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陽郡,三國到隋唐的郡。
曹魏魏文帝設置義陽郡,治所在安昌縣(今湖北省棗陽市東南)。不久廢除。西晉重新設置義陽國,治所在新野縣(今河南省新野縣南)。包括今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桐柏縣、唐河縣、新野縣、鄧州市,湖北省廣水市、棗陽市、隨州市等地。東晉末年改為義陽郡,治所在平陽縣(今河南省信陽市)。
南朝宋時轄境包括今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和桐柏縣東部,湖北省廣水市、大悟縣、隨州市的各一部分。南齊改為北義陽郡,南梁仍為義陽郡。北周改為宋安郡。歷為司州、南司州治所,有平靖、武陽、黃峴三關之險。
隋朝大業年間和唐朝天寶、至德年間一度把申州(隋為義州)改為義陽郡,下轄義陽縣、鍾山縣、羅山縣,僅包括今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附近。
- 唐朝義陽郡太守
- 蕭諼(743年)
- 崔恪(天寶年間)
- 李裕(天寶年間)
- 韋陟(751年—752年)
參考資料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標「*」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