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馘碑
献馘碑 | |
---|---|
位置 | 台湾宜兰县宜兰市中山公园内 |
材料 | 大理石 |
建成时间 | 日本明治42年(1909年) |
公众参观 | 开放时间:全日 参观费用:免费 |
官方名称 | 献馘碑 |
类型 | 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碑碣 |
详细登录资料 |
献馘碑,是位于宜兰市中山公园内东南侧,日治时期当地政府埋葬无主孤魂的纳骨塔,目的是为了纪念开辟宜兰地区初期遭原住民所杀害的汉人。为宜兰县境内体积最大、高度最高、设计最复杂、施工最精致、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之纪念碑,2004年3月12日公告为县定古迹[1]。
背景
“馘”(音同“国”),指的是首级[2]。原本宜兰山上的原住民泰雅族,曾有“猎头”的习俗。自吴沙入垦宜兰地区后,由于汉人不断的扩张土地,常与汉人发生冲突,尤其以南澳一带的泰雅族人最强悍勇猛,使罗大春所辟的苏花古道几乎荒废。当时治台的清朝官员抚剿并行,曾多次派兵围剿,但却都失败[3]。
及至日治时代,日本势力进入山地,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设立宜兰隘勇线,以监控南澳的泰雅族人。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日本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上任,于明治四十年(1908年)领军攻打太鲁阁山区,并透过隘勇线封锁盐等民生物资。南澳与溪头两社被迫于明治四十一年(1909年)投降,自深山的祖居地迁移至靠近平地的地方,形成新部落。头目献出武器和猎获的头骨,且矢言革除出草猎首的传统[4]。
当时宜兰仕绅为了纪念不再受泰雅族人猎头的威胁,于是由波江野吉太郎发起募款,共募得4,410圆。于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立碑。原欲立碑于员山堡金六结庄(今宜兰高中),但因地基不稳而改立于宜兰神社公园(即今址)[5],工期五个月(一月至五月)。塔下埋有泰雅族所献出的武器和所馘猎的头骨。
建筑特色
献馘碑高29尺6寸(约9.86公尺),以大南澳所产的大理石为建材。
外观由下而上分为台基、底座、碑身、碑顶等四个部分,台基长宽约26尺(约8.66公尺),将底座垫高,强化其线条与收腰的处理,构成有层次的几何效果。底座的四角向上突出。碑体下方石头刻有设立此碑的缘由,是由清廪生林拱辰所撰[1]。
塔身为圆柱体,底座向上接连著圆柱,柱头覆以圆盖,在顺势向上收窄到顶端的圆球,并刻有“献馘碑”三个大篆字体的碑名。
碑文内容
“ |
兰邑僻在台湾东部,北山面海,沿山一带以上,俗有呼为“生番”者,性极慓悍狰猛, 说文曰“兽足”,谓之“番”,意者生长深山,日与兽伍,未经王化陶镕,生番命名 是之取称。其居上巢下窟,其食膻肉酪浆,其种族异名分,其俗身文体裸,其酬酢往来, 既礼义廉耻之不知,其出没隐见魑魅魍魉之难测,残忍成习,戕杀为勇,或持刀刃,或带铳 炮,或三五成群,或仟佰聚党,或白昼遽下山麓,或黑夜突入家,或潜伏曲袭人以不及窥, 或迳落平原伤人,以不及料,嗟嗟!灾祸之烈,何止杀身;冤惨之深,孰如丧首! 清政府尝悯焉,亟思为民除害,又以覆载攸同,不忍右戮,乃于设隘提防以外,屡为招安,为民除 害,无如其梗化不服何;兴师问罪,又无如何其负隅相抗何。改隶以来,戎马倥偬,官斯 土者,类因平匪事,忙未遑及此而生番之嗜杀如故,上下百有馀年,街庄人民山隘士卒遭害难以数计。 及中田厅长莅任,首讲理番之策,以建治安之基,及筑警寮设隘线,明治三十六年十一月自清 水溪始,迄同四十一年六月抵大南澳止,星霜六易。布置已周,犄角以制,威武以压之,又兴化 育以启其愚,通贸易以利其便,抚绥备至,感召最神,遂有以使之去逆效顺,一自南澳平众社服 乃扶老携幼,稽首于军前曰:“今而后世世子孙皆感生成之德,毋复行凶肆害,为悉致所馘颅骨 且献其兵器以谢罪焉。”于是残魂慰,群情洽,民番共睦,人鬼相安。我兰自开辟至今,何曾有 此盛事!爰是绅耆倡捐,阁邑响应,因为筑冢建碑以安亡魂,且俾尔熙来攘往者得以知圣世之泽及枯骨。 明治四十二年三月 宜兰厅下绅士商庶总代 波江野吉太郎、江锦章、李绍宗、陈抡元 同具 蓝新 林拱辰 撰 岛田正干 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