首屆國際攀岩邀請賽,當年世界女子冠軍俄羅斯運動員參賽,最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團體冠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還出版了國內第一本攀岩教材。2003年11月7日~8日,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行。2009年12月4日--6日,第二屆全國青年攀岩錦標賽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攀岩館內舉行[22]。截止2011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也連續舉辦了七屆北京高校攀岩聯賽[23]

羽毛球

  • 1994年,中國地質大學羽毛球隊赴捷克參加第三屆世界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獲得1金、1銀、2銅。
  • 1996年,又赴法國參加第四屆世界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獲得2銀、1銅。
  • 1998年,赴土耳其參加第五屆世界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獲得2金、2銀。
  • 2006年10月10日至15日,第九屆世界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
  • 2020年東京奧運會,中國地質大學體育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王懿律奪得羽毛球混雙比賽金牌;公共管理學院2015級、2017級校友黃雅瓊鄭思維奪得羽毛球混雙比賽銀牌。[24]

足球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足球隊成立於2015年。所獲的榮譽有「2015年首都大學生足球聯賽(乙級)季軍」、「2015年『恆大冰泉杯』全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北區)亞軍」、「2015年北京高校校園足球聯賽亞軍」「2015年北京高校聯盟杯足球聯賽亞軍」、「2016年北京高校校園足球聯賽冠軍」。[25]

歷任院校長

時期 院校長 上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北京地質學院 劉型 1952年 1958年
高元貴 1958年 1976年 1972年起,高元貴擔任湖北地質學院革委會主任
湖北地質學院
武漢地質學院 王 煥 1976年 1980年 代革委會主任
王鴻禎 1980年 1983年
趙鵬大 1983年 1988年
中國地質大學 朱訓 1988年 1994年
趙鵬大 1994年 2005年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趙鵬大 1988年 1996年
殷鴻福 1996年 1997年
趙鵬大 1997年 2003年 兼研究生院院長
張錦高 2003年 2010年
王焰新[26] 2010年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翟裕生 1988年 1990年
程業勛 1990年 1994年
趙鵬大 1994年 2000年
吳淦國 2000年 2010年
鄧軍[27] 2010年 2019年
孫友宏[28] 2019年

著名校友

院士

中國地質大學建校60年來,畢業生中有30多人入選兩院院士,在單科性院校中這樣的成績並不多見。先後當選兩院院士的畢業生是[29]

姓名 生卒 籍貫 畢業時間 當選院士時間 成就
劉寶珺 1931年9月13日- 天津 1953屆 1991年 沉積學家
馬宗晉 1933年1月4日- 吉林長春 1955屆 1991年 構造、地震地質學家及減災專家
孫大中 1932年6月20日-
1997年5月1日
山東威海 1955屆 1991年 前寒武紀地質學家
歐陽自遠 1935年10月9日- 江西吉安 1956屆 1991年 地球化學家天體化學家
傅家謨 1933年7月14日- 上海 1956屆 1991年 有機地球化學家及沉積學家
張彌曼 1936年4月17日- 浙江嵊縣 [30] 1991年 古生物地層學家及
古脊椎動物學家
葉大年 1939年7月21日- 廣東鶴山
(生於香港)
1962屆 1991年 礦物學家
李廷棟 1930年10月7日- 河北欒城 1953屆 1993年 區域地質學家
殷鴻福 1935年3月15日- 浙江舟山 1956屆 1993年 地質古生物學家
程國棟 1943年7月11日- 上海 1965屆 1993年 冰川凍土學家
秦蘊珊 1933年6月1日- 遼寧瀋陽 1956屆 1995年 海洋地質學家
汪集暘 1935年10月11日- 江蘇吳江 1956屆 1995年 地熱學家
湯中立 1934年10月30日- 安徽安慶 1956屆 1995年 礦產勘察專家及礦床地質學家
馬瑾 1934年11月27日- 江蘇如皋 1956屆 1997年 構造地質學家
戎嘉余 1941年12月7日- 上海 1962屆 1997年 地層古生物學家
胡見義 1934年3月25日- 北京 [31] 1997年 石油地質學家
金翔龍 1934年11月29日- 江蘇南京 1956屆 1997年 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學家
盧耀如 1931年5月22日- 福建福州 1953屆 1997年 水文地質學家及工程地質學家
鄭綿平 1934年11月7日- 福建漳州 [32] 1997年 礦床地質學家及鹽湖學家
張彭熹 1931年2月5日- 天津 1956屆 1997年 鹽湖地球化學家
張本仁 1929年5月28日- 安徽懷遠 1956屆 1999年 地球化學家
鍾大賚 1933年8月11日- 山東青島 1954屆 2001年 構造地質學家
陳旭 1936年- 江蘇南京 1959屆 2003年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
金振民 1941年9月- 浙江溫州 1965屆 2005年 構造地質學家
楊文采 1942年10月- 廣東大埔 1964屆 2005年 地球物理學家
馬永生[33] 1961年- 內蒙古 1984屆 2009年 地質勘探學家
莫宣學[34] 1938年12月- 廣西融水 1960屆 2009年 岩石學家
高山[35] 1962年6月-2016年5月 雲南石屏 1989屆 2011年 地球化學家
舒德干[36] 1946年2月- 湖南湘潭 1987屆 2011年 進化古生物學家
金之鈞[37] 1957年- 山東青島 1986屆 2013年 石油地質學
郝芳[38] 1964年- 內蒙古赤峰 1982屆 2015年 石油地質學
李家彪 1961年- 浙江杭州 1983屆 2015年 海洋學
武強 1959年- 內蒙古呼和浩特 1991屆 2015年 礦山安全
王雙明 1955年- 陝西岐山 1983屆 2017年 礦產資源和地質勘查
侯增謙 1961年- 河北藁城 1988屆 2017年 礦床學
張宏福 1962年- 陝西山陽 1988屆 2017年 岩石地球化學
潘永信 1964年- 1988屆 2017年 固體地球物理
肖文交 1967年- 湖南漣源 1992屆 2019年 沉積大地構造學
彭建兵 1953年- 湖北麻城 1978屆 2019年 工程地質與災害地質
王焰新 1963年- 山西原平 1990屆 2019年 水文地質學

其他知名校友

  • 溫家寶:1968屆碩士畢業生,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國務院總理
  • 王大賓:曾任都江堰市都信鑿岩釺具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同時還兼任中國鋼協釺具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岩石破碎學會常務理事。
  • 張宏仁:1954屆畢業生。現任國際地質科學聯盟主席。
  • 李久林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的總設計師。
  • 張文岳:1967屆畢業生。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原中共遼寧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書記。現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壽嘉華:1965屆畢業生。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兼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
  • 王安順:1983屆畢業生。中共中央委員、北京市市長。
  • 孫金龍:1990屆畢業生。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原任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現任湖南省委副書記。
  • 方曉宇:1976屆畢業生。原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常務副省長。2010年5月13日21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7歲。
  • 黃亦純:1968屆畢業生。現任甘肅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 蔣承菘:1962屆畢業生。1998年至2001年任地質礦產部副部長。
  • 嚴宏謨:1957年畢業生。1985年6月至1995年9月任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現任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 張一偉: 1956屆畢業生。原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校長。
  • 武能樂:1959屆校友、越南留學生,原河內礦業地質大學副校長。
  • 王富洲:1958屆畢業生。原國家登山隊黨委書記、現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 李致新:國家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1985屆畢業生。1988年參加中、日、尼雙跨珠穆朗瑪峰並獲成功,李致新是唯一登頂的漢族隊員。也是中國地質大學第二位登上世界高峰的運動員。是中國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兩位登山家之一。
  • 王勇峰:國際級運動健將、中國登山隊隊長,1984屆畢業生,1993年參加海峽兩岸珠峰隊登頂成功。他和李致新為中國目前僅有的兩為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
  • 佟璐:1985屆畢業生,1990年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西夏邦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8000米以上獨立山峰的漢族女性。
  • 次洛:1999屆畢業生,1998年5月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位登頂珠峰在校大學生。
  • 高崚:羽毛球運動員,2004屆畢業生,2000年悉尼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銅牌,2004年雅典奧運會羽毛球混雙金牌、女雙銀牌。
  • 袁復棟:2005級大學生,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隊員,參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珠峰火炬傳遞,並成功登頂珠峰,被選為2008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39]
  • 康學增:中國地質大學產業經濟學碩士,振華重工總裁[40]
  • 曾玉康:教授級高級經濟師,畢業於湖北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專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 黃寧生: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層學與古生物學專業博士,現任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
  • 林少春: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探礦系金屬與非金屬地球物理勘探專業,現任中共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廣東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 閆子貝: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體育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在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奪得男女4x100混合泳接力銀牌[24]

參考文獻

  1. ^ 中国地质大学简史. [2016-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4). 
  2. ^ 2.0 2.1 2.2 2.3 2.4 中国地质大学史. : 267. ISBN 9787562529606. 
  3. ^ 中国地质大学大事记 1952--1957. 中國地質大學.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4. ^ 中国地质大学大事记 1958--1962. 中國地質大學. [2019-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9). 
  5. ^ 5.0 5.1 5.2 历史沿革-欢迎访问中国地质大学!. www.cug.edu.cn. [202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4). 
  6. ^ 6.0 6.1 6.2 教学实习介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zyxy.cug.edu.cn. [2023-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8). 
  7. ^ 57年过去,归来依旧少年. 中國地質調查局. [2023-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5). 
  8. ^ 【长江日报】《勘探队员之歌》伴随地大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欢迎访问中国地质大学!. www.cug.edu.cn. [2023-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8). 
  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启用新校徽,与兄弟学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产生显著差异. 澎湃新聞. [2023-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8). 
  10. ^ 攜手同心迎校慶. 七秩将至,共襄盛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70周年校庆新闻发布会召开. 微信公眾平台. [2023-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8). 
  11. ^ 武汉地质学院登山科学考察活动的回顾与展望. [2009-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12. ^ 我国高校首设“登山”奖学金. 新華網. 2010-04-01 [2010-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5). 
  13. ^ 图文: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问鼎珠峰. 人民網. 201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 ^ 我校荣获“中国登山事业特别贡献奖”. 地大北京. 2012-06-23 [201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7). 
  15. ^ 我校登山隊成功登頂四姑娘峰[永久失效連結]
  1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日本神户大学联合攀登若尼峰登山队成功登顶. [2009-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 
  17. ^ 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赴玉珠峰进行登山训练. 戶外資料網. 2011-08-30 [2012-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18. ^ 地大登山队于重阳节成功攀登雪隆包. 戶外資料網. 2011-10-08 [2012-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19. ^ 我校登山队成功登顶哈巴雪山. 地大北京. 2012-05-08 [201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7). 
  20. ^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0).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膜拜!这群武汉人咋这么牛?珠峰北极南极他们都上过!. [2016-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6). 
  22. ^ 第二屆全國青年攀岩錦標賽在我校落下戰幕[永久失效連結],校園聚焦,2009年12月8日,2009年12月11日查閱
  23. ^ 2011北京高校攀岩联赛将于10月29日开幕. 搜狐旅遊. [2011-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中文(中國大陸)). 
  24. ^ 24.0 24.1 地大人在东京奥运会获一金二银-欢迎访问中国地质大学!. www.cug.edu.cn. [2022-09-04]. 
  25. ^ 中国地质大学足球队. [201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1). 
  26. ^ 王焰新出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新浪網. 2010-12-30 [2011-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27. ^ 邓军同志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搜狐網. 2010-09-29 [2011-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5). 
  28. ^ 存档副本. [2019-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29. ^ 中国地质大学院士名录. [2009-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5). 
  30. ^ 張彌曼於1953年入北京地質學院學習,1960年畢業於前蘇聯莫斯科大學地質系
  31. ^ 胡見義1952年9月就讀於北京地質學院,後到前蘇聯留學,1959年畢業於莫斯科石油學院
  32. ^ 鄭綿平195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1958—1960年在北京地質學院進修
  33. ^ 新當選院士馬永生:中國「川氣東送」探索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人民網,2009年12月03日,2009年12月11日查閱
  34. ^ 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 [2009-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2). 
  35. ^ 高山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11-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8) (中文(中國大陸)). 
  36. ^ 校友舒德干当选中科院院士.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011-12-11 [2012-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37. ^ 金之钧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3-12-20 [201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中文(中國大陸)). 
  38. ^ 湖北院士71人中部居首. 長江網. 2015-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39. ^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教育--人民网. stu.people.com.cn. [2009-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40. ^ 振華重工創始人管彤賢辭職 康學增將接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2009年12月9日,2009年12月11日查閱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