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化學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
維生素B又稱維他命B,是一組水溶性維他命,對於細胞代謝及合成紅血球有著重要的作用[1]。每種維生素B均以其具體編號或名稱來表示,儘管它們具有相似的名稱(如維生素B1、B2、B3等[1])。每種維生素B補充劑均以其具體編號來表示其化學成分,例如維生素B1=硫胺素...等。有些名字比編號更眾所周知,如:煙酸、泛酸、生物素和葉酸等[1]。它們於化學上是不同的化合物,通常共存於同一食物中[1]。一般而言,包含全部八種維生素B成分的膳食補充劑稱為「維他命B複合物」。
每種維生素B都是參與關鍵代謝過程的輔助因子(通常以輔酶形式存在),或是製造維生素B所需的前驅物。它們有助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及肌肉的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促進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包括促進紅血球的產生,從而預防貧血的出現),其中維生素B1、B6和B12有助保護神經組織細胞,而維生素B2則具有抗氧化作用,植物能自然合成維生素B2,但人類及動物一般不能自然合成,必須從食物獲取。維生素B2是維持動物正常生長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如果缺乏則有可能導致生長停頓或局部損害。
來源
維生素B於肉類、蛋類和奶類製品中的含量較為豐富[1],尤其集中於肉類,如火雞、吞拿魚和肝臟等[2]。加工後的碳水化合物(如糖和白麵粉)中的維生素B含量往往低於未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在整個未經加工的碳水化合物為基礎的食物中也發現到少量維生素B。正因如此,許多國家(包括美國)的法律要求在加工後把維生素B的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和葉酸重新添加到白麵粉中。在食品標籤中,這就是所謂的「濃縮麪粉(Enriched Flour)」。
維生素B的來源還包括莢果(豆類)、全穀物、馬鈴薯、香蕉、辣椒、丹貝、營養酵母、啤酒酵母和糖蜜。儘管用於釀造啤酒的酵母使啤酒成為維生素B的來源[3][4][5],然而由於飲用乙醇會抑制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6]、煙酸(維生素B3)[7]、生物素(維生素B7)[8]和葉酸(維生素B9)[9][10]的吸收,因此其生物利用度從差跌至負。此外,上述每項研究均進一步強調,飲用啤酒和其他含酒精飲料的增加會導致這些維生素B的淨虧損,以及與此類缺乏症相關的健康風險。
由於植物產品中的維生素B12含量不高[11],而純素食者不能透過飲食攝取,這使得維生素B12缺乏症成為純素食者的重要問題。植物性食品製造商有時會報告維生素B12的含量,從而導致人們對維生素B12的來源產生困惑和混亂。產生混淆的原因是,用於測量維生素B12含量的標準美國藥典(USP)方法是無法直接測量維生素B12的。相反,它測量對食物中的細菌反應。在植物來源中發現維生素B12的化學變體對細菌具有活性,但無法被人體使用。同樣的現象也可能導致其他類型食物中的維生素B12含量顯著超標的報告[12]。
常見增加維生素B攝入量的方式是透過使用膳食補充劑。維生素B通常添加到能量飲料中,其中許多已跟大量維生素B一起投放市場銷售[13][12],聲稱這將讓消費者「在你的一天的航程中,不會感到緊張不安和繃緊」[13]。然而一些營養學家對這些說法持批評態度,例如指出,儘管維生素B確實「有助於釋放食物中的能量」,但大多數美國人從他們的飲食中就能輕鬆獲取必要的份量[13]。
由於維生素B具水溶性,因此過量的維生素B通常很容易排出體外,儘管它個別地吸收,但使用和代謝可能會有所不同[13]。由於吸收問題和對能量產生的需求增加,老年人和運動員可能需要補充B12和其他維生素B雜的攝入量。在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也可以透過注射維生素B,特別是維生素B12,以逆轉該缺乏症的情況[14]。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於血漿中的硫胺素濃度低的高患病率,與糖尿病有關的硫胺素清除率增加,他們也可能被建議補充硫胺素[15]。同樣,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維生素B9(葉酸)的缺乏症是跟神經管缺陷有關。因此,通常鼓勵正在計劃懷孕的婦女增加日常飲食中葉酸的攝取量及/或服用補充劑[16]。
維生素B種類
維生素B編號 | 名稱 | 說明 |
---|---|---|
維生素B1 | 硫胺(Thiamine) | 糖和氨基酸於分解代謝中的輔因子。 |
維生素B2 | 核黃素(Riboflavin) | 輔因子前體,稱為FAD及FMN,它們是黃素蛋白酶反應所必需的,包括激活其他維他命。 |
維生素B3 | 煙酸(Niacin/Nicotinic acid) 煙酰胺(Nicotinamide) 煙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 |
輔因子前體,稱為NAD及NADP,它們是許多新陳代謝過程中所需要的。 |
維生素B5 | 泛酸(Pantothenic acid) | 輔酶A的前體,因此需要代謝許多分子。 |
維生素B6 | 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 吡哆胺 |
在新陳代謝中許多酶促反應的一種輔因子。 |
維生素B7 | 生物素(Biotin) | 羧化作用酶的輔因子,脂肪酸及糖質新生合成所需的。 |
維生素B9 | 葉酸(Folate) | DNA製造、修復和甲基化所需的前體;各種反應中的輔因子;幫助快速細胞分裂和生長方面尤其重要,例如在嬰兒期和懷孕期。 |
維生素B12 | 各種鈷胺素(cobalamins) 常見於維他命補充劑中的 — 氰鈷胺(Cyanocobalamin)或 甲基鈷胺素 |
參與人體每個細胞新陳代謝的輔酶,特別是影響DNA的合成和調節,而且也影響脂肪酸代謝和氨基酸代謝。 |
註:其他曾經被認為是維他命的物質於維生素B的編號方案中得到編號,但後來被發現它們並非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或不能由人體自己製造,因此不能符合維他命的兩個基本限定條件。有關編號4、8、10、11及其他編號的內容,請參見於#其他維生素B的部分。
分子功能
維生素B 編號 |
名稱 | 結構 | 分子功能 |
---|---|---|---|
維生素B1 | 硫胺於碳水化合物釋放能量中起著核心作用。它涉及RNA與DNA的合成,以及影響生物體的神經功能。其輔酶的活性形式稱為硫胺素焦磷酸(TPP),在代謝過程中參與了丙酮酸(pyruvate)轉化為乙醯輔酶A的過程[17][18]。 | ||
維生素B2 | 核黃素涉及電子傳遞鏈、三羧酸循環,以及脂肪酸的分解代謝(β-氧化)中的能量釋放[19]。 | ||
維生素B3 | 煙酸由兩個結構組成:煙酸(nicotinic acid)及煙酰胺。煙酸有兩種輔酶形式: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兩者均在葡萄糖、脂肪和酒精的代謝能量轉移反應中有著重要的作用[20]。NAD在代謝反應中會攜帶氫及其電子,包括從檸檬酸循環到電子傳輸鏈的路徑。NADP是一種脂質與核酸合成過程中的輔酶[21]。 | ||
維生素B5 | 泛酸涉及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可以由泛酸合成的輔酶A,當中涉及氨基酸、脂肪酸、酮體、膽固醇[22]、磷脂、類固醇激素、神經遞質(例如乙醯膽鹼)和抗體的合成[23]。 | ||
維生素B6 | 吡哆醛 吡哆胺 |
作為磷酸吡哆醛(PLP)的活性形式(已描述),在許多酶促反應中,主要充當氨基酸代謝中的輔因子,包括神經遞質的生物合成。 | |
維生素B7 | 生物素在脂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是四種羧化酶的關鍵輔酶:乙酰輔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那是涉及從醋酸鹽合成脂肪酸的過程;涉及糖異生(gluconeogenesis)的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涉及白胺酸代謝的β-甲基巴豆酰基輔酶A羧化酶(β-methylcrotonyl CoA carboxylase);與涉及能量、氨基酸和膽固醇代謝有關的丙酰輔酶A羧化酶(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24]。 | ||
維生素B9 | 葉酸以四氫葉酸(THF)的形式充當輔酶,它涉及核酸和氨基酸代謝過程中單碳單元的轉移。THF涉及嘌呤與嘧啶核苷酸(pyrimidine nucleotide)的合成,因此是正常的細胞分裂所必需的,尤其是在需要快速成長的懷孕期和嬰兒期。葉酸也促進紅血球生成,那是產生紅血球的過程[25]。 | ||
維生素B12 | 維生素B12涉及醣類、蛋白質和脂質細胞的代謝。它於骨髓血細胞的生產,以及神經鞘和蛋白質中必不可少[26]。維生素B12作為甲鈷胺於蛋氨酸合酶反應(methionine synthase reaction)中間代謝的輔酶,以及腺苷鈷胺素的甲基丙二酰輔酶A突變酶反應(methylmalonyl CoA mutase reaction)[27]。 |
缺乏症
幾種已命名的維生素缺乏症可能是由於缺乏足夠的多種維生素B而引起的。其他缺乏維生素B而導致的症狀不屬於已命名的缺乏症疾病的一部分。
維生素B 編號 |
名稱 | 分子功能 |
---|---|---|
維生素B1 | 硫胺 | 缺乏會導致患腳氣病。這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情緒干擾、韋尼克式氏腦病變(感官知覺受損)、四肢無力和疼痛、出現心律不整期間和水腫(身體組織腫脹)。在晚期病例中可能會出現心臟衰竭和死亡。慢性硫胺缺乏症也會引起高沙可夫症候群,那是一種以失憶症和虛構性填補為特徵的不可逆轉性認知障礙症。 |
維生素B2 | 核黃素 | 缺乏核黃素會導致維生素B2缺乏症,可能導致出現口角炎(嘴唇出現裂紋)、對日光的敏感性高、角性唇炎、舌炎(舌頭發炎)、脂溢性皮炎或假性梅毒(特別是影響陰囊及大陰唇和鼻唇溝)、咽炎(咽喉痛)、充血、咽及口腔黏膜水腫。 |
維生素B3 | 煙酸 | 缺乏煙酸,隨著色氨酸的缺乏,會導致患上糙皮病。症狀包括出現敵對情緒(aggression)、皮膚炎、失眠、虛弱、精神錯亂和腹瀉。在晚期病例中,糙皮病可能導致痴呆和死亡(稱為3(+1)D:皮膚炎、腹瀉、癡呆和死亡)。 |
維生素B5 | 泛酸 | 缺乏泛酸會導致患痤瘡和皮膚感覺異常,儘管這種情況並不常見。 |
維生素B6 | 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Pyridoxal) 吡哆胺(Pyridoxamine) |
缺乏維生素B6會導致類似脂溢性皮炎的爆發、紅眼病,和神經系統症狀(例如腦癇症)。 |
維生素B7 | 生物素 | 除了美容上的問題外,例如頭髮減少和指甲的生長[28],缺乏症通常不會引起成年人出現症狀,但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生長障礙及神經系統疾病。多重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種先天性代謝錯誤,患者即使從飲食中攝入正常分量的生物素,也會導致生物素缺乏。 |
維生素B9 | 葉酸 | 缺乏葉酸會導致巨細胞性貧血及高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缺乏葉酸的孕婦會導致嬰兒先天缺陷。 |
維生素B12 | 鈷胺素 | 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巨細胞性貧血、甲基丙二酸及高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周邊神經病變、記憶力減退和其他認知缺陷。它最有可能發生於老年人身上,因為腸道的吸收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它亦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貧血的另一個常見原因。它還可能引起狂躁及思覺失調的症狀。在少數極端的情況下,可能導致癱瘓。 |
副作用
由於維生素B能夠在尿液中被排走。通常服用大劑量的某些維生素B僅產生短暫的副作用(唯一的例外是吡哆醇)。一般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焦躁不安、噁心及失眠。這些副作用幾乎總是由膳食補充劑而非由飲食引起的。
維生素B 編號 |
名稱 | 容許攝入量上限 (UL) |
有害的影響 |
---|---|---|---|
維生素B1 | 硫胺 | 無[29] | 口服攝入並無已知毒性。有報告指出大劑量硫胺注射入靜脈或肌肉會引起過敏性休克。然而,那些劑量都是大於人類可以從口服攝入再被身體吸收的份量[29]。 |
維生素B2 | 核黃素 | 無[30] | 根據有限的人類和動物研究,這裡沒有毒性的證據。跟核黃素相關不良反應的唯一證據是來自「體外」的研究,結果顯示當核黃素暴露於強烈的可見光和紫外線之下時,顯示了活性氧類的產生(自由基)[30]。 |
維生素B3 | 煙酸 | 美國的UL:35mg(膳食補充劑) | 每天攝入3,000毫克的煙酰胺和每天攝入1,500毫克的煙酸會出現跟噁心、嘔吐、肝毒性的病癥與症狀有關的狀況。其他影響可能包括葡萄糖不耐症和(可逆的)眼部影響。另外,煙酸的形式可能會引起血管舒張作用,包括皮膚發紅,常伴有痕癢、刺痛或輕度燒灼感的泛紅,也常伴有痕癢、頭痛並增加顱內血流量,並偶爾伴有疼痛[31]。執業醫生建議處方每天2,000mg的煙酸以速釋或緩釋形式降低血漿的甘油三酸酯(triglycerides)和低密度的脂蛋白膽固醇(lipoprotein cholesterol)[32]。 |
維生素B5 | 泛酸 | 無 | 無已知毒性。 |
維生素B6 | 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Pyridoxal) 吡哆胺(Pyridoxamine) |
美國的UL:每天100mg 歐盟的UL:每天25mg |
詳見維生素B6。 |
維生素B7 | 生物素 | 無 | 無已知毒性。 |
維生素B9 | 葉酸 | 每天1mg[33] | 掩蓋維生素B12的缺乏症,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損害。 |
維生素B12 | 鈷胺素 | 未建立[34] | 皮膚和脊柱病變。痤瘡般的皮疹(因果關係並未能最終成立)[34][35]。 |
發現者
維他命編號 | 名稱 | 發現年份 | 發現者 | 說明 |
---|---|---|---|---|
維生素B1 | 硫胺(Thiamine) | 1910年 | 鈴木梅太郎 | 鈴木梅太郎發現硫胺素,但未能獲得公眾的注意; 後來,卡西米爾·芬克於1912年發現了硫胺素。 |
1912年 | 卡西米爾·芬克 | |||
維生素B2 | 核黃素(Riboflavin) | 1912年 | 史密夫(D.T. Smith)和亨德里克(E.G. Hendrick) | 史密夫和亨德里克於1912年發現核黃素。 後來,馬克斯·提斯勒於1926年發明了合成它的方法。 |
1926年 | 馬克斯·提斯勒 | |||
維生素B3 | 煙酸(Niacin/nicotinic acid) | 1937年 | 康拉德·埃爾維赫姆 | |
維生素B5 | 泛酸(Pantothenic acid) | 1933年 | 羅傑·威廉斯 | |
維生素B6 | 吡哆醇(Pyridoxine) 吡哆醛(Pyridoxal) 吡哆胺(Pyridoxamine) |
1934年 | 保羅·捷爾吉 | |
維生素B7 | 生物素(Biotin) | 1900年代初期由多個獨立小組進行研究;發現歸功於瑪格麗特·艾薇兒·博阿斯(Margaret Averil Boas)在1927年的研究[36]、保羅·捷爾吉於1939年作為維他命H[37],和迪恩·伯克的研究[38]。 | ||
維生素B9 | 葉酸(Folate) | 1933年 | 露西·威爾斯 | |
維生素B12 | 各種鈷胺素(cobalamins) 常見於維他命補充劑中的—氰鈷胺或甲基鈷胺素 |
多年來有五人因直接和間接研究維生素B12而獲得諾貝爾獎,分別為:喬治·惠普爾(George Whipple)、喬治·米諾(George Minot)、亞歷山大·托德(Alexander R.Todd)(1957年)和多樂菲·霍奇金(Dorothy Hodgkin)(1964年)。 |
其他維生素B
以下許多物質被稱為維他命,因為它們曾經被認為是維他命。雖然它們不再被這麽認為,並且把數字分配給它們以填補上述維生素B的「缺口」(例如缺乏了維生素B4)。雖然其中一些維他命並非人類所必需的,然而在其他生物的飲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則沒有已知的營養價值,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具毒性。
維他命編號 | 化學名稱 | 說明 |
---|---|---|
維生素B4 | 腺嘌呤 | 它可以參考不同的化學物質,如:膽鹼、腺嘌呤、或肉鹼[39][40]。 膽鹼能夠由人體生物合成,但不足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現在它被認為是必需的飲食營養素[41]。 腺嘌呤是人體合成的核鹼基[42]。肉鹼是某些蠕蟲的必需飲食營養,但對人類卻不是[43]。 |
維生素B8 | 腺嘌呤核苷酸 | 單磷酸腺苷(AMP),也稱為腺苷酸(adenylic acid)[44]。維生素B8也可以指為肌醇[45]。 |
維生素B10 | 對氨基苯甲酸(pABA 或 PABA) | 那是一種由植物和細菌產生葉酸分子的化學成分,並可在許多食物中找到[46][47]。 隨著它是眾所周知應用於皮膚作為阻擋紫外線的防曬霜,並且有時會基於某些醫療狀況而口服[46][48]。 某些來源錯誤的指它為葉酸,其實際為葉酸的組成部分之一[46][47]。曾被稱為「維他命R」。 |
維生素B11 | PHGA穀氨酸(pteryl-hepta-glutamic acid) | 又稱為雛雞生長因子,維生素Bc結合物還被發現與PHGA相同;也被稱為「維他命S」。 |
維生素B13 | 乳清酸 | 它又稱為嘧啶酸,是嘧啶生合成的中間物之一[49]。 |
維生素B14 | 細胞增殖劑、抗貧血藥、大鼠生長因子,以及抗腫瘤蝶呤磷酸酯(antitumor pterin phosphate)。 由諾里斯伯爵(Earl R. Norris)命名,它最初從人體的尿液中分離出來,濃度為0.33ppm(後來在血液中)。 這後來由於進一步的證據未能證實這一點而被他拋棄,他還聲稱這不是黃蝶呤。 | |
維生素B15 | 泛配子酸[49] | 又稱為「潘氨酸(pangamate)」。它以各種形式推廣為膳食補充劑和藥物; 它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為不安全並且有可能引起癲癇發作[50]。 |
維生素B16 | 二甲基甘胺酸(DMG)[51] | 它是由人體中的膽鹼合成。 |
維生素B17 | 苦杏仁苷 | 有毒化合物扁桃苷的偽科學名稱,儘管它是單一化合物,但同樣具有「苦杏仁苷單水合物(nitrilosides)」的偽科學名稱。 扁桃苷可以在多種植物中找到,但最常見的是從杏核和其他類似的果核中提取。 苦杏仁苷單水合物能夠被各種腸道酶水解,形成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當暴露於足夠高的劑量下,氰化氫對人類來說是具毒性的。 儘管它具有毒性及嚴重缺乏科學依據,一些擁護者聲稱苦杏仁苷具有效治療及預防癌症的功效[52]。 人工合成較簡單的化學物稱為左旋苦杏仁腈(Laetrile)。 |
維生素B20 | 左旋肉鹼(L-carnitine)[51] | |
維生素B21 | ||
維生素B22 | 被稱為是蘆薈提取物中的一種成分。 | |
維生素Bc | 維生素B9的別稱。 | |
維生素Bf | 肉鹼[44]。 | |
維生素Bh | 肌醇 | 環己六醇的別稱。 |
維生素Bm | 肌醇 | 又稱為「小鼠抗絕症因子(mouse antialopaecia factor)」[53]。 |
維生素Bp | 肌醇 | 又稱為「抗滲透因子(antiperosis factor)」,能夠預防小雞腿部疾病的畸形[53]。 它可以替換為膽鹼和錳鹽。 |
維生素Bt | 三甲基羥基丁醯甜菜鹼 | 肉鹼的別稱[54][43]。 |
維生素Bv | 除了吡哆醇(pyridoxine)以外,維生素B6的一種。 | |
維生素Bw | 除了d-生物素以外的一種生物素。 | |
維生素Bx | 對氨基苯甲酸 | pABA(請參見維生素B10),以及泛酸(pantothenic acid)的替代名稱[43][48]。 |
食物來源
維生素B群的食物來源比較相近,主要有酵母、穀物(僅限未加工之非精製米、全麥製品,因為麩糠種皮才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群)、動物肝臟等,飲用牛奶、乳酪也可以獲得,並能夠從腸道菌中取得。
- B1:多存在於全穀類食物如糙米、燕麥、玉米、蛋黃等及瘦肉中。[55]
- B2:牛奶、奶蛋製品、肝臟、蛤蠣和深綠色蔬菜皆有豐富含量。
- B3:雞肉、火雞肉、牛肉、鮭魚、糙米、全麥麵包、花生中含量較多。[56]
- B5:雞肉、牛肉、燕麥、糙米、蘑菇、花椰菜、蛋黃、牛奶中。
- B6:瘦肉、肝臟、甘藍菜、蛋豆類、小麥胚芽、燕麥及花生等堅果類。
- B12: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如牛豬雞肉、蛤蠣、魚類、奶蛋及其製品。 [57]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B vitamins. MedlinePlus,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20-09-28 [2020-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5).
- ^ Stipanuk, M.H. (2006). Biochemical, physiological, molecular aspects of human nutrition (2nd ed.). St Louis: Saunders Elsevier p.667
- ^ Winkler C, Wirleitner B, Schroecksnadel K, Schennach H, Fuchs D. Beer down-regulates activate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vitro.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March 2006, 6 (3): 390–5. PMID 16428074. doi:10.1016/j.intimp.2005.09.002.
- ^ Hoyumpa AM. Mechanisms of thiamin deficiency in chronic alcohol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December 1980, 33 (12): 2750–61 [2020-05-02]. PMID 6254354. doi:10.1093/ajcn/33.12.27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7).
- ^ Leevy CM. Thiamin deficiency and alcoholism.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982, 378 (Thiamin: Twenty Years of Progress): 316–26. Bibcode:1982NYASA.378..316L. PMID 7044226. doi:10.1111/j.1749-6632.1982.tb31206.x.
- ^ Pinto J, Huang YP, Rivlin RS.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thanol on the bioavailability of riboflavin and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May 1987, 79 (5): 1343–8. PMC 424383 . PMID 3033022. doi:10.1172/JCI112960.
- ^ Spivak JL, Jackson DL. Pellagra: an analysis of 18 patient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hns Hopkins Medical Journal. June 1977, 140 (6): 295–309. PMID 864902.
- ^ Said HM, Sharifian A, Bagherzadeh A, Mock D. Chronic ethanol feeding and acute ethanol exposure in vitro: effect on intestinal transport of biot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December 1990, 52 (6): 1083–6 [2020-05-02]. PMID 2239786. doi:10.1093/ajcn/52.6.10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1).
- ^ Halsted C. Picciano MF, Stokstad EL, Gregory JF , 編.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dietary folates (in Folic acid metabolism in health and disease). New York, New York: Wiley-Liss. 1990: 23–45 [2022-03-02]. ISBN 978-0-471-5674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journal=
被忽略 (幫助) - ^ Watson R, Watzl B (編). Nutrition and alcohol. CRC Press. September 1992: 16–18. ISBN 978-0-8493-7933-8.
- ^ Craig WJ. Health effects of vegan die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May 2009, 89 (5): 1627S–1633S. PMID 19279075. doi:10.3945/ajcn.2009.26736N .
- ^ 12.0 12.1 Herbert V. Vitamin B-12: plant sources, requirements, and assa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September 1988, 48 (3 Suppl): 852–8. PMID 3046314. doi:10.1093/ajcn/48.3.8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February 2008).
- ^ 13.0 13.1 13.2 13.3 Woolston C. B vitamins don't boost energy drinks' power. Los Angeles Times. July 14, 2008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October 2008).
- ^ Vitamin B injections mentioned. [2008-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3).
- ^ Thornalley PJ, Babaei-Jadidi R, Al Ali H, Rabbani N, Antonysunil A, Larkin J,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low plasma thiamine concentration in diabetes linked to a marker of vascular disease. Diabetologia. October 2007, 50 (10): 2164–70. PMC 1998885 . PMID 17676306. doi:10.1007/s00125-007-0771-4.
- ^ Shaw GM, Schaffer D, Velie EM, Morland K, Harris JA. Periconceptional vitamin use, dietary folate, and the occurrence of neural tube defects. Epidemiology. May 1995, 6 (3): 219–26. PMID 7619926. doi:10.1097/00001648-199505000-00005.
- ^ Fattal-Valevski, A. Thiamin (Vitamin B1).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 16 (1): 12–20. doi:10.1177/1533210110392941.
- ^ Fattal-Valevski A. Thiamin (vitamin B1).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1, 16 (1): 12–20. S2CID 71436117. doi:10.1177/1533210110392941.
- ^ Riboflavin.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2008, 13 (4): 334–340. PMID 19152481.
- ^ Whitney, N; Rolfes, S Crowe, T Cameron-Smith, D Walsh, A. Understanding Nutrition. Melbourne: Cengage Learning. 2011.
-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編). Chapter 6 - Niaci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Tjiamine,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Folate,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 ^ Schnepp, Zoe. Pantothenic Acid. University of Bristol. 2002 [16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透過bris.ac.uk.Template:Better
- ^ Gropper, S; Smith, J. Advanced nutrition and human metabolism. Belmont, CA: Cengage Learning. 2009.
- ^ Schnepp, Zoe. Biotin. University of Bristol. 2002 [17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透過bris.ac.uk.Template:Better
-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編). Chapter 8 - Folat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Thiamine,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Folate,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 ^ University of Bristol. Vitamin B12. 2002 [16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DSM. Vitamin B12. 2012 [16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4).
- ^ Biotin for Hair Growth: Does It Work?.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9).
- ^ 29.0 29.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編). Chapter 4 - Thiamin (PDF).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Thiamin,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Folate,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58–86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une 2009).
- ^ 30.0 30.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編). Chapter 5 - Riboflavin (PDF).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Thiamine,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Folate,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87–122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une 2009).
-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編). Chapter 6 - Niacin (PDF).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Thiamine,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Folate,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123–149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une 2009).
- ^ Niaspan (PDF). www.rxabbott.com. [2020-05-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6-08).
- ^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編). Chapter 8 - Folate (PDF).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Thiamine,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Folate,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196–305 [2009-06-17].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une 2009).
- ^ 34.0 34.1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編). Chapter 9 - Vitamin B12 (PDF).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Thiamine,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Folate,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346 [2010-09-23]. ISBN 978-0-309-064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October 2010).
- ^ Dupré A, Albarel N, Bonafe JL, Christol B, Lassere J. Vitamin B-12 induced acnes. Cutis. August 1979, 24 (2): 210–1. PMID 157854.
- ^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Institute of Medicine. Bioti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Thiamin, Riboflavin, Niacin, Vitamin B6, Vitamin B12, Pantothenic Acid, Biotin, and Cholin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8: 374–389.
- ^ Gyorgy P. The Curative Factor (vitamin H) for Egg White Injur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Its Presence in Different Foodstuffs and in Yeast.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December 1939, 131: 733–744.
- ^ Dean Burk, 84, Chemist for Cancer Institute. The New York Times.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10, 1988: B8 [2020-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3).
- ^ Lundblad RL, Macdonald F. Handbook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Fourth. CRC Press. 30 July 2010: 251– [2020-05-04]. ISBN 978-1-4200-086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Zeisel SH, da Costa KA. Choline: an essential nutrient for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Reviews. November 2009, 67 (11): 615–23. PMC 2782876 . PMID 19906248. doi:10.1111/j.1753-4887.2009.00246.x.
- ^ Reader V. The assay of vitamin B(4). The Biochemical Journal. 1930, 24 (6): 1827–31. PMC 1254803 . PMID 16744538. doi:10.1042/bj0241827.
- ^ 43.0 43.1 43.2 Bender DA. A Dictionary of Food and Nutr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January 2009: 521. ISBN 978-0-19-157975-2.
- ^ 44.0 44.1 Berdanier CD, Dwyer JT, Feldman EB. Handbook of Nutrition and Food Second. CRC Press. 24 August 2007: 117 [2020-05-04]. ISBN 978-1-4200-08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Vitamin B8 (Inositol) Overview Information. WebMD.com. WebMD, LLC.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 ^ 46.0 46.1 46.2 Vitamin B10 (Para–aminobenzoic acid (PABA)): uses, side effects, interactions and warnings. WebMD.com. WebMD, LLC. [24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47.0 47.1 Capozzi V, Russo P, Dueñas MT, López P, Spano G. Lactic acid bacteria producing B-group vitamins: a great potential for functional cereals products (PDF).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December 2012, 96 (6): 1383–94. PMID 23093174. doi:10.1007/s00253-012-4440-2.
- ^ 48.0 48.1 Para-aminobenzoic acid. Medline 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4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5).
- ^ 49.0 49.1 Herbert V, Subak-Sharpe GJ. Total Nutrition: The Only Guide You'll Ever Need - From The 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 St. Martin's Press. 15 February 1995: 98 [2020-05-04]. ISBN 978-0-312-1138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CPG Sec. 457.100 Pangamic Acid and Pangamic Acid Products Unsafe for Food and Drug Use. Compliance Policy Guidance Manual.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March 1995 [25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2).
- ^ 51.0 51.1 Velisek J. The Chemistry of Food. Wiley. 24 December 2013: 398 [2020-05-04]. ISBN 978-1-118-3838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Lerner IJ. The whys of cancer quackery. Cancer. February 1984, 53 (3 Suppl): 815–9. PMID 6362828. doi:10.1002/1097-0142(19840201)53:3+<815::AID-CNCR2820531334>3.0.CO;2-U.
- ^ 53.0 53.1 Velisek J. The Chemistry of Food. Wiley. 24 December 2013: 209 [2021-03-14]. ISBN 978-1-118-3838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 Carter HE, Bhattacharyya PK, Weidman KR, Fraenkel G. Chemical studies on vitamin BT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as carnitine.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July 1952, 38 (1): 405–16. PMID 12997117. doi:10.1016/0003-9861(52)90047-7.
- ^ 哪些食物维生素b含量高,维生素b有哪些食物,含维生素b最多的食w物. WebMD.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3) (中文(中國大陸)).
- ^ Bowie. 維生素B群是什麼?B群功效有哪些?維他命B完整介紹. 健康醫學院. 2024-02-26 [2024-06-03] (中文(繁體)).
- ^ 存档副本.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