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筅
茶筅,又名茶刷,《茶具图赞》名之竺副帅,由一截竹筒经精细切割制成[1][2][3],形如竹刷[4],用以在点茶过程中搅拌茶汤,使末茶和水均匀混合,并产生一层沫饽。[5]茶筅在宋代时发明,于北宋中期取代茶匙。随著点茶法传播至日本、朝鲜、琉球,茶筅亦同时传入这些地区。在中国,于明代之后弃用点茶法而不再被使用,现今多见于日本,并被改进。[4]。琉球茶道以及那霸的琉球泡泡茶也有使用。[来源请求]
现今日本的茶筅多以种植三年的竹子为原材料制作。[3]在日本,茶筅上部的长条被称为“穗”。[3]根据茶类不同,上部竹条(穗)的根数也有所不同。一般薄茶需要穗数更多的茶筅进行击拂,浓茶则相反。
穗数 | 名称 |
---|---|
16 | 平穗 |
32 | 荒穗 |
48 | 中荒穗 |
64 | 常穗/并穗 |
72 | 数穗/繁穗 |
80 | 八十本立 |
96 | 百本立 |
120 | 百二十本立 |
历史
末茶点饮法是宋代主流的食茶方式,用于点茶的茶筅在北宋被发明,并在中期取代茶匙。相较于茶匙,以茶筅击拂茶汤可以获得较好的点茶效果,使茶汤出现当时文人推崇的一层白色汤花,并保持较长的停留时间(“咬盏”)。[4][7]
随著泡茶法的流行,明代开始,茶筅在中国也不再被使用[8],在日本随著茶道流传至今。
用途
“ | 匙茶入瓯,注汤筅之,候浪花浮成云头、雨脚乃止。 | ” |
——朱权《茶谱》 |
“ | 点茶不一,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蘗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 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 |
” |
——赵佶《大观茶论》 |
点茶的步骤是:先将末茶置于茶碗中,夹少量开水“调膏”;再一边注入水、一边以茶筅“击拂”。宋徽宗认为要注汤、击拂七次。击拂是指用茶筅将末茶和水搅拌均匀,使茶汤表面呈现一层白色的汤花。
参见
参考资料
- ^ 茶筅:古时烹茶的调茶工具,今时日本茶道中必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茶叶中国 2014-09-23
- ^ 赵佶《大观茶论》:茶筅以觔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未必吵,当如剑瘠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运用;筅疏劲如剑瘠,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 ^ 3.0 3.1 3.2 日本科学技术-抹茶与茶筅的制作流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哔哩哔哩弹幕网
- ^ 4.0 4.1 4.2 沈冬梅:宋代茶文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三联生活周刊
- ^ 5.0 5.1 朱权《茶谱》:匙茶入瓯,注汤筅之,候浪花浮成云头、雨脚乃止。
-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破竹如帚,以净茶具之积也。...极微极雅。
- ^ 黄明哲,吴浩编著.茶谱•煮泉小品,第三页.北京:中华书局,2012.2
- ^ 王凯. 中国茶道的嬗变-从唐宋到明清. 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