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通用拼音
此條目的語調或風格或許不適合百科全書。 (2020年9月8日) |
漢語族拼音方案 |
---|
漢字注音史 (*代表為現行由政府公告承認) |
臺語通用拼音(Dāi-ghî tōng-iōng pīng-im,簡稱:DT、臺通拼音/臺通,台羅拼音:Tâi-gí Thong-iōng Phing-im,閩南拼音:Dáiggì Tōngyông Pìngyīm)。為根據中文通用拼音法所研創出之臺語拼音方法,屬於全音素文字之一種。[1][2] 而其調號類似白話字之調號並以第1聲調(高平調)為語音基準。[3][4]
臺語通用拼音一般合音節(合詞)拼寫時均以變調後之上標符號來標記實際聲調與變調之字母,並且前後音節合詞以連字號來連結,以致見到字詞即可快速的反推原調。試舉一例說明:"Ài sùi m-giaⁿ lāu pîⁿ-zùi."("愛 媠 毋驚 流 鼻水";"(女孩子)愛漂亮、就算天冷也不怕穿得少")中之"m-giaⁿ(毋驚)"與 "pîⁿ-zùi(鼻水)"均為合音節字詞。總結而言臺通拼音的聲調標示有二大發展,首先為注重聲調的實際音高走勢,使聲調標示與實際發音的音頻相符;再則因不採用傳統的臺語原聲調標示,使變調規則能夠更加的務實簡化;進而使臺語通用拼音能更自然地以拉丁字母來書寫臺語文。[5]
字母型式
DT式使用的拉丁字母有19個、4個二合字母(Bh, Gh, Ng, Or),與6個附加符號(調號)。其餘拉丁字母7個(f, j, q, v, w, x, y)用在特殊表示、或外來語上。
大DT | A | B | Bh | C | D | E | G | Gh | H | I | K | L | M | N | ◌ⁿ | Ng | O | Or | P | R | S | T | U | Z |
---|---|---|---|---|---|---|---|---|---|---|---|---|---|---|---|---|---|---|---|---|---|---|---|---|
小DT | a | b | bh | c | d | e | g | gh | h | i | k | l | m | n | ◌ⁿ | ng | o | or | p | r | s | t | u | z |
小TL | a | p | b | tsh | t | e | k | g | h | i | kh | l | m | n | ◌nn | ng | oo | o | ph | j | s | th | u | ts |
字母名稱讀法
對於個別的字母,或合成字母(二合字母;三合字母;四合字母等)它們的單獨名稱在使用上的讀法。以下是其中的兩種讀法列出以供參考。[6]用法範例:比如兩個無線電台以ITU-R M.1677國際摩爾斯電碼(international morse code)建立通訊連結〈s1 DE s2 K〉(呼叫s1,這是s2,結束);字母讀法〈es-(it/zi̍t) de-e es-(rī/nn̄g) ka〉。[7]其它拉丁字母參考讀法:f(ef), j(je), q(qu), v(ve,(vi)), w(wi), x(ex,(eks/iks)), y(ye)。[8]
字母 | a | b | bh | c | d | e | g | gh | h | i | k | l | m | n | ◌ⁿ | ng | o | or | p | r | s | t | u | z |
---|---|---|---|---|---|---|---|---|---|---|---|---|---|---|---|---|---|---|---|---|---|---|---|---|
讀法 1 | a | be | bhe | ce | de | e | ge | ghe | ha | i | ka | el | em | en | eⁿ | nge | ɔ | ә | pe | er | es | te | u | ze |
讀法 2 | a | bi | bhi | ci | di | e | gi | ghi | hi | i | ki | li | mi | ni | iⁿ | ngi | o | or | pi | ri | si | ti | u | zi |
聲調標示字母
8個附加符號冠在母音字母上邊、及上旁側藉以表示聲調與鼻化元音,下表以元音字母(a)作為韻母為例。
DT聲調表示字母 | ||||||||||||
第1聲調 | 第2聲調 | 第3聲調 | 第4聲調 | 第5聲調 | 第6聲調 | 第7聲調 | 第8聲調 | 第9聲調 | 輕聲 | 鼻化元音 | 零聲母 | |
a | à | a̱ | ā(p/t/k/h) | ǎ | à(同第2聲調) | ā | a(p/t/k/h) | á | å | aⁿ | 不標號 |
調號標示規則
當一個音節有多個字母時,調號得標示在響度最大的字母上面(通常在韻腹)。由規則可以判定確切的字母:
- 響度優先順序: a > oo > (e = o) > (i = u)〈低元音 > 高元音 > 無擦通音 > 擦音 > 塞音〉
- 二合字母 iu 及 ui ,調號都標在後一個字母上,因為前一個字母是介音。
- m 作韻腹時標於字母 m 上。
- 二合字母 or 及 ng,標於前一個字母上;比如 ng 標示在字母 n 上。
- 三合字母 ere,標於最後的字母 e 上。
- 在第4、第8聲調時,僅第4聲調的調號需標記在入聲字母(-p、-t、-k、-h)的前一個元音字母上。
- 臺通書寫時,標記之調號為該對應漢字之變調,至於本調則需以連續變調之規則進行反推原調。
語音系統
聲母說明
台通有21個子音。子音表(發音部位/橫欄位/、與發音方法/直欄位/):[9][10] 子音表上之符號〈-h〉表示"零聲母(清喉塞音)"〈ʔ〉,零聲母沒有特別標記的字母或調號。子音表內斜線(/)後註解之漢字請發閩南語音。子音表內 m/ng/n 三者均屬於鼻輔音,而 m/ng 二者又為韻化輔音。nn(ⁿ) 為鼻化元音(註於元音表內)。
輔音表
(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 |
齒音 (舌尖前) |
齦顎音 (舌面前) |
雙唇音 | 齒齦音 (舌尖中) |
軟顎音 (舌根) |
聲門音 (喉音) | ||
塞音 | 清音 | 不送氣音 | b/邊 | d/地 | g/求 | /英/ | ||
送氣音 | p/皮 | t/跳 | k/去 | |||||
濁音 | 不送氣 | bh/文 | gh/我 | |||||
塞擦音 | 清音 | 不送氣音 | z/助 | zi/尖 | ||||
送氣音 | c/滑 | ci/手 | ||||||
濁音 | 不送氣 | r/字 | ||||||
擦音 | 清音 | 不送氣 | s/士 | si/寫 | ||||
送氣 | h/喜 | |||||||
鼻音 | 濁音 | 不送氣 | (m)/門 | n/軟 | (ng)/雅 | |||
邊音 | 濁音 | 不送氣 | l/柳 |
聲母對照表
DT,SMLT,MLT,PSDB,TL,POJ,TLPA,BP,TLS,TG(臺語諺文),TKS,ELS等子音對照表。閩拼方案指的是「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裡的「閩南話拼音方案」。[11] 亦名「普閩典」。[12][13]
DT | b | p | bh | m | d | t | l | n | g | k | h | gh | zi | z | ci | c | si | s | r | ng |
閩拼方案(BP) | b | p | bb | m | d | t | l | n | g | k | h | gg | zi | z | ci | c | si | s | zz | ng |
台灣方音(TPS) | ㄅ | ㄆ | ㆠ | ㄇ | ㄉ | ㄊ | ㄌ | ㄋ | ㄍ | ㄎ | ㄏ | ㆣ | ㄐ | ㄗ | ㄑ | ㄘ | ㄒ | ㄙ | ㆡ | ㄫ |
台羅拼音(TL)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tsi | ts | tshi | tsh | si | s | j | ng |
POJ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chi | ch | chhi | chh | si | s | j | ng |
改良式TLPA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zi | z | ci | c | si | s | j | ng |
許極燉式 | b | p | v | m | d | t | l | n | q | k | h | g | tsi | ts | chi | ch | si | s | r | ng |
科根台語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tsi | ts | tshi | tsh | si | s | j | ng |
123臺語 | b | p | v | m | d | t | l | n | g | k | h | q | j | z | ci | c | si | s | r | q+...N |
SMLT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c | z | ch | zh | s | s | j | ng |
MLT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c | z | ch | zh | s | s | j | ng |
PSDB | p | ph | b | m | d | t | l | n | k | q | h | g | c | z | ch | zh | s | s | j | ng |
KHDB | v | p | b | m | d | t | l | n | q | k | h | g | ji | j | ci | c | si | s | z | ng |
TLS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tsi | ts | tshi | tsh | si | s | dz | ng |
廈語拼音字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tsi | ts | tshi | tsh | si | s | dz | ng |
羅常培式(新式) | b | p | bb | m | d | t | l | n | g | k | q | gg | tzi | tz | tsi | ts | si | s | dz | ng |
周辨明式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tsi | ts | tshi | tsh | si | s | dz | ng |
Campbell式 | p. | ph | b | m | t | th | l | n | k | kh | h | g | chi/tsi | ch/ts | chhi | chh | si | s | j | ng |
TG | ᄇ | ᄑ | ᄈ | ᄆ | ᄃ | ᄐ | ᄅ | ᄂ | ᄀ | ᄏ | ᄒ | ᄁ | 집 | ᄌ | 치 | ᄎ | 시 | ㅅ | ᄍ | ㄸ |
TKS | п | ҧ | б | м | т | ꚋ | л | н | к | ӄ | һ | г | ци | ц | ꚏи | ꚏ | си | с | ӡ | ӈ |
ELS | b | p | bh | m | d | t | l | n | g | k | x | gh | zi | z | ci | c | si | s | dz | ng |
十五音 | 邊 | 頗 | 門 | 門 | 地 | 他 | 柳 | 柳 | 求 | 去 | 喜 | 語 | 曾 | 曾 | 出 | 出 | 時 | 時 | 入 | 語 |
IPA | p | pʰ | b | m | t | tʰ | l | n | k | kʰ | h | ɡ | ʨ | ʦ | ʨʰ | ʦʰ | ɕ | s | ʣ | ŋ |
韻母說明
9個元音(a、e、i、o、u、or、m、ng、nn)。m 為韻化輔音、而 ng 為二合字母的韻化輔音。nn(ⁿ)為鼻化元音,但是發音不同於 m 及 ng,可配合(a,e,i,o,u)合音。母音表(發音方法/直欄位/、與發音部位/橫欄位/).[14]對於(or)的發音,臺灣南部及臺南等地區,(or)發音近於(or(1))的中元音位置(嘴形較扁,舌位較低)。於臺灣中部及北部等地區,(or)發音近於(or(2))的半閉元音位置(嘴形較圓,舌位較高)。元音表內斜線(/)後註解之漢字請發閩南語音。元音表內 aⁿ/eⁿ/iⁿ/oⁿ/uⁿ 為5個鼻化元音組合,or 無鼻化元音組合。
元音表
(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 |
前元音 (前舌面) |
央元音 (中舌面) |
後元音 (後舌面) |
閉元音 (高元音) |
i/iⁿ/異 | u/uⁿ/有 | |
半閉元音 | e/eⁿ/下 | or(2)/餓/o | |
中元音 | or(1)/餓/ә | ||
半開元音 | o/oⁿ/芋/ɔ | ||
開元音 (低元音) |
a/aⁿ/夏 |
韻母對照表
DT,SMLT,MLT,PSDB,TL,POJ,TLPA,BP,TLS,TG,TKS,ELS等母音、複元音、及鼻化元音對照表。SMLT,MLT,PSDB,KHDB,及BP等採取將鼻化元音前置化(va;n(g)a;na;ã)等之方法。
DT | a | i | u | e | m | ng | or | 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ing | ik | aⁿ |
閩拼方案(BP)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ing | ik | na |
台灣方音(TPS) | ㄚ | − | ㄨ | ㆤ | ㄇ | ㄫ | ㄜ | ㆦ | ㄨㄚ | ㄨㆤ | ㄨㄞ | ㄧㄢ | ㄨㄢ | ㄧㄥ | ㄧㄍ | ㆩ |
台羅拼音(TL)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ing | ik | ann |
改良式TLPA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ing | ik | aN/ann |
POJ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 | oa | oe | oai | ian | oan | eng | ek | an |
許極燉式 | a | i | u | e | m | ng | or | 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eng | ek | aⁿ |
科根台語 | a | i | u | e | m | ng | ә | o | ua | ue | uai | en | uan | ing | ik | ann |
123臺語 | a | i | u | e | m | ng | er | 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ing | ek | aN |
SMLT | a | i | u | e | m | ng | oe | o | ua | ue | uai | en | uan | eng | ek | va |
MLT | a | i | u | e | m | ng | ә | o | oa | oe | oai | ien | oan | eng | eg | va |
PSDB | a | i | u | e | m | ng | oi | o | oa | oe | oai | ien | oan | eng | eg | va |
KHDB | a | i | u | e | m | ng | y | o | ua | ue | uai | en | uan | ing | ik | n(g)a |
TLS | a | i | u | e | m | ng | ә | o | ua | ue | uai | en | uan | ing | ik | añ |
廈語拼音字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 | oa | oe | oai | ian | oan | eng | ek | aⁿ |
羅常培式(新式)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ieng | iek | añ |
周辨明式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 | oa | oe | oai | ian | oan | eng | ek | aⁿ |
Campbell式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 | oa | oe | oai | ian | oan | eng | ek | aⁿ |
TG | ᅡ | ᅵ | ᅮ | ᅦ | ᄆ | ㄸ | ᅥ | ᅩ | 와 | 웨 | 왜 | 잔 | 한 | ᄋ | 익 | ㅅ |
TKS | а | и | у | е | м | ӈ | ә | о | уа | уе | уаи | ен | уан | иӈ | ик | ан̃ |
ELS | a | i | u | e | m | ng | o | oo | ua | ue | uai | ian | uan | ing | ik | anh |
十五音 | 嘉 | 居 | 居 | 伽 | 姆 | 鋼 | 高 | 沽 | 瓜 | 檜 | 乖 | 堅 | 觀 | 輕 | 億 | 監 |
IPA | a | i | u | e | m | ŋ | ə | ɔ | ua | ue | uai | en | uan | iŋ | ik̚ | ã |
變調結構
兩個字(或字詞)連讀時,前面的字詞要變調,後面的字詞不變調,而此變調的規律是固定的。如果兩個以上的字詞連讀時,則只有最後的字詞不變調。一般連讀變調遵循規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現象。
〈閩南語變調規則〉 | ||||||||||
漢語聲調標示 |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陰入(ptk/-h) | 陽平(漳/泉) | 陽上(漳/泉) | 陽去(漳/泉) | 陽入(ptk/-h) | ||
變前聲調數字 | 1 | 2 | 3 | 4 | 5 | (6=2)/6 | 7/(7=3) | 8 | ||
變後聲調數字 | 7 | 1 | 2 | 8/2 | 7/3 | 1/3 | 3/2 | 4/3 |
歸納可見,變調的規律為:
- 屬漳州本調第5聲調(陽平),變後第7聲調。屬泉州本調第5聲調(陽平),變後第3聲調。本調第7聲調(陽去),變後第3聲調。本調第3聲調(陰去),變後第2聲調。本調第2聲調(陰上),變後第1聲調。本調第1聲調(陰平),變後第7聲調。
- 屬漳州第6聲調(陽上)變成陽去、或是(6=2),但第7聲調(陽上)則保留(變調後為第3聲調)。
- 再則屬泉州第7聲調(陽去)原調與第3聲調(陰去)同、即(7=3),而第6聲調(陽上)則保留(變調後為第3聲調)。
- 本調第4聲調(陰入),入聲尾帶「-p/-t/-k」的,變後第8聲調。本調第4聲調(陰入),喉塞音韻尾帶「-h」的,變後除阻,成第2聲調(陰上)。
- 本調第8聲調(陽入),入聲尾帶「-p/-t/-k」的,變後第4聲調。本調第8聲調(陽入),喉塞音韻尾帶「-h」的,變後除阻,成第3聲調(陰去)。[15]
聲調比較標示
臺灣閩南語聲調
臺灣閩南語9個聲調、輕聲,鼻化元音,與零聲母標示表。閩南語在臺灣的大部份地區第2聲調(à;高降調)同第6聲調(ä;中緩昇調),同寫為 à。
調號 | 第1聲調 | 第2聲調 | 第3聲調 | 第4聲調 | 第5聲調 | 第6聲調 | 第7聲調 | 第8聲調 | 第9聲調 | 輕聲 | 鼻化元音 | 零聲母 |
DT調名 | 高平調 | 高降調 | 低降調 | 中入調 | 低緩昇調 | 中緩昇調 | 中平調 | 高入調 | 高升調 | 輕聲 | 鼻化元音 | 零聲母 |
DT調符 | a | à | a̱ | āp/āt/āk/āh | ă | à | ā | ap/at/ak/ah | á | å | aⁿ | 不標號 |
閩南語聲調符號對照表
DT,SMLT,MLT,PSDB,TL,POJ,TLPA,BP,TLS,TG,TKS,ELS等聲調符號對照表:
拼音法 | 第1聲調 | 第2聲調 | 第3聲調 | 第4聲調 | 第5聲調 | 第6聲調 | 第7聲調 | 第8聲調 | 第9聲調 | 輕聲 | 鼻化元音 | 零聲母 |
DT | a | ˋ(à) | _(a̱) | ā(p/t/k/h) | ˘(ă) | à | ā | a(p/t/k/h) | ˊ(á) | --å | aⁿ | 不標號 |
BP3 | -(ā)① | ˇ(ǎ)③ | ˋ(à)⑤ | ā(p/t/k/h)⑦ | ˊ(á)② | ④ | ^(â)⑥ | á(p/t/k/h)⑧ | na | y(i)/w(u) | ||
TL2 | a | á | à | a(p/t/k/h) | â | ǎ | ā | a̍(p/t/k/h) | a̋ | --a | ann | 不標號 |
TPS | ◌ | ◌ˋ | ◌˪ | ◌(ㄅ,ㄉ,ㄍ,ㄏ) | ◌ˊ | ◌ˋ | ◌˫ | ◌(ㄅ̇, ㄉ̇, ㄍ̇, ㄏ̇) | ◌(ㆩ,ㆥ,ㆪ,ㆧ,ㆫ,ㆮ,ㆯ) | 不標號 | ||
TLPA | a1 | a2 | a3 | a(p/t/k/h)4 | a5 | a6 | a7 | a(p/t/k/h)8 | a9 | a0 | aN/ann | 不標號 |
POJ | a | ˊ(á) | ˋ(à) | a(p/t/k/h) | ^(â) | ˊ(á) | (ā) | a̍(p/t/k/h) | --a | aⁿ | 不標號 | |
許極燉式13 | ◌̄ | ◌̀ | ◌̖ | ◌h | ◌̌ | ◌̀(6=2) | ◌ | ◌̄h | ◌̣ | ◌ⁿ | y(i)/w(u) | |
科根台語19 | a | á | à | a(p/t/k/h) | â | ā | áp/át/ák/áh | a (p/t/k/h) | 不標號 | |||
123臺語10 | a | ˋ(à) | ^(â) | a. | ˇ(ă) | (6=2) | -(ā) | (4=8) | ˊ(á) | 不標號 | ||
SMLT | af | ar | ax | a(b/d/g/q) | aa | aar | a | a(p/t/k/h) | ~ a | va | y(i)/w(u) | |
MLT | af | ar | ax | a(b/d/g/q) | aa | aar | a | a(p/t/k/h) | ~ a | va | y(i)/w(u) | |
PSDB | af | ar | ax | a(b/d/g/q) | aa | aar | a | a(p/t/k/h) | ~ a | va | y(i)/w(u) | |
KHDB6 | ax | ar | aw | a(b/d/g/h) | aa | aar | a | a(p/t/k/c) | n(g)a | 不標號 | ||
TLS16 | a | á | à | a(p/t/k/h) | â | á/ǎ | ā | a̽(p/t/k/h) | a̋ | å | añ | 不標號 |
廈語拼音字9 | a | ar | af | a(p/t/k),a | aa | ar | al | a(b/d/g),a' | ac | aⁿ | y(i)/w(u) | |
羅常培式(新式)15 | a | aa | ah | aq | ar | (6=2) | arh | arq | .a | añ | 不標號 | |
周辨明式9 | a | á | à | a(p/t/k),ao | â | ā | a(b/d/g),a' | -ao | aⁿ | 不標號 | ||
Campbell式15 | a | á | à | a(p/t/k/h) | â | á(6=2) | ā | a̍(p/t/k/h) | --a | 不標號 | ||
河洛字角7 | -(1) | ˋ(4) | ^(3) | 不標號 | ˇ(5) | ~(8) | 不標(2) | - | ˊ | " | na | 不標號 |
河洛語17 | a | ʀ | ᴧ | aн | ʏ | ᴀ | aн | aпп | 不標號 | |||
台灣字11 | ˊ | ˋ | ^ | (6=2) | - | ~ | 不標號 | |||||
STTB8 | -(f,w,y) | -r | -x | -(p/t/k/h) | -v | (6=2) | -(d) | -(pp/tt/kk/hh) | -q | -- | -y | 不標號 |
唯信拼音12 | -v | -f | -l | -(p/t/k/q) | -r | (6=2) | -d | -(px/tx/kx/qx) | 不標號 | z | 不標號 | |
TG15 | ㅇ | ㄹ | ㄴ | ㅇ | ㅅ | ㄹ | ㄱ | ㅂ | ㅅ | 不標號 | ||
TKS16 | ◌ | ◌(п/т/к/һ) | / | (п/т/к/һ) | ◌н̃ | 不標號 | ||||||
ELS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標號 |
本調調值1 | 44 | 53 | 21 | 2 | 24 | 22 | 33 | 4 | 45 | 2 | 0 | 32 |
漢字臺音4 | 君ⓘ | 滾ⓘ | 棍ⓘ | 骨ⓘ | 群ⓘ | 滾(6=2) | 郡ⓘ | 滑ⓘ | (紅)紅紅 | 輕聲 | (嬰)仔 | 英 |
BP調名 | 高平調 | 高降調 | 低降調 | 中(低)入調 | 低緩昇調 | 中緩昇調 | 中平調 | 高入調 | 高升調 | 輕聲 | 鼻化元音 | 零聲母 |
SMLT調名 | 高調 | 上突調 | 下突調 | 低促調 | 迴旋調 | 迴升調 | 基調 | 高促調 | 高升調 | 輕聲 | 半鼻音 | 零聲母 |
漢語四聲5 | 陰平 | 陰上 | 陰去 | 陰入 | 陽平 | 陽上 | 陽去 | 陽入 | 高升 | 輕聲 | 鼻化元音 | 零聲母 |
英語調名 (tone) | high level | high falling | low falling | low short | low rising | low level | mid level | high short | high rising | neutral tone | nasal vowel | zero consonant |
IPA調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ʔ |
IPA調值 | 55/44 | 53 | 21 | 2 | 24 | 22 | 33 | 4 | 45 | ◌̊ | ◌̃ | ʔ |
- 註1:本調調值在此僅列為參考,因閩南語在不同的地區使用時於調值上會有些許的差異、在此調值採用趙元任的五度標記法。"第6調"本調調值在鹿港為(33)、於泉州為(22)。而"零聲母"本調值於鹿港為(55)、宜蘭為(22)。台灣洪惟仁於調值另行採用"三度標記法"。本表保留"第9調"原有古調值(45)。泉州音第7聲調(陽去)同第3聲調(陰去)調值為(41),保留第6聲調(陽上)調值變為(21)。
- 註2:TL(臺羅拼音)指《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 註3:〈閩拼方案〉(BP)指的是「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里的「閩南方言拼音方案」。[16]又稱「普閩典」。①→⑧為BP所使用的"調號"(調序)。
- 註4:漢字臺閩音亦名「十五音」,其檔案(副檔名為" .ogg" 的聲音檔案)下載後,請用Ogg Vorbis的格式播放軟體收聽。而此些聲音檔是維基百科允許置放的自由軟件檔案格式,無此等播放軟體者可先下載安裝 Audacity 或 Goldwa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等之Ogg播放軟體。
- 註5:閩南語"陽上調(第6聲調)"分"全濁"音與"次濁"音,"次濁"音同"陰上調"(第2聲調)常記之為(6=2);而"全濁"音同"陽去調"(第7聲調)謂之"陽上變去"。[17][18]在DT、及 TGS 之第6聲調(中緩昇調)另行獨立,而詞素於較高升調之時用"高升調(第9聲調)"來標示。
- 註6:KHDB(Henrdai qycc Kyhak ee Daigixbunn)即"科學臺文(現代又科學的臺語文)"。[19]類似SMLT拼寫法,只是使用不同的調號標示字母;並且調號標示亦使用變調後的音調調號、不採用原調標示。KHDB的特色是使用"單一字母"來表示一組的IPA輔音音素,比如:ph→p; th→t; kh→k。不過並沒有十足的走向"一字母一語音"的架構,比如軟齶鼻音還是使用二合字母/ng/。但是採取零聲母不標號;而鼻化元音亦類如SMLT、BP一樣,也是使用前置法。
- 註7:(河洛字角)即"(河洛字角--河洛話的表音文字)",[20]2005年始,為一語言實驗計畫。其拉丁字母標音以臺語通用拼音為基礎,不過採取"半鼻音"前置化的方法,如:hni7(耳)。而其入聲調分為(p/t/k/h)4組,再以其專有之聲調符標(調符)示河洛字角。而河洛字角之字型類如韓語字型。
- 註8:STTB即"閃電臺文"[21][22],是以白話字為基礎之調號改革方案,採用合音節(合詞)變調法。其第1調之調符有3個(f,w,y),第5調之調符為(v)不重複母音,而第8調之調符以a(pp/tt/kk/hh)來表示。同於"光電臺文"(KTTB)的語音規則。傾向於以第7聲調(中平調)為語音基準。
- 註9:(周辨明式)即1920年廈門大學教授周辨明(1891-1984)博士所提出之白話字調號改革方案。其第8調之調符以a(b/d/g),a'標示。調號的標示基本上是以具有字母上標示調符之方式進行、如同於白話字及臺羅之聲調標示結構。[23] 而廈語拼音字則是周辨明於1949年所再提出的(周辨明式)的調號改革方案。其法就如同壯語或MLT等拼音字般的以拉丁字母作爲聲調標示之架構。[24]
- 註10:(123臺語)為藥師王啟陽所提出以臺語通用拼音為基礎之拼音方案,聲調分為7個。促聲調之中入調(第4聲調)與高入調(第8聲調)合為一聲調後,再分裂為6種入聲調。另再增一上升調(第9聲調)。[25]
- 註11:(台灣字)為陳松溪所提出之方案,拼音體系以臺語通用拼音為基礎、聲調型態採用白話字的5個符號、字體的構造以韓語之諺文為依據。類似的字型有河洛字角、電影《星艦奇航記》中的克林貢語等系列拼音字型體系。字體型態類如三推成字法分為左右上三部分:左邊為聲母、右邊為韻母、上邊為調符,上邊聲調部分置放於右邊韻母之上。聲母字型17個、韻母字型77個,再加上5個調符組成台灣字。[26]
- 註12:唯信拼音是以臺羅為基礎之調號改革方案,採用合音節(合詞)變調法、類同於GBP,SMLT,MLT,等拼音法。其第1調之調符為(v)、第5調之調符為(r)、而第8調之調符為a(px/tx/kx/qx)之表示、輕聲調不標示調號。沒有聲調(號)作為語音基準。合詞音調採用連讀變調處理法,調符置於音節之後、而不是置於元音之後,此點同於GBP,STTB/KTTB,壯語等拼音法之語音規則。介音符號以省略符號(')表示。
- 註13:許極燉式以"臺灣話詞語典(Daiwanwe su gū diàn)"為基礎,其調號編成型態類似臺語通用拼音,並再加以整合修改。以中平調(第7聲調)為基準。合詞音調採用連讀變調處理法標示(合詞書寫須採用變調)。[27]
- 註14:羅常培於1931年4月30日於北平(北京)所發表之「廈門音系」一書。[28]
- 註15:《閩南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董忠司, 「台灣閩南語槪論」講授資料彙編, 臺灣語文學會。1988年左右,洪惟仁亦曾取部分韓國諺文字母及頗多自創字母,試製一套基於諺文字母的拼音法(洪惟仁, 洪惟仁2006年Facebook分享該篇手稿影像)。
- 註16:台語西里爾字母輸入法(TKS)是一種植基於IPA及台羅而以西里爾字母閩南語輸入法之法。TKS對應之法則是台語拉丁字母輸入法(TLS),亦是植基於IPA及台羅而以拉丁字母輸入之法;均無連字符。①TKS (Tâigí kiril dzībiə́ sudzı̽p huat);ТКС (Тâиги́ кирил ӡӣбиə́ суӡи̽п хуат));②TLS (Tâigí lating dzībiə́ sudzı̽p huat));ТЛС (Тâиги́ латиӈ ӡӣбиə́ суӡи̽п хуат);А. А. Реформатский, "Введение в Язковедение", Аспект Пресс--Москва, 1996. ISBN 5-7567-0046-3,ISBN 9785756700466. Barbara B.H. Partee, A.G. ter Meulen, R. Wall,"Mathematical Metho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7],Springer,1/e 1993 edition(April 30, 1990). ISBN 9027722455 ,ISBN 978-9027722454.
- 註17:河洛語[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有幾個特點:①.使用變調後的字母表示.②.部分鼻音前置,如同MLT或SMLT.③.變調不使用附加調號表示,也不使用額外的附加符號;而是使用元音變調後的一組新字母表示(類如再創的元音附標文字如吉茲字母等)。形成原輔音及元音字母(21)、加上變調後的字母(24)使得字母總數高達45個字母.④.而且半開後圓唇元音/o/音、及中央元音/ə/音二個語音均使用/o/表示,實際用法需視單詞的不同而變音。⑤.使用字母混雜,將拉丁字母及西里爾字母再加上其它的特有字母而混用、並有大小寫字母混用類如克林貢語般的使用規則。
- 註18:ELS是指廈門話拉丁化新文字,ELS基本上是一種拼音字母介於IPA與BP的拼音法。不過,ELS是一種不包含聲調的拼音方案。[29]
- 註19:科根台語。陳慶洲,陳宇勳 合著,「臺語初步」,初版,臺北縣板橋市,陳慶洲 1998(民87). ISBN 957-97258-8-8 。陳慶洲,陳宇勳 編著,「臺華字典 (Taiwanese - Chinese dictionary)」,初版,臺北縣板橋市,陳慶洲 1998(民87). ISBN 957-97257-9-9
航海家1號閩南語問候語
美國太空船旅行者1號(Voyager 1)是一艘無人外太陽系太空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2011年仍然正常運作。旅行者1號上攜帶了一張銅質磁碟唱片,內容包括用55種人類語言錄制的問候語和各類音樂,旨在向「外星人」表達人類的問候。唱片有12英寸厚,鍍金表面,內藏留聲機針。其中包括閩南語之問候語為:〈太空朋友,你們好!你們吃飽了嗎?有空時,就到我們這兒來坐一坐。〉[30]
臺灣閩南語通用拼音 | 英語 | 語音檔 |
---|---|---|
Tài-kong bīng-iù, lìn hòr! Lìn zia̱-bà bhē! U̠-ĭng, do̠r-lăi ghun-zia zē o̊h. | Friends of space, how are you all! Have you eaten yet? Drop in on us if you are available. |
註釋
- ^ 董峰政,"臺語通用拼音字典",臺南市寧南語言文化協會,臺南市,2006年7月. (閩南文) (繁體中文)
- ^ 江文瑜、余伯泉、羅肇錦、張學謙,"論台灣拼音:國際性與主體性平衡觀點"[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漢字拼音系統研討會,中研院語言所[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籌備處主辦,2000年3月25日.
- ^ 許有成,"白話字實用教科書",人光出版社,台南市,2007年4月. ISBN 957-8349-60-5
- ^ Wi-vun T. Chiung,"Peh-oe-ji,Childish Writing?",the 6th Annual North American Studies Conference,June 16-19,Harvard University,2000.
- ^ 余伯泉,趙順文,江永進,董峰政,方耀乾,"論甲類與乙類拼音:甲乙相通觀點"[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0年3月25日漢字拼音系統研討會,中研院語言所[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籌備處主辦.
-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 (編). 白話字字母歌. Pe̍h-ōe-jī ki-chhó͘ kàu-châi. 使徒出版有限公司. 2003. ISBN 957-28504-9-0.
- ^ International Morse Code.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 (報告). ITU Recommendation. Geneva, CH: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October 2009 [2021-07-15]. ITU-R M.167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英語).
-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ume 1-20, (20 Volume Set) ",Clarendon Press; 2nd edition (March 30, 1989).ISBN 978-0198611868 ; ISBN 0198611862
- ^ IPA: Pulmonic. UK: IPA.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6).
- ^ 教育部.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 臺北市: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8-12. ISBN 978-986-01-6637-8.
- ^ 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漢語方言研究室 編著,"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廈門大學,10月1982年.
- ^ 莊勝雄,"普實臺文",前衛出版社,臺北市,3月,1995年.
- ^ 林繼雄,"中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用臺語教學法",育德文教基金會,9月,1990年.
- ^ IPA: Vowels. UK: IPA.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3).
- ^ Nicholas C. Bodman,"Spoken Amoy Hokkien",Spoken Language Services,Dec 1980. ISBN 978-0879504502
- ^ 阿傑個人網站.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傑驁不馴.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2-07).
- ^ 林濤,王理嘉,"語音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市,6月,2005年.
- ^ 平山久雄,"語言論文集",商務印書館,北京市,7月,2005年.
- ^ Henrdai qycc Kyhak ee Daigixbunn. KHDB.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 Holojigak - Written Holo. Holojigak.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 ^ 臺語白話字教學. STTB.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13).
- ^ 臺語白話字教學. 現代台文雜誌 hiendxtaid-taivdbunv-tsapxtsix.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25).
- ^ Chiu Bien-Ming(周辨明), Dr. Phil,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Amoy, "The Phonetic Structure and Tone Behaviour in Hagu (commonly known as the Amoy Dialect) and Their Relation to Certain Qestion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廈門音韻聲調之構造與性質及其於中國音韻學上某項問題之關係)",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Amoy. 1934,祥生出版社,臺北市,1975年3月台一版. 內版台業字:第2164號
- ^ 廈語入門(Halgur Lessons for Beginners; 廈語拼音字之改進(Halgur: Tonal Spelling for Amoy Romanization))[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年代早期出版;修訂本,廈門大學書同文社,1949年9月。
- ^ 王啟陽. 123台語教學網.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5).
- ^ 陳松溪. 台灣字. [2010-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31).
- ^ 許極燉,"臺灣話詞語典(Daiwanwe su gū diàn)",臺灣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年10月. GPN : 1010601721 ISBN 978-986-05-3871-7
- ^ 羅常培(周辨明),"廈門音系--Phonetics and Phonology of the Amoy Dialkect(及其音韻聲調之構造與性質)",祥生出版社,臺北市,1975年3月台一版. 內版台業字:第2164號
- ^ Newspaper Article - 厦門話新文字方案, 南洋商报, 11 February 1939, Page 10. [202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7).
- ^ Voyager-The Interstellar Mission,"Voyager - Languages"[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PL/CIT,August 20, 2010.
參考文獻
- 李如龍,"閩南語語法研究",中國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7年. ISBN 978-7-211-05423-7
- 王康旼,"台音正字彙編",台灣,前衛出版社,2009/09/01. ISBN 9789578015463
- 許極燉,"臺灣話詞語典",台灣,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10. ISBN 978-986-05-3871-7 GPN 1010601721
- 張裕宏,"TJ台音白話小詞典",台灣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2009/09. ISBN 978-986-85418-1-8
- 鄭良偉等,"全民台語認證語詞分級寶典",台灣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2011/04. ISBN 978-986-85418-3-2
- 洪惠眾,"台語英語字典(Taiwanese-English Dictionary)",台灣t台中市,聖利諾會語言服務中心,2002/08.
參閲
外部連結
- 鯤島本土文化(臺語通用拼音字典PDF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閩南文)(繁體中文)
- 世界臺灣語通用協會
- 福臺語通用拼音
- 鷺水薌南-閩南語部落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台灣羅馬字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研院語言所 - 期刊目錄
- YouTube上的閩南語講解(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