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州 (北魏)
北魏建義元年(528年)以唐州改置,治所在白馬城(今山西省臨汾市)。北齊後廢。北周置晉州總管府。隋朝開皇初年,總管府廢。又置臨汾郡,下隸七縣:臨汾縣、襄陵縣、冀氏縣、楊縣、霍邑縣、汾西縣、岳陽縣(原稱安澤縣)。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臨汾郡改名平陽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又以平陽郡改置晉州,治所在臨汾縣(今臨汾市西南)。天寶元年(742年)復為平陽郡,乾元元年(758年)又為晉州。五代移治今臨汾市。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為平陽府。
唐朝時,晉州的轄境約當今山西省臨汾、霍州、汾西、洪洞、浮山、安澤等市縣地。產礬。唐置礬官,宋有煉礬務。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3年 | ||||||
州 | 晉州 | 汾州 | 郡 | 臨汾郡 | |||||
郡 | 平河郡 | 西河郡 | 北絳郡 | 義寧郡 | 永安郡 | 臨汾郡 | 吐京郡 | 縣 | 臨汾縣 襄陵縣 冀氏縣 岳陽縣 霍邑縣 楊縣 汾西縣 |
縣 | 平河縣 禽昌縣 |
永安縣 | 冀氏縣 安澤縣 |
永安縣 楊縣 |
臨汾縣 | 新城縣 |
唐朝晉州轄縣 | |
---|---|
618年 | 臨汾縣、洪洞縣、岳陽縣、襄陵縣、冀氏縣(新設浮山縣[1]、西河縣[2]) |
619年 | 臨汾縣、洪洞縣、岳陽縣[3]、襄陵縣、冀氏縣、浮山縣、西河縣 |
620年 | 臨汾縣[4]、洪洞縣、岳陽縣、襄陵縣、冀氏縣、浮山縣(改為神山縣)、西河縣 |
632年 | 臨汾縣、洪洞縣、岳陽縣[5]、襄陵縣、冀氏縣、神山縣、西河縣 |
638年 | 臨汾縣[6]、洪洞縣、岳陽縣、襄陵縣、冀氏縣、神山縣、西河縣 |
643年 | 臨汾縣、洪洞縣、岳陽縣、襄陵縣、冀氏縣、神山縣(霍邑縣、趙城縣、汾西縣[7]來屬,廢除西河縣) |
664年 | 臨汾縣、洪洞縣、岳陽縣、冀氏縣、神山縣、霍邑縣、趙城縣[8]、汾西縣、襄陵縣 |
718年 | 臨汾縣、洪洞縣、岳陽縣、冀氏縣、神山縣、霍邑縣、趙城縣、汾西縣[9]、襄陵縣 |
819年 | 臨汾縣、洪洞縣、岳陽縣、冀氏縣、神山縣、霍邑縣、趙城縣、汾西縣(襄陵縣改屬絳州) |
刺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