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和平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平寺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5-44
认定时间1995年10月20日

和平寺,俗称花塔庙,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花塔村,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历史

日下旧闻考》载,“花塔山有和平寺,唐建。”该寺由唐朝名将尉迟恭监建,唐太宗李世民御书“敕赐和平寺”。花塔村世代流传着“先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的说法。[1]

有两种关于和平寺历史的传说。一是和平寺简介中称:“三国初就修建了和平寺。战乱时期因交兵作战,白羊城双山的几座庙宇遭到破坏。僧人喂养的两只白鸽放飞后,落在十里地以北的凤山之顶。出家人更是憧憬和平,辗转来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二是白羊城人传说:“白羊城东门外三里有座双山,又名蝎子山。那里有东寺(又名双泉寺)、娘娘庙和尼姑庵。南流村张员外家的小姐到庙里上香,被寺内一恶僧藏进夹壁墙中受尽凌辱。张员外从阳坊镇西贯市请来武术把势,惩治了恶僧。百姓痛恨之下烧毁了寺庙。从此庙风颓败,香火绝迹,寺庙北迁到凤山下。”[1]

经过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修建,和平寺形成了较大的建筑规模,曾有殿堂、道观、僧房以及尼姑庵共计九十九间半,既能以佛教道教粗略分成东、西两个院,又能以中庙、东庙、西庙、娘娘殿、刘二爷殿细分成五个院落,共有72道门。[1]

和平寺西侧的遗址上,过去曾有一片塔林。传说其中有六座建于不同朝代的砖塔尤为壮观,其中一座塔高约十多层,塔身上半部彩绘佛像,塔檐如同莲花瓣,俗称“花塔”。花塔山、花塔庙、花塔村都是因这座花塔而得名。[1]

塔林因战乱、年久失修而陆续坍塌。和平寺西院的五间娘娘殿、三间刘二爷殿以及仅剩的三座塔,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又遭破坏,仅存遗迹。和平寺东院建筑则幸存,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便在此建成小学,1958年又建成中学。[1]

2003年,经北京市宗教事务局批准,和平寺恢复为佛教的宗教活动场所。到2013年时,该寺有天王殿等6座殿宇,还有松、柏、银杏等多株古树,寺西有一处塔林,寺内常驻5名僧人。和平寺的修缮工程计划在2014年动工,除修缮现有建筑外,还将依据寺庙遗址修复鼓楼、钟楼、藏经阁等原有建筑。2013年11月14日,中共昌平区委常委、昌平区副区长孙启,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南口镇花塔村实地调研和平寺的修缮情况,察看了和平寺现有建筑以及正在进行考古勘探的寺庙遗址。[2]

建筑

和平寺位于龙凤山的龙尾山坳下。清朝末年,成郡王载锐修缮和平寺,奠定了现存和平寺的规模。和平寺的碑刻以及殿堂的地基、石阶均为清朝遗存,建筑面积不足早年的四分之一。和平寺依山而建,以山门、天王殿、佛祖殿为中轴线,自低至高分成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包括山门及山门内的广场。第二进院落是该寺的主体建筑。[1]

  • 山门:原来的山门是九檩十三椽单檐歇山顶,门额上有唐太宗御书“敕赐和平寺”匾额。如今的山门为仿制,位置及形制与原有山门基本一致。山门两侧有随墙硬山顶门楼。山门内的西侧有一棵国槐,树龄已经一千三百多岁。
  • 石阶:第一进院落北侧有高约八九米、长约百余米的红色护坡石墙,石墙中间有32级石阶通往第二进院落。
  • 天王殿:位于石阶顶端,面阔三间。殿内正面供奉接引佛,背面供奉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
    • 玉卧佛殿:天王殿西侧,是玉卧佛殿三间以及耳房两间。
    • 僧舍:天王殿东侧为一排僧舍。
  • 古树、钟亭:天王殿以北有两株银杏树、一株称作“白袍将军”的白皮松、几株柏树。白皮松位于中轴线西侧,钟亭位于中轴线东侧。
    • 祖师殿:白皮松旁边有三间祖师殿,坐西朝东。
    • 伽蓝殿:钟亭旁边有三间伽蓝殿,坐东朝西。
  • 佛祖殿:天王殿以北的院落中,靠北有九级台阶可到达石砌高台,高台上并列有三座大殿。居中者为佛祖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长约13米),前廊后厦,进深大约7米。门额悬挂清朝雍正帝御书“大地金沙”匾。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和其他寺院的佛祖殿不同,该殿靠窗处还供奉着第十九位罗汉,手托二百文铜钱,呈坐姿。传说这是位过路僧,骑雇来的毛驴来听佛祖讲经,手中的驮脚钱还没来得及付给赶毛驴的老汉,便在窗内坐化,故成为罗汉堂内的“旁听生”。
    • 延生堂、往生堂:佛祖殿前面,有延生堂和往生堂各一间,相对而立。
    • 弥勒殿:位于佛祖殿西侧,硬山屋脊,前廊后厦,面阔三间(长约11米),进深大约8米。殿内主供弥勒佛
    • 观音殿:位于佛祖殿东侧,硬山屋脊,前廊后厦,面阔三间(长约11米),进深大约8米。殿内主供观音菩萨。观音殿东墙与一间半耳房相连接。这其中的半间房辟有东门,过去供该寺僧人绕道后山取泉水。
    • 龙王殿:位于弥勒殿西南,坐西朝东,面阔一间,供奉四海龙王。
    • 韦驮殿:观音殿前有一间倒坐的韦驮殿。[1]

和平寺还有许多古树。山门内有古槐一株,人称“凤爪朝天槐”,树龄一千三百多年,树围3米多,为北京市一级保护名木。正殿前有两株银杏树,西为雄树,高约30米,东为雌树,高约20米。正殿台阶下的驿堂中间,有一株白皮松,高30多米,略偏斜,似卧龙。观音殿前,有三株古树,根部相连,号称“楸、柏、槐”。[1]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和平寺,佛教导航,2012年08月26日. [2013年12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31日). 
  2. ^ 昌平区领导调研昌平区和平寺修缮情况,首都之窗,2013-11-15.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