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和
王世和(1899年—1960年)名忠淼,字世和,以字行,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浙江奉化人。是蔣中正首任侍衛長。王世和為人低調寡言,對蔣介石忠心耿耿。[1]
學歷
黃埔軍校第一期步兵科、陸軍大學特別班六期、中央訓練團將校班畢業。
生平
早年
生於清浙江寧波府奉化縣(今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鎮葛竹村。是蔣中正的表侄,王世和的祖父與蔣中正之母王采玉是堂姐弟。王采玉嫁予蔣肇聰後,她的堂弟曾入蔣家幫忙,在蔣家「玉泰鹽鋪」當店員。王采玉堂弟之孫,即王世和。受王采玉受堂弟請託,王世和也曾入蔣家「玉泰鹽鋪」當學徒。王世和因手腳利落,蔣家很多家務物業,都由他打理。[1]
廣州軍政府時期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建立軍政府,蔣中正支持孫中山,應孫氏「墨絰從公,來粵助戰」之命赴廣州。作為蔣的親信的王世和,也隨蔣一同赴廣州。出任孫中山廣州大元帥府警衛隊衛士。與蔣恆祥、蔣瑞昌、蔣甫元四人組成蔣中正侍衛團,是蔣的貼身保鏢,因年紀最大,被蔣任命為「侍衛長」,王遂為蔣一生中首任「侍衛長」。[1]
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孫中山危急,王世和曾化妝成商人,出面租船,幫助蔣中正等登中山艦,護衛孫氏。中山艦上後勤補給不濟,王又負責採購物資,照料傷員。[1]
1924年4月,應戴季陶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由蔣中正推薦,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四隊學習,與胡宗南等人同學。1925年,出任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廳衛兵連連長,後歷任警衛團第三營少校營長,中校團附。
北伐
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1927年秋,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第二警衛團上校團長(一說,營長)。1928年春,出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總隊長。
1931年起,先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特務團少將團長,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軍警稽查處處長,國民政府主席侍衛室副官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出任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館武官。擔任蔣中正侍從室第三組組長兼蔣介石侍衛長。是第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和第七十六軍的副軍長。
1942年2月,隨同蔣中正、宋美齡夫婦出訪印度。1942年4月5日,隨侍蔣中正夫婦出訪緬甸。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後),歷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河西警備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國民政府參軍處中將參軍。
台灣時期
1949年,隨國軍赴台灣。擔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高級參謀,中華民國國防部中將參議,國防會議設計委員等職務。1960年,病逝於台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