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遠
雷鳴遠 | |
---|---|
出生 | 1877年8月19日 比利時弗拉芒大區東法蘭德斯省根特 |
逝世 | 1940年6月24日 中華民國四川省巴縣歌樂山 | (62歲)
國籍 | 比利時(1877年-1927年) 中華民國(1927年-1940年) |
職業 | 傳教士、司鐸 |
文森·勒貝神父(法語:Frédéric Vincent Lebbe,1877年8月19日—1940年6月24日),洗名文森,漢名雷鳴遠,字振聲,天主教遣使會會士,也是兩個華籍男女修會耀漢小兄弟會及德來小妹妹會的會祖。由於他的努力,教廷在1926年任命了第一批6位中國籍主教。他於1927年加入中國國籍,於抗戰期間組織戰地服務團,搶救中國傷兵和平民。1940年被八路軍抓捕,釋放後不久在重慶去世[1]。
生平
1877年8月19日,雷鳴遠生於比利時佛蘭芒大區根特城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父親是佛蘭芒人,擔任公證人,母親是有一半法國血統的英國人。他是家中長子,洗名文森(Vincent)。11歲時,閱讀1840年在中國武昌殉教的董文學神父傳記後,立志前往中國傳教。1895年,在巴黎,加入董文學神父所屬的遣使會。於神學院就讀期間,1900年中國發生義和團運動,比利時傳教士韓默理主教在內蒙古殉教,更促成雷鳴遠決定前往中國傳教[2]。
1901年,雷鳴遠隨北京教區的樊國梁主教乘船來華。同年10月28日,在北京成為神父,隨後被派往武清縣小韓村等地傳教。1903年,雷鳴遠主持重建在義和團運動中被損毀的小韓村教堂。
雷鳴遠到達中國傳教後,努力學習中國文化,讀中國書,能說一口流利標準的國語,用毛筆寫漂亮的行書,穿中國服裝,遵守中國習俗。雷鳴遠因此吸引了一批天津的中國知識分子的關注,其中數十人加入天主教,還有更多的人參與到關於宗教、倫理和愛國主義的討論[3]。
1912年,從北京教區分出天津教區,傳教成績奇佳的雷鳴遠,便升任這個新教區的副主教。
1915年10月10日,雷鳴遠和中國天主教徒,在天津租界以外的南市榮業大街,創辦《益世報》[4]。為「民國四大報刊」之一。
雷鳴遠與在巴黎遣使會結識的湯作霖(Antoine Cotta,1872-1957)一起批評各個外國修會代表本國的利益而控制中國天主教的作法,提出「中國歸中國人,中國人歸基督」的口號,並積極推動梵蒂岡任命中國國籍主教。為實現這個夢想,他受到遣使會的排擠。
1916年天津發生老西開事件,雷鳴遠大力支持天津市民反對法國人擴展天津法租界,將聖若瑟主教座堂及附近地區併入該租界的行動,在《益世報》發表大量反對法租界擴張的文章,與支持法租界擴張的法國籍天津教區主教杜保祿發生衝突。應領事館的要求,雷鳴遠於1917年被遣使會會長羅得芳降職調往浙江省寧波教區,1920年4月由傳信部特使光若翰主教安排,送回歐洲。
在歐洲期間,雷鳴遠從事中國留學生的傳教工作。1923年,他在巴黎為他們建立"Associatio Catholica iuventutis Sinensis"。
雷鳴遠繼續努力,向教廷上萬言書,後來得以面見教宗陳情[5],舉薦6位中國主教的人選(海門教區朱開敏、蒲圻教區成和德、汾陽教區陳國砥、宣化教區趙懷義、台州教區胡若山、安國教區孫德楨)[6]。終於在1926年10月28日,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教宗庇護十一世親自祝聖了首批六位中國主教[3]。在參加祝聖典禮時[7],雷鳴遠喜極而泣達兩小時之久,說:「主啊!現在可以放你的僕人平安而去。」
1927年,雷鳴遠申請中國國籍獲准,始被法國放行來華。在河北省中國籍主教孫德楨領導的安國教區更積極地傳教,並創立耀漢小兄弟會(1928年)和德來小姊妹會。雷神父於1933年7月脫離遣使會,翌年加入自己創立的耀漢小兄弟會,並發聖願。
雷鳴遠站在中國人的立場,極力主張抗日。1933年熱河長城抗戰,他帶領教徒前去搶救傷兵;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雷鳴遠神父率領教友共六百餘人,組織戰地服務團、救護隊,在太行山和中條山一帶搶救傷兵,救濟難民,教育失學兒童。
1940年,雷鳴遠服務的政府軍鹿鍾麟部與八路軍發生衝突,3月9日,雷鳴遠被八路軍俘虜,關押在太行山山區的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被當作國民黨間諜受到6個星期的洗腦和酷刑,40多天後,經國民政府交涉,雷鳴遠被釋放,但已罹患重病[8]。
在到達重慶後不久,1940年6月24日,雷鳴遠因黃疸病逝世於歌樂山[9][10]。同年7月18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1287號褒揚令公開褒揚。11月29日,重慶市召開追悼雷鳴遠神父大會。台北的國民革命忠烈祠亦有設他的靈位。[11]
雷震遠、雷鳴遠的著作《內在的敵人》,該書揭露八路軍於1940年皖南事變前突襲國軍三個軍共6萬多人,卻沒有動不足50英里外的日軍[12]。
紀念他的建築
參考文獻
- ^ Bays, Daniel. From Foreign Mission to Chinese Church. Christian History & Biography. Spring 2008, (98): 9–10.
- ^ Template:Cite BDCC
- ^ 3.0 3.1 Wiest, Jean-Paul. The Legacy of Vincent Lebbe (PDF).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January 1999, 23 (1): 33–37 [2019-05-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7-24).
- ^ 舊南市的火炬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11-01.
- ^ 雷鳴遠神父. 香港天主教教區.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1).
- ^ 教會史. 梵蒂岡廣播電台.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Jo Gérard. Interview historique de l'Abbé Froidure. DSC. 1987: 42 (法語).
- ^ 曹立珊:雷鳴遠神父生平簡介
- ^ Bays, Daniel. From Foreign Mission to Chinese Church. Christian History & Biography. Spring 2008, (98): 9–10.
- ^ Thunder in the Distance - Lei Ming Yuan[永久失效連結]
- ^ 中華殉道先烈傳,劉宇聲主編
- ^ 雷鳴遠. 《The enemy within :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the communist conquest of China》. 澳洲: St Paul Publications. 1953 (英語).
外部連結
- vincentlebbe.n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耀漢小兄弟會簡史
- 雷鳴遠神父紀錄片199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天主教鳴遠中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鳴遠校友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