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和平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和平寺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44
認定時間1995年10月20日

和平寺,俗稱花塔廟,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花塔村,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

歷史

日下舊聞考》載,「花塔山有和平寺,唐建。」該寺由唐朝名將尉遲恭監建,唐太宗李世民御書「勑賜和平寺」。花塔村世代流傳着「先有和平寺,後有潭柘寺」的說法。[1]

有兩種關於和平寺歷史的傳說。一是和平寺簡介中稱:「三國初就修建了和平寺。戰亂時期因交兵作戰,白羊城雙山的幾座廟宇遭到破壞。僧人餵養的兩隻白鴿放飛後,落在十里地以北的鳳山之頂。出家人更是憧憬和平,輾轉來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二是白羊城人傳說:「白羊城東門外三里有座雙山,又名蠍子山。那裡有東寺(又名雙泉寺)、娘娘廟和尼姑庵。南流村張員外家的小姐到廟裡上香,被寺內一惡僧藏進夾壁牆中受盡凌辱。張員外從陽坊鎮西貫市請來武術把勢,懲治了惡僧。百姓痛恨之下燒毀了寺廟。從此廟風頹敗,香火絕跡,寺廟北遷到鳳山下。」[1]

經過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修建,和平寺形成了較大的建築規模,曾有殿堂、道觀、僧房以及尼姑庵共計九十九間半,既能以佛教道教粗略分成東、西兩個院,又能以中廟、東廟、西廟、娘娘殿、劉二爺殿細分成五個院落,共有72道門。[1]

和平寺西側的遺址上,過去曾有一片塔林。傳說其中有六座建於不同朝代的磚塔尤為壯觀,其中一座塔高約十多層,塔身上半部彩繪佛像,塔檐如同蓮花瓣,俗稱「花塔」。花塔山、花塔廟、花塔村都是因這座花塔而得名。[1]

塔林因戰亂、年久失修而陸續坍塌。和平寺西院的五間娘娘殿、三間劉二爺殿以及僅剩的三座塔,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又遭破壞,僅存遺蹟。和平寺東院建築則倖存,這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便在此建成小學,1958年又建成中學。[1]

2003年,經北京市宗教事務局批准,和平寺恢復為佛教的宗教活動場所。到2013年時,該寺有天王殿等6座殿宇,還有松、柏、銀杏等多株古樹,寺西有一處塔林,寺內常駐5名僧人。和平寺的修繕工程計劃在2014年動工,除修繕現有建築外,還將依據寺廟遺址修復鼓樓、鐘樓、藏經閣等原有建築。2013年11月14日,中共昌平區委常委、昌平區副區長孫啟,率領有關部門負責人赴南口鎮花塔村實地調研和平寺的修繕情況,察看了和平寺現有建築以及正在進行考古勘探的寺廟遺址。[2]

建築

和平寺位於龍鳳山的龍尾山坳下。清朝末年,成郡王載銳修繕和平寺,奠定了現存和平寺的規模。和平寺的碑刻以及殿堂的地基、石階均為清朝遺存,建築面積不足早年的四分之一。和平寺依山而建,以山門、天王殿、佛祖殿為中軸線,自低至高分成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包括山門及山門內的廣場。第二進院落是該寺的主體建築。[1]

  • 山門:原來的山門是九檁十三椽單檐歇山頂,門額上有唐太宗御書「敕賜和平寺」匾額。如今的山門為仿製,位置及形制與原有山門基本一致。山門兩側有隨牆硬山頂門樓。山門內的西側有一棵國槐,樹齡已經一千三百多歲。
  • 石階:第一進院落北側有高約八九米、長約百餘米的紅色護坡石牆,石牆中間有32級石階通往第二進院落。
  • 天王殿:位於石階頂端,面闊三間。殿內正面供奉接引佛,背面供奉韋馱,兩側是四大天王
    • 玉臥佛殿:天王殿西側,是玉臥佛殿三間以及耳房兩間。
    • 僧舍:天王殿東側為一排僧舍。
  • 古樹、鍾亭:天王殿以北有兩株銀杏樹、一株稱作「白袍將軍」的白皮松、幾株柏樹。白皮松位於中軸線西側,鍾亭位於中軸線東側。
    • 祖師殿:白皮松旁邊有三間祖師殿,坐西朝東。
    • 伽藍殿:鍾亭旁邊有三間伽藍殿,坐東朝西。
  • 佛祖殿:天王殿以北的院落中,靠北有九級台階可到達石砌高台,高台上並列有三座大殿。居中者為佛祖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長約13米),前廊後廈,進深大約7米。門額懸掛清朝雍正帝御書「大地金沙」匾。殿內主供釋迦牟尼,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和其他寺院的佛祖殿不同,該殿靠窗處還供奉着第十九位羅漢,手托二百文銅錢,呈坐姿。傳說這是位過路僧,騎雇來的毛驢來聽佛祖講經,手中的馱腳錢還沒來得及付給趕毛驢的老漢,便在窗內坐化,故成為羅漢堂內的「旁聽生」。
    • 延生堂、往生堂:佛祖殿前面,有延生堂和往生堂各一間,相對而立。
    • 彌勒殿:位於佛祖殿西側,硬山屋脊,前廊後廈,面闊三間(長約11米),進深大約8米。殿內主供彌勒佛
    • 觀音殿:位於佛祖殿東側,硬山屋脊,前廊後廈,面闊三間(長約11米),進深大約8米。殿內主供觀音菩薩。觀音殿東牆與一間半耳房相連接。這其中的半間房辟有東門,過去供該寺僧人繞道後山取泉水。
    • 龍王殿:位於彌勒殿西南,坐西朝東,面闊一間,供奉四海龍王。
    • 韋馱殿:觀音殿前有一間倒坐的韋馱殿。[1]

和平寺還有許多古樹。山門內有古槐一株,人稱「鳳爪朝天槐」,樹齡一千三百多年,樹圍3米多,為北京市一級保護名木。正殿前有兩株銀杏樹,西為雄樹,高約30米,東為雌樹,高約20米。正殿台階下的驛堂中間,有一株白皮松,高30多米,略偏斜,似臥龍。觀音殿前,有三株古樹,根部相連,號稱「楸、柏、槐」。[1]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和平寺,佛教导航,2012年08月26日. [2013年12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31日). 
  2. ^ 昌平区领导调研昌平区和平寺修缮情况,首都之窗,2013-11-15. [2013-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