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汤尔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汤尔和遗像

汤尔和(1878年—1940年) ,原名(一作),字调鼐(一作调鼎),晚号六松老人浙江杭州人,近代中国的医学先驱、政治人物。[1][2][3]

生平

1903年到日本留学,就读于成城学校,学习军事。1904年回国,任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音乐教员。1907年,再次留学日本,改学医学,就读于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后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0年回中国,任浙江高等学堂教务长兼校医。并当选浙江谘议局谘议。同年创办浙江病院,自任副院长兼内科医师。

1912年,汤尔和与浙江高等学堂校医韩清泉厉绥之等一起创办国内第一所兼培育医、药专门人才的学校——浙江医药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1912年9月1日,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开学,韩清泉任校长,汤任副校长兼组织学讲师。10月,汤尔和奉教育部令北上,筹办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首任校长。历任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总长,内务部总长、财政部总长等职。[4]

1925年孙中山死亡前夕汤尔和与汪精卫对中西医治疗爆发争论,汤尔和在《晨报》上发表《关于孙中山病状的疑问》,对中医治疗加以指责。1929年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12月14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任命汤尔和为议政委员长兼教育总长。1938年春,北支那方面军宪兵队司令部欲征用丢空的北京大学理学院,周作人冯祖荀为了保护实验仪器,请教育总长汤尔和阻止。[5]汤尔和认为阻止宪兵霸占丢空校舍的最佳办法莫过于在原址复办沦陷区北京大学(1938-1945),招收无法南迁的贫寒学生,由汤尔和兼任沦陷区北京大学总监督(后改称校长)。1940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降级为华北政务委员会,汤尔和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4]同年11月8日,汤尔和因肺癌北京病逝。

参考来源

  1. ^ 林吕建主编.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2. ^ 刘景泉主编; 沈久泉, 王凯捷, 李卓副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人物大词典.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3. ^ 刘建业主编; 李良志, 陈之中副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 
  4. ^ 4.0 4.1 王一方. 汤尔和与中国近代医学教育. 新华网北京频道. 2012-07-15 [2023-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8). 
  5. ^ 杨涛. 抗战时期的“留平教授”. 文史天地. 2010, (6):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