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臺灣與日本關係史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命名問題
此條目經過多次移動後最終成為「中華民國/臺灣與日本關係」,但我認為名稱稍為不準確,可能令讀者以為條目包含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以及遷臺後的所有邦交歷史,故暫時移動回舊名稱「臺灣與日本關係」。在此徵詢各位維基人的意見,研究有沒有更好的命名提案。—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0日 (六) 03:57 (UTC)
- 用「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與日本關係」不知可否?既強調是國府遷臺後的對日關係,也包括原本的臺灣對日關係歷史。--Tp0910(留言) 2015年6月20日 (六) 05:51 (UTC)
- 「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可能稍嫌冗長,直接用「中華民國(臺灣)」代替如何?順便ping臺灣人@Wildcursive:參與一下。—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0日 (六) 09:03 (UTC)
- 除去國家稱謂與地域觀點因素,可以簡稱「台日關係」。乾淨、瞭然,不用花太多時間於名謂問題上,重要是做好條目內容。Arthur011(留言) 2015年6月20日 (六) 09:58 (UTC)
- 我並不反對這個提議,只不過有其他編者認為這種命名方式有問題。—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0日 (六) 11:30 (UTC)
- 回應各位前輩的意見,用「中華民國(臺灣)」有前輩表示異見,言此法是中華民國在臺灣,是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為此,我也要ping一下@廣氏:撥冗參與,「中華民國/臺灣」的用法,是此前輩的靈感,他也勉強接受;用「台日關係」則回到命名原點,且本條目在1945年後的歷史比重很大,應該給遷臺後的中華民國一點命名上的名份,所以,幾經提出、退回後,我才以「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與日本關係」來做提議,如此既強調是遷臺後的中華民國對日關係,也涵蓋了臺灣歷史上對日關係,更將臺灣與中華民國放在平等、對等地位,竊以為應能滿足各方的感受與立場,雖然名稱稍冗長,但清楚陳述也能避免爭議。用「臺灣/中華民國(1949年後)與日本關係」也可以。--Tp0910(留言) 2015年6月20日 (六) 21:37 (UTC)
- (=)中立:雖然名稱有點多餘冗長,但既然閣下的堅持主要是要使用「國家名稱」,對此我也不好說什麼… --ひろし(留言) 2015年6月21日 (日) 03:48 (UTC)
- 歸納一下目前的方案:
- (=)中立:雖然名稱有點多餘冗長,但既然閣下的堅持主要是要使用「國家名稱」,對此我也不好說什麼… --ひろし(留言) 2015年6月21日 (日) 03:48 (UTC)
- 回應各位前輩的意見,用「中華民國(臺灣)」有前輩表示異見,言此法是中華民國在臺灣,是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為此,我也要ping一下@廣氏:撥冗參與,「中華民國/臺灣」的用法,是此前輩的靈感,他也勉強接受;用「台日關係」則回到命名原點,且本條目在1945年後的歷史比重很大,應該給遷臺後的中華民國一點命名上的名份,所以,幾經提出、退回後,我才以「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與日本關係」來做提議,如此既強調是遷臺後的中華民國對日關係,也涵蓋了臺灣歷史上對日關係,更將臺灣與中華民國放在平等、對等地位,竊以為應能滿足各方的感受與立場,雖然名稱稍冗長,但清楚陳述也能避免爭議。用「臺灣/中華民國(1949年後)與日本關係」也可以。--Tp0910(留言) 2015年6月20日 (六) 21:37 (UTC)
- 我並不反對這個提議,只不過有其他編者認為這種命名方式有問題。—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0日 (六) 11:30 (UTC)
- 除去國家稱謂與地域觀點因素,可以簡稱「台日關係」。乾淨、瞭然,不用花太多時間於名謂問題上,重要是做好條目內容。Arthur011(留言) 2015年6月20日 (六) 09:58 (UTC)
- 「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可能稍嫌冗長,直接用「中華民國(臺灣)」代替如何?順便ping臺灣人@Wildcursive:參與一下。—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0日 (六) 09:03 (UTC)
提案 有國家名稱 能強調包括民國前後的臺灣外交史 能強調包括遷臺後的民國政府之外交史 精準簡練 中華民國與**關係 [1] [2] 臺灣與**關係 [3] [4] 中華民國/臺灣與**關係 [5] [6] 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與**關係 中華民國(臺灣)與**關係 [7] [8] - ^ 完全沒有臺灣字眼。
- ^ 包括了遷臺前的民國政府外交史。
- ^ 能表達是臺灣古今的外交史。
- ^ 臺灣外交史自然包括遷臺後民國政府的外交史。
- ^ 可能令讀者以為只有民國時期的臺灣外交史。
- ^ 包括了遷臺前的民國政府外交史。
- ^ 臺灣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管治,這個地區的名字就是「中華民國」,因此理論上其實「中華民國與**關係」在目前來說就已經能代表臺灣古今跟那個國家的關係史,正如德法關係就包含了法蘭西第一二帝國和一二三四五共和國等多個政權統治的法國、與德意志第一二三帝國和共和國時期的德國之古今外交史;但因民國並非由始至終只存在於臺灣的政權,故再加標註「臺灣」,進一步強調是臺灣的外交史而已。
- ^ 「中華民國(臺灣)」就代表了是遷到臺灣後的中華民國之外交史。
- 對此我認為「中華民國(臺灣)」滿足了最多要求,而且這個名字也已經為Template:ROC-TWN「 中華民國(臺灣)」使用,比起創造新詞「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更佳,故偏好這個名字,未知各位對這個名字有甚麼意見?—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1日 (日) 07:00 (UTC)
- 感謝閣下製作了這個直覺易懂的表格。不過註7:臺灣「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管治,既然是「目前」,就不能代表臺灣「古今」跟其他國家的關係史。法蘭西第一二帝國、一二三四五共和國;德意志第一二三帝國、共和國皆有互相繼承關係,且他們一直以大致相同的國號自稱(法蘭西和德意志),這樣包含兩國古今外交史當然沒問題。但「臺灣」實際上來說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是用作「中華民國」的代稱,所以兩者不會有國家的繼承關係,1912~1949年間我們也不會說是台灣統治了大陸。既然「中華民國(臺灣)」是代表是遷到臺灣後的中華民國,那應該就無法包括民國以前的臺灣外交史,且同樣也存在註5的可能誤解情況(並且還更強烈),註7那欄應該要打 才對。--ひろし(留言) 2015年6月21日 (日) 10:04 (UTC)
- 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加註(臺灣)只是因為中華民國本身有歧義,再標明(臺灣)只是讓讀者明白條目是說臺灣這個現在被中華民國統治的地方的外交史,因此知道雖然條目名稱是「中華民國」,但是這只是因為臺灣現在被中華民國管治,實際上「中華民國」這裏的意思就是「臺灣」。「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與**關係」把重點放在了49年後的中華民國並不是太好,倒過來「臺灣/中華民國(1949年後)與**關係」看上去好像較好,但就讓人感覺/中華民國(1949年後)有點冗餘。不如把這個問題放到互助客棧讓更多人參與討論?—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1日 (日) 10:48 (UTC)
- 請關注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臺灣外交關係系列條目的命名。—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1日 (日) 11:13 (UTC)
- 感謝閣下製作了這個直覺易懂的表格。不過註7:臺灣「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管治,既然是「目前」,就不能代表臺灣「古今」跟其他國家的關係史。法蘭西第一二帝國、一二三四五共和國;德意志第一二三帝國、共和國皆有互相繼承關係,且他們一直以大致相同的國號自稱(法蘭西和德意志),這樣包含兩國古今外交史當然沒問題。但「臺灣」實際上來說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是用作「中華民國」的代稱,所以兩者不會有國家的繼承關係,1912~1949年間我們也不會說是台灣統治了大陸。既然「中華民國(臺灣)」是代表是遷到臺灣後的中華民國,那應該就無法包括民國以前的臺灣外交史,且同樣也存在註5的可能誤解情況(並且還更強烈),註7那欄應該要打 才對。--ひろし(留言) 2015年6月21日 (日) 10:04 (UTC)
- 可是臺灣這個現在被中華民國統治的地方的外交史是1949年後的事,那1949以前呢?而且臺灣現在被中華民國管治,不代表中華民國就是臺灣吧?如果「中華民國與**關係」已經能包括臺灣古今且「中華民國」這裏的意思就是「臺灣」,那註1那欄就算沒有臺灣字眼,依閣下的意思,也應該要打勾才對吧?
- 至於「中華民國(1949年後)/臺灣與**關係」或「臺灣/中華民國(1949年後)與**關係」,我也是覺得後者看上去較好。--ひろし(留言) 2015年6月21日 (日) 11:17 (UTC)
- 未被中華民國統治的臺灣就是「臺灣」,如果條目在1944年作成的話就是「臺灣與XX關係」,因為當時並沒有獨立政權可以代表臺灣;而現在因為臺灣被中華民國統治,中華民國也只在臺灣有領土,所以臺灣的代表就是「中華民國」,變成了「中華民國(臺灣)」。
- 加上(臺灣)的原因是,如果中華民國一直只在臺灣存在,沒有大陸時期,這種情況下「中華民國與XX關係」就能包括臺灣古今,因為中華民國就代表了臺灣,但現況並非如此,條目本身是敘述(中華民國代表的)臺灣的外交史,故此現在加上(臺灣)就代表了中華民國僅是在目前代表臺灣的國家名稱。中華民國這個國名本身並非必要,但因為有編者指出多數外交條目使用國家名稱,為此而添加的,而伴隨的歧義就要用(臺灣)消除。
- 另外臺灣現在被中華民國統治固然不可以倒過來說中華民國就是臺灣,但目前在國際上代表臺灣的國家就是中華民國,如果要使用國名的話就是「中華民國」,附註(臺灣)註明這個中華民國在現在代表了臺灣,並非其他時段的中華民國。— lssrn | talk 2015年6月21日 (日) 12:30 (UTC)
建議改名:「臺灣與日本關係」→「台日關係」
「臺灣與日本關係」 → 「台日關係」:臺、日二字皆無岐義--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6年12月1日 (四) 07:45 (UTC)
- 沒差吧,無論台日關係、臺日關係都可重新導向本條目,且較符合搜尋、用語和視覺習慣(我覺得)。--Tp0910(留言) 2016年12月1日 (四) 11:00 (UTC)
- (-)反對:條目名稱應以全稱為主,簡稱為副(重定向頁面)。-福克大叔(留言) 2016年12月28日 (三) 08:01 (UTC)
- (-)反對:同福克 --Kuailong™ 2016年12月30日 (五) 17:43 (UTC)
- (:)回應,真的不了解,WP:命名常規不是有「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必須精準簡練」嗎,而且都排在「使用全稱」的前面。按優先次序應該是「台日關係」,也是最想使用的名字。不明白為甚麼那麼多處理各國關係條目的人這麼強烈排斥簡稱。--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7年7月30日 (日) 13:24 (UTC)
- (!)意見:WP:命名常規是否都排在「使用全稱」的前面,並非做為命名唯一依據,而是方針編輯者的編輯順序罷了。我沒有強烈排斥簡稱,這問題因人而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是反對簡稱的意見佔多數。好比同樣身為科技人,有人認為AI科技會帶給人類進步,也有人認為AI科技將帶給人類災難,你認為誰對誰錯?中華民國或臺灣與XX關係條目,都是使用全稱,若此條目使用簡稱則顯突兀,就算無歧義也是突兀。說到使用簡稱,有些雙邊關係條目的簡稱讓我不以為然,例如德美關係、中冰關係、泰英關係等等等,WP:命名常規:有些名稱在某些地域或人群中可能很習慣用簡稱或俗稱,而這一簡稱(俗稱)對其它地方、領域的人來說可能就不認識或不熟悉。如果您來自這些習慣使用簡稱(俗稱)的地域或群體,請在條目命名時格外注意使用全稱(官方名稱)。--Tp0910(留言) 2017年8月1日 (二) 22:09 (UTC)
- User:Kuailong,此條目應該仿效對美關係,將中華民國-日本和臺灣-日本分拆成兩個條目。--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7年8月1日 (二) 14:33 (UTC)
- (:)回應,真的不了解,WP:命名常規不是有「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稱」「必須精準簡練」嗎,而且都排在「使用全稱」的前面。按優先次序應該是「台日關係」,也是最想使用的名字。不明白為甚麼那麼多處理各國關係條目的人這麼強烈排斥簡稱。--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17年7月30日 (日) 13:24 (UTC)
有關歷史章節長度
建議日後此條目的歷史中過於細節的編輯,可以移到臺日關係史中。--Tp0910(留言) 2017年3月5日 (日) 17:55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臺灣與日本關係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cus93.trade.gov.tw/FSCI/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624081849/http://cus93.trade.gov.tw/FSCI/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18日 (二) 14:01 (UTC)
建議改名:「臺灣與日本關係」→「臺灣與日本關係史」
「臺灣與日本關係」 → 「臺灣與日本關係史」:統一命名--Zenk0113(留言) 2017年11月11日 (六) 14:18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臺灣與日本關係史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news/read_news.php?nid=392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618154534/http://newsletter.sinica.edu.tw/news/read_news.php?nid=392
- 向 http://www.koryu.or.jp/taipei-tw/ez3_contents.nsf/New/A1A437D29C15E74549257B0400132FE0?OpenDocument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0165214/http://www.koryu.or.jp/taipei-tw/ez3_contents.nsf/New/A1A437D29C15E74549257B0400132FE0?OpenDocument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0日 (五) 19:12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臺灣與日本關係史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s://www.mofa.gov.tw/Upload/WebArchive/2044/106%E5%B9%B41%E8%87%B312%E6%9C%88_%E4%B8%AD%E6%96%87.pdf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30212619/https://www.mofa.gov.tw/Upload/WebArchive/2044/106%E5%B9%B41%E8%87%B312%E6%9C%88_%E4%B8%AD%E6%96%87.pdf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31日 (二) 22:19 (UTC)
本條目所指稱「台灣」包括金門馬祖嗎?!
眾所周知,當前台澎金馬命運共同體的格局是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才形成的。 本條目的歷史觀完完全全是從台澎人民所經受的歷史所撰寫,直接忽視了金馬烏坵等外島的歷史事實。
若本條目所指稱「台灣」同時包括金馬,那套用到金馬的歷史,本條目從第一段開始就不符合,金馬並非日本殖民地形成與日本內地之間的關係,亦非1945年國民政府才來臺統治台澎,而是一直處與中華民國治理之下從未間斷過。
若本條目所指稱「台灣」不包括金馬,那金門馬祖與日本間的歷史是要算入中日關係史條目中去嗎?結果點開該條目看1949年後的論述,完完全全是從中共政權與東京的互動關係出發,亦不符合金馬在1949年兩岸分治後所經歷的一切。
希望可以給本條目的「台灣」二字所涵蓋範圍作一個定義。──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01:288:E001:253:0:0:0:43(討論)於2021年8月19日 (四) 15:49 (UTC)加入。
- 請避免作出「台澎金馬命運共同體」這種結論。並非所有台灣人都認為「台澎」和「金馬」是命運共同體。敝人也聽說過有些金門人很排斥被包含在「台灣人」的概念中。
- 本條目所說的「台灣」不包括金馬。金馬與日本的關係史應該寫在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Matt Smith(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03:1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