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比喻 (修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喻,又称譬喻或者打比方,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将一件事物或道理指成另一件事物或道理的修辞手法,这两件事物或道理之中具有一些共同点。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使抽象或难于理解的事物变得浅显、具体且生动。

构成部分和名称

比喻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有两个相对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用以比喻的事物”,英文分别是tenor和vehicle。譬如“我像花”,“我”是tenor,“花”是vehicle。

在中文中,不同的学者使用的术语有所差异。有的将tenor叫作“本体”,vehicle叫“喻体”;有的将tenor叫作“喻体”,vehicle叫“喻依”。

另一个组成部分是用来连接本体和喻依的词语(如“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仿佛”等词)”叫喻词(或称比喻词),而当中只有明喻和隐喻才有喻词)。

朱自清另有“喻体、喻依、意旨”三分之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蔡宗阳则将其中的“意旨”,改称为“喻旨”。[1]

作用与类型

比喻句由三部分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达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依(用来比方的事物)。透过这种修辞手法,作者能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读者容易掌握的图像,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比喻句的作用多样:

  • 让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使读者容易接受。
  • 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想像难以理解的事物。
  • 使描述更加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 装饰文章,增添语言之美。
  • 使描绘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突出其特点,渲染氛围,达到烘托效果。

比喻句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借喻。明喻通常使用“像”、“似”等词语将本体与喻体联系起来,如“他像一只小猫”;暗喻则直接将本体比作喻依,不使用比喻词,如“他是我们的太阳”;借喻则更为隐晦,直接用喻依代替本体,如“黑夜里出现了一轮明镜”(这里的“明镜”可能借指黑夜里的月亮)。

譬喻类型
本体 喻词 喻依
明喻 O O O
暗喻 O O(以系词代替) O
略喻 O X O
借喻 X X O

明喻(或称直喻)

明喻句主要是以本体 、喻词、喻依三者组成的譬喻,就叫做“明喻”。

举例

  • 动也不动,彷如 石像
    • 本体:他
    • 喻词:彷如
    • 喻依:石像
  •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会发亮。
    • 本体:太阳
    • 喻词:像
    • 喻依:一个大火球
  • 我就如一朵,向著太阳。
    • 本体:我
    • 喻词:就如
    • 喻依:一朵

隐喻 (或称暗喻)

凡具备本体、喻依,而喻词由“是”等系词来代替者,叫做“暗喻”或“隐喻”。

举例

1.你的眼睛是星星。

  • 本体:你的眼睛
  • 喻词:是
  • 喻依:星星

2.用辣宜猛,否则便是昏君庸主。(徐国能《第九味》)

  • 本体:用辣宜猛
  • 喻词:是
  • 喻依:昏君庸主

3.歌吹为风,粉汗为雨。(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 本体:歌;粉汗
  • 喻词:为
  • 喻依:风;雨

4.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 本体:村舍与树林
  • 喻词:是
  • 喻依:这地盘上的棋子

借喻

凡将本体、喻词省略,只剩下喻依的,叫做“借喻”。 借喻既没有喻词,本体亦不出现,直接用喻依来取代本体。因此借喻必须使用适宜,使读者能够透过作者的描述,理解本体是甚么,否则读者就很易摸不着头绪。

举例

1. 天上张著灰色的幔

  • 喻依:灰色的幔
  • <本体:乌云>

2. 乱石崩云,惊涛裂浪,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喻依:千堆雪
  • <本体:浪花>

3.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 喻依:一苇
  • <本体:小舟>

4.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论语·子罕》)

  • 喻依:松柏、岁寒、鸡鸣、风雨
  • <本体:君子、乱世>

注:松柏、鸡鸣指君子,而岁寒、风雨指乱世

略喻

凡将喻词省略,只有本体、喻依的譬喻,就叫做“略喻”。

举例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 本体:浮光、静影
  • 喻词:如
  • 喻依:跃金、沉璧

注:浮光如跃金,静影如沉璧

2.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本体:樯橹灰飞
  • 喻词:如
  • 喻依:烟灭

注:樯橹灰飞如烟灭

参见

  • 象征
  • 借代( 借代和借喻的分别:借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来取代本来的事物;借代是用本来的事物的某项特征来取代本来的事物。)
  • 比喻 (故事)(中文的语境里,比喻也有寓言故事的意味,常见于宗教作品。)

参考资料

  1. ^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北京市: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 266. ISBN 9787107165726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