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渤海國
渤海國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無標題
'中國歷史少數民族諸侯政權渤海國' this expression is not checked directly.
Because current Chinese territory does not ensure the possesion of histoty.
Russia, N/S Korea, and China can insist 渤海 belongs to one`s own history,
but how about '渤海' people themselves from 698 to 926?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47.46.187.52(對話)於2007年5月9日 (三) 11:11加入。
高句麗和渤海國確實是後者繼承前者的關系
要搞清楚的是以下兩個基本史實:
- 高句麗(前37年—668年):主要位於中國東北的靺鞨「渤海國」的前身。(渤海國部分繼承了高句麗)
- 王氏高麗(918年-1392年):是由「後高句麗王國」的王建所建立的完全位於朝鮮半島的王國,其前身為「'
新羅'統一新羅」。(統一新羅也部分繼承了高句麗)
不必諱言高句麗和渤海國之間的繼承關系(中國大陸的磚家都怎麼想的,這麼明顯的史實也想否定?),這反而說明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是同一的,它們不是漢族史,但都是靺鞨女真滿族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滿族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則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必然也是中國史的一部分,中國史並不等於漢族史。王氏高麗史則和滿族也無多大關系,是純粹的朝鮮民族史,不是中國史。
《新唐書》上說大祚榮原來就是栗末靺鞨人,《舊唐書》上說大祚榮原來是高句麗人,當上了栗末靺鞨酋長。這我看不出對現在有什麼影響。關鍵是高句麗的大部被大祚榮這個高句麗大將占下來成為了渤海國,10世紀時渤海國被契丹遼國征服。12世紀初又被同宗的黑水靺鞨(即女真)收回。《金史·太祖本紀》載:1114年十月完顏阿骨打「招諭其鄉人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渤海人完全併入女真金國,地位在契丹人和漢人之上。《金史》中姓「大」這個渤海國國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顏亮的母親姓「大」;大㚖(本名撻不野);大懷貞;大興國。這都是高句麗人隨大祚榮成為渤海國人,後又併入女真金國的直接證據。把高句麗當作純韓國史毫無疑問是違反史實的,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顯然不是漢族史,但確實是女真史滿族史的一部分,韓國人無權否認這一點。—霍枯燥 2007年5月17日 (四) 10:05 (UTC)
<高句麗和渤海國在後人看來的確是前後繼承的關係,但不代表當時的新羅這樣看待>
渤海國一直以來都是「自稱」為高句麗的繼承者,並無史料證明當時統一朝鮮半島的新羅承認這點。恰好相反的是,901年建立後高句麗國的弓裔,以及918年建立王氏高麗,並自命為高句麗繼承者的太祖王建,都是在渤海國存在時建立的(渤海國滅亡於926年),可見渤海國繼承高句麗的觀念,並不成為當時東亞世界的共識。高句麗作為一個強盛王朝的「符號」,是當時人你爭我奪的目標,所以才會出現同時有兩個政權自稱是高句麗繼承人的情況(渤海與後高句麗—高麗並存)。這大概就像中國分裂時期,各政權各自爭奪「正統」的概念一樣(我是中國你是夷狄)。——age317(未註冊),2007年6月27日
- 王氏高麗和渤海國在《二十四史》裡是放在夷狄類里的外國史,中國的正史史官對其是「事不關己」的旁觀觀點,因此反而因冷漠而比較中立。《新唐書》、《舊唐書》這些記錄大祚榮的事跡都是史實記錄,而非觀點記錄,可以根據這些正史記錄認為「渤海國繼承高句麗」是歷史事實,而不必理會王氏高麗的政治觀點。另外,王氏高麗也繼承了高句麗,這和渤海國繼承高句麗並不矛盾,因為無論從領地還是人口上講,王氏高麗和渤海國這兩者繼承高句麗都是部分性的,而不是完全繼承。--霍枯燥 2007年6月28日 (四) 01:46 (UTC)
《舊唐書》上說大祚榮是高麗別種,就像突厥是匈奴別種一樣。—集體安全 (留言) 2008年9月13日 (六) 16:15 (UTC)
問題在於渤海國他們自己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地位,我本身不是研究渤海史的,所以我也不敢斷言古藉中,渤海沒有自稱自己為高句麗之繼承者,有些歷史事實我們一定要認清的,就是在唐朝歷史中,渤海國在屬國中,是以忠誠聞名的,當然可以說是中國史家往自己面上貼金,但從朝鮮半島在新羅及後新羅時期對渤海的威脅,契丹、奚、沙陀的威脅來看,渤海依賴唐朝是祝褔,是非常明智的一種做法,況且在古代,受到中原衣冠正統王朝承認,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國家合法性的標誌,試問一個唐朝忠誠的外臣,會不會把一個「叛國」外臣的帽子頂在自己頭上呢,而且必需明白的是,高句麗在當時是中原王朝在遼東遼西霸權的對等對手,雖不能說是一等強國,但起碼他們歷次對中原王朝的稱臣都是權宜性的,而且有實力反抗討伐(這點比突厥要強了),而我們更要明白,誰是誰的繼承者,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必需要有証據証明他們也這樣認為,因為唯一有權這樣宣稱的,就只有當事人而已。--罰抄(罰抄會館) 2008年9月24日 (三) 14:27 (UTC) 本人所加條款為何被刪掉?難道說渤海國漢化,渤海國和唐王朝車書本一家就違背某些人的歷史嗎?? 』總的來說,渤海國與中土政權可視為「車書本一家」。唐朝着名詩人溫庭筠再送渤海國王子回國時曾贈詩:《送渤海王子歸國》:「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說明了渤海貴族已經漢化,且成為中華的組成部分,與中土大唐車書本一家。渤海國有向唐朝貢的義務,史載渤海向唐朝貢凡140餘次。『(Georgezhao) 2009年2月24日 (三) 14:27 (UTC)
- 各位不要否認高句麗遺民是渤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句麗可不是女真或滿族的歷史。渤海國滅亡時其貴族是逃往高麗的。文建 (留言) 2009年2月15日 (日) 16:57 (UTC)
大祚榮有沒有成為高句麗的將軍還沒有出處呢,只是乞乞仲象是高句麗的將軍,是高句麗將軍並不等於是高句麗族人,就像高仙芝是高句麗人,黑齒常之事百濟人,但是他們都成為唐朝將軍。說渤海國不是韓國歷史,就是因為韓國人朝鮮人堅持單一民族思維,渤海國的靺鞨族就變成不存在了。渤海國是有高句麗人,但主體是靺鞨人。渤海滅亡時,難免有人逃亡。猶太西底家時期,有很多猶太人逃往埃及,所以古代埃及人和猶太人是同胞。 樹靜風不止(留言)2009年6月21日
- 韓國學者把高句麗和渤海的歷史算作是韓國歷史的主要論據之一是:很多高句麗人和渤海國人遷移到了朝鮮半島,融入了新羅和王氏高麗,因此也把高句麗和渤海的文化算作是韓國文化(實際上渤海國和王氏朝鮮的領土重疊微乎其微)。從歷史歸屬來說,其實是可以交迭的,既然上述兩個政權涵蓋了今天中國和朝鮮兩國的領土,那麼在本土歷史研究上發生重疊也不算奇怪。問題是在文化歸屬上,不能因為有甲民族一部分融入乙民族,就說甲文化從屬於乙文化,這實際上是倒果為因。事實上也有很多朝鮮人融入中國,包括明朝李成梁和現在東北的朝鮮族,但中國沒有因此說朝鮮文化屬於中國。中國境內有哈薩克族,不代表哈薩克斯坦應該屬於中國,哈薩克歷史文化也不屬於中國歷史文化範疇,這一點恐怕是韓國人主觀上或客觀上沒有搞清楚的地方。Derekjoe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15:58 (UTC)
由於高句麗是否高麗人、靺鞨人與高句麗人是否使用同一語言、靺鞨大氏是否是高句麗分支、渤海國是否是高句麗的繼承國等等等等問題上,東亞各國都在搶占爭執,爭議甚大,我這裡建議,本着客觀的維基精神,刪除「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的現歷史定位」原創性研究段落,求同存異,留等史家解讀,我們這裡不下歷史評判。--好個白髮迷途人(留言) 2016年12月5日 (一) 05:30 (UTC)
關於金始祖完顏函普
“ | 金國自完顏旻始建號稱帝,至今主珣凡五世八君。其傳國九十有八年而始衰。其地在契丹之東北境、長白山之下、鴨綠水之源。蓋古肅慎氏之地。在漢代稱挹婁,南北之閒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至五代始稱女真。祖宗時嘗通問。後臣屬於遼。完顏之始祖指蒲者,新羅人。自新羅奔女真。諸酋推為首領。七傳至旻而始大,所謂阿骨打也。建中靖國元年,遼主天祚,立淫虐不道。阿骨打叛之。政和四年八月用兵連年奪遼地大半。重和元年八月阿骨打始稱帝。以其水生金故號大金。改元天輔。 | ” |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十九乙集《女真南徙金國五世八君本末》 |
“ | 女真酋長乃新羅人號完顏氏完顏猶漢言王也女真以其練事後隨以首領讓之兄弟三人一為熟女真酋長號萬戶其一適他國完顏年六十餘女真妻之以女亦六十餘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自此傳三人至楊哥太師無子以其侄阿骨打之弟諡曰文烈者為子其後楊哥生子闥辣乃令文烈歸宗 | ” |
——洪皓,《松漠紀聞》 |
這個很難說完顏函普是靺鞨族或高麗族,缺乏記載。我個人認為契丹滅渤海國之前,靺鞨族和高麗族是關係非常接近的通古斯民族,可以說在當時是不分彼此互相之間遷徙混合。從契丹滅渤海到契丹被金所滅這兩百多年的隔閡,才分開了這兩族,但當時血統上兩者仍然接近----基本上是居住在契丹和後來金國境內的北方通古斯人是一群,而居住在王氏高麗的南方通古斯人是另一群。前者以後成為宋代和現代融入中國的人群(滿族和漢族),後者則演化成為現代韓朝人。但公元10世紀的時候,這些還都沒發生,只是地理隔閡,兩部的血統還未有大隔閡。但由完顏宗望主導的侵宋政策,使女真人在後來的1000年中被同化成了中國人(包括文化和血統),和韓朝人完全走了不同的路。如果金國不南侵,也許到今天女真人就和韓朝人就是一回事了。--霍枯燥 2007年8月10日 (五) 06:06 (UTC)
關於乞乞仲象
《新唐書》上說乞乞仲象是696年東徙,他死了之後,大祚榮在高句麗故地建立起「震國」。—集體安全 (留言) 2008年9月13日 (六) 16:15 (UTC)
關於東丹國
東丹國不是傀儡政權,他的君主就是契丹人。用渤海人當君主才是傀儡政權。—集體安全 (留言) 2008年9月13日 (六) 16:15 (UTC)
南北國時代
南北國這個概念在新羅時期就已存在。高麗王朝一直都是認為其對渤海領地擁有主權的。《三國史記》也是將渤海叫為北國,新羅為南國。文建 (留言) 2009年2月14日 (六) 18:54 (UTC)
文建你最好把《三國史記》的引用大量寫出來,還有高麗對渤海的故土認識,在中世紀的東方,沒有主權的叫法,不能強行比附現代的國家主權。-------------------樹靜風不止(留言)2009年6月19日10:09
- 如果這屬實的話,則可加進條目中(而不是寫在編輯擇要中),但請在大量刪除條目內容時在編輯擇要提出理由(較早前大量刪除條目內容的編輯均沒有附上解釋),不然有破壞嫌疑。—Altt311 (留言) 2009年2月15日 (日) 16:06 (UTC)
- 未見用戶加上註解證明其見解合理,也沒有反映在編輯的內容中。如此情況其後沒有改善,其他編者請補回較前版本,具有文獻參考的內容。(如:「1784年,李氏朝鮮歷史學家柳得恭,在所著《渤海考》自序中首次提出渤海國與統一的新羅在朝鮮歷史上稱為南北國時代的觀點」,摘自2009年2月14日 (六) 12:11的修訂版本)—Altt311 (留言) 2009年2月16日 (一) 18:19 (UTC)
- 你的資料不能表明他是第一個提出這一觀點的。 文建 (留言) 2009年2月16日 (一) 18:23 (UTC)
- 有作改寫就好(至少這是提出此論點的其中一個文獻),總比連文獻都抹煞掉。再重申一次,參考文獻不是寫在這裡(和編輯擇要),是寫在條目裡。—Altt311 (留言) 2009年2月16日 (一) 18:27 (UTC)
重定向?
為何將"震旦"重定向至此?而且我在該頁面查不到介紹"震旦"的詞句,請問這重定向的原因是?--林卯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07:54 (UTC)
- 嗯,前些日子添加國號釋義的內容時,也懷疑過,沒看到有震旦這個稱呼,而只有「震」的稱呼。記得中國倒是有「震旦」之稱,如果找不到來源,就重定向到中國好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9月21日 (二) 07:05 (UTC)
的確"震旦"與此無關而是中國古稱,見 http://culture.sinofrance.org/jiaoyu/zhendan.htm 若缺齋老人 (留言) 2010年11月4日 (四) 10:44 (UTC)
渤海國歷史見於中國史書為多
閣下請先閱讀《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渤海國」見於中國史書為多,朝鮮/韓國史書也有,古代史書少見。《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在敘述「渤海國」時,也敘述了「高麗國」。隋唐時代,與中國打仗的是「高麗國」,高句麗不見《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中隋唐時代的相關內容。
關於高句麗/高麗在隋唐時代叫什麼,先擱置一邊。從長壽王到寶藏王都有「高麗王」的稱號,《二十四史》皆有記載。「渤海國」為何叫「渤海國」?唐朝所封「渤海郡王」,自己建國叫「震國」,唐朝叫「渤海」,渤海國改國號了嗎?高句麗/高麗,南北朝至唐朝叫「高麗國」,高麗跟渤海一樣,都被冊封「高麗王」、「渤海郡王」,高麗國還原為高句麗國,渤海國是否還原為震國?
請閣下在討論頁留言,然後再作更改,你所作更改並沒有證明高句麗不叫高麗。我有一個缺點,即是錯誤絕不堅持,是爭議說明來源,錯誤的觀點是錯誤,絕對不會堅持,該進步的進步,該擱置的擱置,若是爭議,我會查遍書籍、網絡找出來源,並不是沒有理由,而是理由要充分。
《舊唐書》渤海國:
「祚榮驍勇善用兵,靺鞨之眾及高麗餘燼,稍稍歸之。聖歷中,自立為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其地在營州之東二千里,南與新羅相接。越熹靺鞨東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風俗瑟高麗及契丹同,頗有文字及書記。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張行岌往招慰之。祚榮遣子入侍,將加冊立,會契丹與突厥連歲寇邊,使命不達。睿宗先天二年,遣郎將崔往冊拜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歲遣使朝貢。」
《新唐書》渤海國:
「祚榮因高麗、靺鞨兵拒楷固,楷固敗還。於是契丹附突厥,王師道絕,不克討。祚榮即並比羽之眾,恃荒遠,乃建國,自號震國王,遣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戶十餘萬,勝兵數萬。頗知書契,盡得扶餘、沃沮、弁韓、朝鮮海北諸國。中宗時,使侍御史張行岌招慰,祚榮遣子入侍。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以所統為忽汗州,領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號,專稱渤海。」
——渤海國所記皆「高麗」,大祚榮被唐朝冊封為渤海郡王。
《舊唐書》高麗國:
「高麗者,出自扶餘之別種也。其國都於平壤城,即漢樂浪郡之故地,在京師東五千一百里。東渡海至於新羅,西北渡遼水至於營州,南渡海至於百濟,北至靺鞨。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
「於是建武悉搜括華人,以禮賓送,前後至者萬數,高祖大喜。七年,遣前刑部尚書沈叔安往冊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
「太宗聞建武死,為之舉哀,使持節弔祭。十七年,封其嗣王藏為遼東郡王、高麗王。」
《新唐書》高麗國:
「高麗,本扶餘別種也。地東跨海距新羅,南亦跨海距百濟,西北度遼水與營州接,北靺鞨。其君居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
「武德初,再遣使入朝。高祖下書脩好,約高麗人在中國者護送,中國人在高麗者敕遣還。於是建武悉搜亡命歸有司,且萬人。後三年,遣使者拜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
「帝聞建武為下所殺,惻然遣使者持節弔祭。或勸帝可遂討之,帝不欲因喪伐罪,乃拜藏為遼東郡王、高麗王。」
——高麗國所記皆「高麗」,高建武、高藏被唐朝冊封為「高麗王」。
- 「渤海國」為何叫「渤海國」?唐朝所封「渤海郡王」,自己建國叫「震國」,唐朝叫「渤海」,渤海國改國號了嗎?高句麗/高麗,南北朝至唐朝叫「高麗國」,高麗跟渤海一樣,都被冊封「高麗王」、「渤海郡王」,高麗國還原為高句麗國,渤海國是否還原為震國?
《宋書》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七月乙亥,征東大將軍高麗王高璉進號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南齊書》東南夷:「宋末,高麗王樂浪公高璉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南齊書》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四月,丙寅,進高麗王樂浪公高璉號驃騎大將軍。」
《魏書》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帝為高麗王璉舉哀於城東行宮。」
《北史》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帝為高麗王璉舉哀於城東行宮。」
《資治通鑑》元嘉十五年戊寅,公元四三八年:
「初,燕王弘至遼東,高麗王璉遣使勞之曰:「龍城王馮君,愛適野次,士馬勞乎?」弘慚怒,稱制讓之。高麗處之平郭,尋徙北豐。弘素侮高麗,政刑賞罰,猶如其國。高麗乃奪其侍人,取其太子王仁為質。弘怨高麗,遣使來上表求迎,上遣使者王白駒等迎之,並令高麗資遣。高麗王不欲使弘南來,遣將孫漱、高仇等殺弘於北豐,並其子孫十餘人,諡弘曰昭成皇帝。白駒等帥所領七千餘人掩討漱、仇,殺仇,生擒漱。高麗王以白駒等專殺,遣使執送之。上以遠國,不欲違其意,下白駒等獄;已而原之。」
-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驪」最早見於《漢書》,「句驪」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驪」作為「高句驪」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長期作為歷史地理名稱,對朝鮮半島產生了重大影響;弓裔稱後高麗王,王建稱王國號高麗,金日成提出「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設想,都是高麗概念的延續。
-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驪」最早見於《漢書》,「句驪」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驪」作為「高句驪」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長期作為歷史地理名稱,對朝鮮半島產生了重大影響;弓裔稱後高麗王,王建稱王國號高麗,金日成提出「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設想,都是高麗概念的延續。
長壽王向朝鮮半島發展,遷都平壤城,開始了朝鮮化的歷程;「高句麗」本為三音節稱號,為與百濟、新羅爭奪半島領土,採用了與百濟、新羅等同的二音節稱號「高麗」,《二十四史》記載了高句麗統治者稱「高麗王」的事情及相關高麗國、百濟國、新羅國並稱的事情,《宋書》、《魏書》、《南齊書》、《北史》、《南史》等書都記載了「高麗」的國家稱號和「高麗王」的國王稱號。
《高麗史》地理志:
「羅州牧本百濟發羅郡新羅景德王改爲錦山郡. 羅季甄萱稱後百濟王盡有其地未幾郡人附於後高麗王弓裔弓裔命太祖爲精騎大監率舟師攻取改爲羅州.」
「海陽縣本百濟武珍州[一雲奴只.]新羅取百濟仍置都督景德王十六年改爲武州眞聖王六年甄萱襲據稱後百濟尋移都全州. 後後高麗王弓裔以太祖爲精騎大監帥舟師略定州界城主池萱以甄萱壻堅守不降.」
「北界本朝鮮故地在三國爲高勾麗所有寶藏王二十七年新羅文武王與唐將李勣夾攻滅之遂倂其地孝恭王九年弓裔據鐵圓自稱後高麗王分定浿西十三鎭.」
——《高麗史》記載了後高麗王弓裔和弓裔自稱「後高麗王」之事。
- 如果弓裔稱「後高麗王」,那前「高麗王」指誰?前「高麗」又指哪個政權?
混淆不是你我
關於小高句麗和唐與高句麗的戰爭等條目的問題,在這些條目中為什麼不用「高麗」而用「高句麗」就是避免與其它的「高麗」混淆。
- 不用「高麗」而用「高句麗」就是避免與其它的「高麗」混淆。——後高句麗與後高麗是否混淆?中國歷史上稱「漢」者很多,劉邦「西漢(前漢)」、劉秀「東漢(後漢)」、劉備「蜀漢」、劉淵「漢(劉漢)」、李壽「漢(成漢)」、劉黑闥「漢(漢東王)」、劉龑「南漢」、劉知遠「後漢」、劉崇「北漢」、陳友諒「漢(陳漢)」等等,稱「漢」者如何區分?一個國家以「漢」為國號,兩個可稱「前漢」、「後漢」,三個以上如何解決?一個國家以「高句麗」/「高麗」為國號,兩個可稱「前高句麗」/「前高麗」、「後高句麗」/「後高麗」,三個以上如何解決?一個國家以「朝鮮」為國號,兩個可稱「前朝鮮」、「後朝鮮」,三個以上如何解決?根據史書,稱「高麗」者高氏「高麗」、弓裔「高麗」、王氏「高麗」,以及古史之「稿離國」(《論衡》作稁離國,《後漢書》作索離國),則當如何稱呼?根據史書,稱「朝鮮」者箕子「朝鮮」、衛滿「朝鮮」、李氏「朝鮮」、金日成「朝鮮」,則當如何稱呼?
當一個國名用詞長期使用時
當「漢」作為國名長期使用,被三個以上的政權使用時,該如何稱呼?當「高麗」、「朝鮮」作為國名長期使用,被三個以上的政權使用時,該如何稱呼?當「大越」作為國名長期使用,被三個以上的政權使用時,該如何稱呼?當改朝換代時,延續了前政權的國名時,該如何稱呼?新羅國王換姓氏多次了,為何還稱新羅?大越改朝換代多次了,為何延續大越的稱號?「高麗」並不單只王氏「高麗」(918~1392),我想在朝鮮/韓國人的心目中「高麗」並不見得是王氏「高麗」(918~1392)的專稱,是不是以後就不用了呢?據說金日成想用「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來統一半島。我想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高麗」也並不是王氏「高麗」的專稱,中國歷史已經多次超越了王氏「高麗」的範圍了。「高麗」作為歷史地理名稱不單單只用於一時,更會用於長期或者不定期。
考證
根據《冊府元龜》的這句話:
「 | 十三年四月,高麗國進樂器及樂工兩部 | 」 |
關於小高句麗何時滅亡以及渤海國何時進入遼東,根據唐太和八年(834年)幽州判官張建章訪問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後所著的《渤海國記》,當時渤海國尚未進入遼東。而根據《續日本後紀·卷十一》「日域東遙,遼陽西阻。兩邦相去,萬里有餘」,渤海國在仁明天皇承和九年(842年)已經進入遼東。綜上所述,大約在834年—842年,渤海國大彝震執政期間,小高句麗被渤海國吞併。
- 根據《冊府元龜》的這句話:
「 | 十三年四月,高麗國進樂器及樂工兩部 | 」 |
- 根據《冊府元龜》的這句話:
「 | 十三年四月,高麗國進樂器及樂工兩部 | 」 |
《冊府元龜》是「高麗國」,所推自然是高麗國。《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都是「高麗」或「高麗國」字樣,隋唐時代的所有內容都是高麗或高麗國。高句麗/高麗滅亡了,沒有史書記載「小高句麗」,日本人所推「小高句麗」是沒有記載的。日本人原作是「小高句麗」,所以沒有修改。依據《冊府元龜》改作「高麗」或「高麗國」有什麼問題?《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所記隋唐時代確為「高麗」或「高麗國」,有何問題?《三國史記》、《三國遺事》沒有「小高句麗」記載,應依據《冊府元龜》原文改作「高麗國」,或依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隋唐時代高句麗/高麗滅亡後空缺期作「高麗」或「高麗國」。《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或許有高句麗/高麗滅亡後,有關「高麗」或「高麗國」的記載,此「高麗」或「高麗國」並非高句麗/高麗,此「高麗」或「高麗國」是否應依原文呢?
高句麗歷史除了《三國史記》、《三國遺事》外還有《二十四史》記載,所記內容已列出。「高麗王」的稱號《宋書》、《魏書》、《南齊書》、《北史》等《二十四史》都有記載,閣下是否要否定史書所記?從長壽王到寶藏王,幾乎代代高句麗/高麗的統治者都有「高麗王」的稱號,所記是否有錯誤?史書或許有錯誤,當然亦或許沒有錯誤,若果真沒有錯誤,?從長壽王到寶藏王的代代「高麗王」就沒有錯誤。「高麗王」稱號是否是中國統治者強加的稱號?第一代接受了,或許是強加,代代「高麗王」都是強加?史書記載冊封之前,高句麗/高麗都遣使通好,是高句麗/高麗先來通好,然後才有冊封「高麗王」之事。不是中國統治者一時興起,臨時冊封,是代代冊封「高麗王」。之前中國史書有稱高句麗為「句麗」者,但冊封還是「高句麗王」,此次「高麗王」和此後「高麗王」是高句麗/高麗統治者有意正名「高麗」而非「句麗」之行為。「句麗」不見正式稱號,當為高句麗/高麗統治者所不願意接受,他們所接受者「高麗王」稱號。所爭者高句麗/高麗之「高麗」是否是正式稱號,也就是國號。由於中國史書與朝鮮/韓國史書有不同之處,所以先擱置此處。《高麗史》是朝鮮史書,其地理志有多處記弓裔稱「後高麗王」,或「後高麗王」弓裔。關於弓裔國號「後高麗」,現代史學研究者一般以「後高句麗」作國號解,《高麗史》本作「後高麗」,是否可作國號解?若「後高麗」/「後高句麗」作國號解,高句麗/高麗之「高麗」當作國號解。關於弓裔是否國號「後高麗」,《三國史記》、《三國遺事》無明確記載,《高麗史》有「後高麗」和「後高麗王」字樣,是否可作國號解?現代權威網站或有影響力網站都有把「後高麗」/「後高句麗」作為國號來用,是否適宜?
關於隋唐與高麗的戰爭,請見《隋書》、《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以及相關小說,原文皆作「高麗」。關於高句麗/高麗正式稱號「高麗」,除《二十四史》,日文維基百科「高句麗」頁有類似內容:
國名
高句麗という固有名詞の起源は、漢帝國が設置した玄菟郡の高句驪県に由來する。史料には高句麗王に先立って高句麗侯があらわれるが、玄菟郡の縮小移転に伴いいくつもの県が放棄された際、現地の土豪を県侯に任じたと推測されている。
高句麗から高麗へ
Template:獨自研究 中原高句麗碑などの碑文によれば5世紀中頃には「高麗」と自稱していたことがわかる。中國の王朝がこの自稱を公認したのは520年が最初であることが、歴代正史の冊封記事から明らかになっている。以後は「高麗」が正式名稱として認められていた。中國・日本の史書においては高麗と表記される例があるのはそのためである。 後世(現在)、「高麗」の正名を廃してもっぱら「高句麗」の舊稱を用いるのは『三國史記』の誤用に慣例的に従っているまでのことである。王氏高麗と區別する便宜のためならば通常は前高麗・後高麗、または北高麗・南高麗となるのがTemplate:誰範囲2。
出自
高句麗は別名を貊(はく)と言う。小河に住んでいるために小水貊と呼ばれる別種が居る。良い弓を産出する。いわゆる「貊弓」である。3世紀における「高句麗・夫余」の2國と沃沮・東濊の2部族は、すべて前漢代の「濊貊」の後裔である。日本では「高麗」と書いても「貊(狛)」と書いても「こま」と読む。
語源
請不要無故移除條目右側Infobox East Asian框內的朝鮮文
渤海國是中國歷史、朝鮮歷史和俄羅斯遠東歷史的交集部分,請尊重這一史實,不要亂搞大中華主義,無故移除條目右側Infobox East Asian框內的朝鮮文。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2.90.97.31(對話)於2014年10月27日 (一) 09:00加入。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渤海國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english.historyfoundation.or.kr/his/acij.asp?pgcode=040201 中加入存檔鏈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626104047/http://english.historyfoundation.or.kr/his/acij.asp?pgcode=040201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10日 (一) 12:01 (UTC)
建議刪除爭議性極大的最後一段「中華人……史定位」段落及相關內容
建議刪除原因如下: 一, 該段落包含有原創研究以及未查證內容,甚至在我看來,幾乎全部都是原創內容; 二, 目前沒有國際權威能夠對該段落討論議題做出過權威解釋或者論斷,我們應該羅列爭議,存疑去偽,留待學界權威研究成果,而不是為了某個觀點,單方面羅列民間研究或者解釋,擅自得出結論; 三, 「渤海國關係演化圖」一項過於粗糙隨意,不符合維基百科的圖表原則,而且沒有列出版權/製作人/作者/編輯等; 四, 段落中因果邏輯充滿了想當然的推理,且這種推理始終占據了段落的主要內容。例如:因為靺鞨族中「大」姓者眾,女真族中「大」姓者亦眾,所以靺鞨族併入了女真金國。 --好個白髮迷途人(留言) 2017年12月18日 (一) 17:49 (UTC)
建議行動: 鑑於關於最後一段違背維基百科原則與精神的原創內容段落的存廢討論一直乏人問津,作為頁面的主編之一,我謹在這裡通知最後一段的起草者,如果不能在7個工作日內(2018年1月27日前)提供完備、官方、權威的推理來源,該段落將會被我刪除,並記錄於改頁面的修改日誌中。--好個白髮迷途人(留言) 2018年1月17日 (三) 06:46 (UTC)
清理方向
本條目「民族」、「語文」兩章節被掛「章節清理模板」,並同時在編輯摘要指明其大部分內容應分別移至各自對應的主條目「渤海人」、「渤海語」。為避免其他用戶不察,特在此說明,並將於近期內執行此事。若有異議,敬請在此發言,謝謝!--Kolyma(留言) 2021年4月1日 (四) 17:16 (UTC)
現有「官方書面語」小節的內容與「文字」、「稱謂」兩小節的內容明顯重覆,將整併至該兩小節中;並將「文字」改為「書寫系統」,以求兼容並蓄。--Kolyma(留言) 2021年4月2日 (五) 16:40 (UTC)--Kolyma(留言) 2021年4月2日 (五) 19:06 (UTC)
現有小節標題「國語(通用語)」中「國語」一詞易與「官方用語」相混淆,將改用「通用語」作為其標題。--Kolyma(留言) 2021年4月2日 (五) 16:4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