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止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止观佛教术语(奢摩他)与(毘婆舍那)的合称。在汉传佛教的本土宗派中,天台宗特别重视止观,又称止观宗。

概念

止与观,止是止息妄念,观是如实观察一切法。止属“”又名“寂”,体性“静”;观属“”又名“照”,体性“明”。[1][2][3]止息一切外境妄念,专注于所缘为定,正见如实知一切法非常,苦,空,非我为观慧。止观为定慧之因,定慧为止观之果[4]

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为“定慧等持”的禅法。空、无相与无愿为观慧所修,三昧是心的定力。[5]

止观双运

若多修观不修止,由于力微劣,心晃动如烛火风中摇曳,不能明了见真实义,这时应修止。若因修止定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见真实义,这时当修观;是故应当不偏习止观,住于平等舍而止观双运(梵:Śamatha-vipaśyanā-yuganaddha;巴:Samatha-vipassanā-yuganaddha,“止观双运”又称作“止观舍”、“止观等”)。[6][7]

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止与观,一体而不二。故称“止观不二[8]

汉传佛教

日本曹洞宗禅师泽木兴道日语澤木興道打坐。

止息一切境界散乱相,息心寂静思绪,为“止”;分别因缘生灭相,推寻检析观心分明,为“观”。[9][10]

  • 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惑[11]

历史

止观的修行方法见于从西域印度东来传法(或从中国西行求法)的僧人译为汉语的佛教禅经或禅要中,如《安般守意经[13]、《十二门经[14]、《修行道地经》、《修行方便禅经》、《禅要呵欲经》、《内身观章句经》、《身观经》、《法观经》、《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思惟略要法》、《五门禅经要用法》、《禅秘要法经》、《禅要秘密治病经》、《修禅要诀》、《六门教授习定论》、《瑜伽师地论》、《解脱道论》、《广释菩提心论英语Bhāvanākrama》、《无量寿经优波提舍》、《观无量寿佛经》、《观弥勒上生经》、《观普贤行法经》、《观药王药上经》、《观虚空藏经》、《观佛三昧经》等等,经当时禅师的修行实践、指导阐释,禅法风行于一时。

中国早期的习禅者留下的资料很少,师承亦不明。早期禅经的译出者主要为出身于西域的僧人安世高竺法护[15]

若按道宣律师在《续高僧传》所述禅史,鸠摩罗什时代译介了诸多禅籍,为东晋后,禅法(止观)在中国流传的开端。对于禅法的师承,慧观和庐山慧远都是最早期的重视者。习禅的方式,以慧远的结社念佛群修和僧群的静室坐禅独修为典型。禅法所流行的区域和代表人物,则有长安的罗什、淮北的昙影、道融(罗什的弟子)、江东的智严(罽宾禅师佛大先Buddhasena的弟子)、慧观佛陀跋陀罗禅师的弟子)和庐山慧远(接待了被逐出长安的佛陀跋陀罗)等地[15]

南北朝时,有罽宾禅师昙摩蜜多。在宋元嘉年间于湖南长沙寺造立“禅阁”。于南京祇洹寺译出“禅经 ”教授“禅道”,远近皆号“大禅师”。此外,还有畺良耶舍求那跋摩、受教于佛大先Buddhasena禅师的沮渠京声等人传化[16]

在北朝和隋代,大致有四类禅法流行,一以僧稠跋陀禅师的弟子)、僧实(勒那摩提三藏的弟子)为代表,为北朝禅法“显学”,僧稠所传大致以五停心四念处为主[17];二以达摩为代表,在民间展开,提倡大乘“壁观”(指心如墙壁)[18]二入四行;三是天台宗的禅法,慧思智𫖮的法华三昧圆顿止观;四是流行在晋、赵等地的头陀行。体现出禅法的多样性[15]

隋代,僧稠系禅法衰落,天台禅法兴盛,构成地位交替。到唐朝时,禅宗禅法逐渐盛行起来[15],六祖惠能传法后,一花开五叶,流衍出临济宗法眼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留下许多语录、诀要、偈颂。另外,华严宗人澄观宗密融会华严与禅宗,主张“教禅一致”,后来盛于辽国西夏[19]。有些禅宗僧人也会借华严义理来阐扬禅宗禅法(参禅),如宋代、元代临济宗杨岐派的部份禅僧[20][21][22]

唐中叶,金刚智善无畏等三藏传密宗禅法,别为流派[23],为唐密的止观。留有《无畏三藏禅要》等书。

天台宗

三种分类,皆是大乘圆教,俱缘实相[24][25],即:

  • 渐次止观:持戒修定,渐次悟入实相,《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广述。[26]
  • 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实践顺序亦不定,《六妙门》中广述。[27]
  • 圆顿止观: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满,修“四种三昧”,《摩诃止观》中广述。[28][29]

渐次止观指由浅入深。从十二门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六妙门、十六特胜等,九想乃至八胜处、十一切处等,外加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精深禅法,以及观四谛十六行、三十七道品等声闻法,发四弘誓愿、修六波罗蜜等菩萨法,再到法华三昧、般舟三昧、首楞严百八三昧,自性禅等九种禅,乃至无缘大慈大悲等禅法。该次第又见于《法界次第初门》[24]

六妙门为不定止观,修此法门,能至涅槃,所以称为“妙门”。前三是定,后三是慧:一、数息门(gaṇanā)。二、随息门(anugama)。三、止门(sthāpanā)。四、观门(upalakṣaṇā)。五、还门(vivarta)。六、净门(pariśuddhi)。

法华三昧即《摩诃止观》一书所诠的圆顿止观。其中心内容是一乘十观。指“观心具十法门”一科的内容:(1)观不可思议境;(2)起慈悲心;(3)巧安止观;(4)破法遍;(5)识通塞;(6)修道品;(7)对治助开;(8)知次位;(9)能安慰(安忍);(10)无法爱(法执)。[24]其所缘之境,为:阴界入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增上二乘菩萨。一乘十观以“观不可思议境”最为核心。不可思议境的具体内容则是指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观法是“一心三观”(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在所缘境中,阴界入境为所缘,是凡圣所共有、常自现前(其中又以自己的心、识阴为代表),馀九境待境现前时才作为所缘境[30]

《法华三昧行法》、《法华安乐行义》记载了修法华三昧之方便及正修行之法,为天台“四种三昧”中的主要行法[5]。《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日语天台小止観》(略明开蒙初学坐禅止观要门)为天台止观入道枢要,以圆顿止观为依归,阐述渐次止观之精要;与《禅门要略》同为修习止观的要略。

华严宗

华严宗以“心”、“境”圆融不二,诠解“止观”一词。据《华严经义海百门》,“见,空寂之境为止。照之心是观”。由“能观之观心”无缘,即观者去除能观的自我性;“所缘之止境”无,即去除所观境的实体性;如是,则能观与所观境相合“空性”,心境无二,止观融通无碍。故“由止无体不碍观心”、“由观心不碍止境”,如此体证境智不二,即是华严之所谓“止观”[31][32][33]

华严之五教止观,约教判由浅至深。若直显华严止观“性起”奥旨,则为《法界观》:事法界、理法界(真空观)、理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观)、事事无碍法界(周遍含容观),《妄尽还源观》一体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观,举此六门通为一观,《普贤观》明华严经菩萨止观,《华藏观》观察华藏世界相等等[34][35]

止观十门,出《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又见《华严三昧章》,为十重唯识之观行。十重唯识初三初教,次四终、顿教,后三圆教中别教;具十门圆教中同教。[36][37]

  • 会相归性门:心行称理,摄散名止。(观一切法自性皆空,分别解了“一念行”心,称理而观;摄散入静,名止)
  • 依理起行门:止不滞寂,不碍观事。
  • 理事无碍门: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
  • 理事俱泯门: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
  • 心境融通门: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碍一味而心境两殊。
  • 事融相在门:由即理之事摄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
  • 诸法相是门: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
  • 即入无碍门: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
  • 帝网重现门: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
  • 主伴圆备门: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

按《华严游心法界记》阐述,欲入“华严三昧”(一乘圆教止观),解门有二:一、缘起相由门,二、理性融通门。前者就“事”显示法法间的无尽缘起,后者就“理”说明空有圆融无碍[38]。行门则于解门中,审谛取之。先令识妄念,后依解门摄念成观,终至无念处亡言绝解,以念智照无相境。久作纯熟,心不失[39][37]。《华严五教止观》中提出三种入道方便,一、征令见尽,令其亡言绝解。二、示法令思:剥颠倒心和断执。三、显法(遮情、表德),离言绝解[40]

按《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所记,该文略说华严经菩萨止观,广说见别处所记。又据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所说,《华严三昧观》(即华严三昧章或称发菩提心章)[41][42].《华藏世界观》(散佚)[43].《妄尽还源观》为拟天台法华三昧观而作的华严止观著述。

法相宗

出《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有四种所缘(ālambana):

  • 遍满(vyāpya)所缘 ︰有分别影像 (savikalpa英语savikalpa-pratibimba)、无分别影像 (nirvikalpa英语Nirvikalpa-pratibimba)、事边际性、所作成办。
  • 净行(carita-viśodhana)所缘 ︰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即五停心
  • 善巧(kauśalya)所缘 ︰蕴、界、处、缘起、处非处等五类善巧
  • 净惑(kleśa-viśodhana)所缘︰观下地麁性、上地静性,暂断烦恼(世俗道);观四谛,究竟断烦恼(出世间道)

按《瑜伽师地论》,“始从修习善法欲已去,乃至未起顺决择分善根”名(1)初修业瑜伽师。“若已起顺决择分善根,所谓煖、顶、随顺谛忍、世第一法”名(2)已习行瑜伽师。“若已证入正性离生,得谛现观,不由他缘,于佛圣教,不为馀缘之所引夺”名(3)已度作意瑜伽师。[44]

已度作意为《瑜伽师地论》中修瑜伽行的成就状态,是指︰诸缘影像(pratibimba,意识中显现对象的印象[45],为禅修所取的[46])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此圆满故,便得转依(āśrayaḥ parivarttate),一切麁重悉皆息灭。得转依(āśraya-parivṛtti)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jñeya-vastu)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换言之,由于圆满了以影像为所缘的止观修行,便得所依清净。由所依清净,生起无分别智见(Nirvikalpa-jñāna)而所缘清净[44]

四种所缘中,遍满所缘为止观的一般性说明。“有分别影像”指亲近善士,闻思(后三类所缘境事:净行、善巧、净惑)正法,起正思惟,观察简择,属于修观慧。“无分别影像”为心念专注,摄意专念所摄影像,属于修定[47]。在未修成定心前,只是散心分别观察。修止得轻安成就正定后,就可以空正见依定修观,进到闻思修中的“修慧”。此时,以无性空为所缘修“观察”,名‘有分别影像’。观察久了,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安住”──定,名‘无分别影像’。安住了,再修观察;修观将成就时,应由观力重发轻安,才名修观成就。以后,就止观互相应,成止观双运[48]

大乘法苑义林章》〈唯识义章〉中提出“五重唯识观”,建立了法相宗的观行次第。法相宗论述修行次第的重要著作为《大乘入道次第》,阐述大乘修行次第的境、行、果,该书亦为《劝发菩提心集》的延伸著作[49]

南传上座部

泰国森林传统英语Thai Forest Tradition禅师阿姜查在荒野中坐禅。

南传上座部禅那表达为心的特质“安止”(appanā),经由奢摩他毘钵舍那,即将心固守在一个特别的对象上(业处,kammaṭṭhāna),和以对它进行观察思惟(anupassī)。从而进入四种禅那,进而得到解脱[50]。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将止观二者具体化为:

  • 奢摩他禅修(samattha bhāvanā):止寂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止禅于所缘,保持“寻”(vitakka﹐专注目标)、“伺”(vicāra﹐继续专注目标),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 毘钵舍那禅修(vipassanā bhavanā):内观禅不拘姿势。观禅寻、伺(专注、继续专注)对象,所缘是究竟法(真实谛),如:观“触”:呼吸的触、腹部起伏(=风触色)、坐姿及臀部的触等、感受、声音的生灭;其它的蕴、处、界,不宜当初始观禅的对象;观“色的集法”(rūpassa samudayo),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气,与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气,又从众缘生可悟入无常,导致更高阶的智见。[51]

南传佛教修习止观而生起观的次第为:七清净十六观智

参见

参考文献

  1. ^ 文才《肇论新疏》:若“实智”冥符为一,何故前云“寂照”之二?以寂即是定,照即是慧。故依此求心,心应两异。
  2. ^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明、静二字叹体德也。谓止体静,观体明也。
  3. ^ 《瑜伽》(卷九十七):复次有诸苾刍、于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观。以九行相,安住其心,令心内聚。当知此心,于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沉下劣,不得解脱。不解脱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诸惛沈性;生起心中诸下劣性。若于念住善安住心,如实了知此所生起随烦恼已;便从内聚,还收其心,安置在外净妙境相。谓于佛等功德行缘,持心令住。由缘此故;发生欢喜。广说乃至由妙举门,于所缘境,令心得定。从奢摩他之所对治诸随烦恼,而得解脱。从此已后,如实了知于随烦恼心得解脱。为此义故,祈愿于外。得此义已;还复如前摄心内聚,而不为其诸随烦恼之所恼乱。心内聚已;不由祈愿,自然如实了知于外心得解脱。彼于外缘行相寻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难可运转,皆得自在解脱弃舍安乐而住。已得成办胜奢摩他。如是彼于四种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后差别。又应知此补特伽罗,先已修行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以为依止,于奢摩他,修瑜伽行。
  4. ^ 吉藏《维摩经义疏》:“止观与定慧异者,定慧为果、止观为因也。初系心在缘,名为止;深达分别,称为观。”
    慧远《大乘义章》:“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为定………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5. ^ 5.0 5.1 释性广维基数据所列Q118941363. 大乘三昧法門「入世利生」之次第——以智顗大師與印順導師止觀思想的比較為主 (PDF). 玄奘佛学研究. 2011 [2019-11-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6). 
  6. ^ 涅槃经》(卷三十一):“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净,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止观皆舍而住于平等也。即止观不二之位。大乘义章十曰:“舍者外国名优毕叉,此翻名舍,行止平等,舍离偏习,故名为舍。”止观曰:“止即是断,断通解脱,观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观等”者名为舍相,舍相即是通于法身。
    《楞严集注》:一、奢摩他此云止。二、毗婆舍那此云观。三、优毕叉此云止观等。
  7. ^ 莲花戒《修次中篇》: “若时多修毘钵舍那,智慧增上,由奢摩他力微劣故,如风中烛令心摇动,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修正奢摩他。若正奢摩他势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修智慧。”
    大智度论》: “今欲出生摩诃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要因禅定门,禅定门必须大精进力。何以故?散乱心不能得见诸法实相。譬如风中然灯,不能照物;灯在密屋,明必能照。是禅定智慧,不可以福愿求,亦非麁观能得,要须身心精懃,急著不懈,尔乃成办。”
    智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沈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则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则略说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
    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8. ^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初缘实相至真实者,即是止观所缘之境。缘之与造,虽属能观,意且正明。所缘妙境,从系缘去。次释能观,即念为系,寂而常照,即系为念,照而常寂。能所尚一,况止观耶?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者,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所缘所念,虽属于境,且语能缘,以明寂照。
    宗镜录》:以无缘之知。照实相之境。智则虽照而无知。境则虽实而无相。境智冥一故。相与寂然。能所两亡。故云般若无知也。
  9. ^ 成实论》(卷十五)
  10. ^ 大乘义章》: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为定………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大乘起信论》: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毘婆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
    《法界次第初门》三止门。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四观门。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行者虽因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住定心。则有无明味著之乖。故须推寻检析所证禅定。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若观心分明。则知五众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十六知见。颠倒既无。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
  11. ^ 成实论·止观品》(卷十五):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观能断惑。又世间众生皆堕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又七净中戒净、心净为止,余五名观;八大人觉中,六觉为止,二觉名观;四忆处中,三忆处名止,第四忆处名观;四如意足名止,四正勤名观;五根中四根名止,慧根名观;五力中四力为止,慧力为观;七觉分中三觉分名止,三觉分名观,念觉分则止观俱随;八道分中之三分名戒,二分名止,三分名观,其中,戒亦属止。又止能断贪,观除无明。
  12. ^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各别举出:修习止与观三种事由,即为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或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习毗婆舍那(观)。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要法,在《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诸经论中宣说甚多。
  13. ^ 释果晖.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における 「本文」と「註」の解明 (PDF).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30). 
  14. ^ 左冠明. 三部早期禪定佛教經典的重新發現——新發現金剛寺安世高譯《佛説十二門經》《佛説解十二門經》以及注釋的初步研究. [202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15. ^ 15.0 15.1 15.2 15.3 冉云华. 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 —慧皎、道宣所著「習禪篇」研究. 华岗佛学学报.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16. ^ 释道昱. 禪觀法門對南北朝佛教的影響 (PDF). 正观. [2019-11-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2-04). 
  17. ^ 冉云华. 敦煌文獻與僧稠的禪法. 华岗佛学学报.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僧稠禅法的点滴,还可以从他弟子的传文中,得到若干参考。“续高僧传”第十九僧邕传称:僧邕(四五三~六三一)姓郭氏,太原介休人。……年有十三,违亲入道。于邺西云门寺依止僧稠,而出家焉。稠公禅慧通灵,戒行标异,即授禅法,数日便诣。稠拥邕谓诸门人曰: “五停四念,将尽此生矣”。从这一段传文看,“五停四念”就是稠公传授给僧邕的禅法。 
  18. ^ 禅源诸诠集都序:“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19. ^ 王颂. 十一世紀中國北方廣泛流行的華嚴禪典籍與人物. 世界宗教文化. 2018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20. ^ 刘贵杰. 臨濟宗楊岐派破菴系禪法的華嚴意涵 (PDF). 圆光佛学学报.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5). 
  21. ^ 刘贵杰. 臨濟宗楊岐派松源系禪法的華嚴意涵 (PDF). 圆光佛学学报.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5). 
  22. ^ 释依空. 從宗密和會華嚴與禪看法眼文益六相圓融思想的成立與應用 (PDF). 世界宗教学刊. 2009 [2021-05-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03). 从日本学者镰田茂雄《禅典籍内华严资料集成》一书中,五家七宗的各派语录没有不引用华严文献者,甚至五家之前的达摩、北宗、洪州宗、黄檗,雪峰等禅籍,可见此种风气。 
  23. ^ 智晖《修禅要诀序》:“至唐中叶。金智无畏等三藏传秘密禅。别为流派”。
  24. ^ 24.0 24.1 24.2 杨惠南. 天台漸次止觀判攝問題之研究 (PDF). 正观. 2017, 82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5). 
  25. ^ 《法华玄义》:“判教相者……大纲三种:一、顿,二、渐,三、不定。此三名同旧,义异也云云。今释此三教各作二解:一、约教门解,二、约观门解。……约观门明义者:一、圆顿观……二、渐次观……[三、]不定观。……是名略点教观大意,大该佛法。”
  26. ^ 天台智者《摩诃止观》:“渐(次止观)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隥。......渐初亦知实相;实相难解,渐次易行。先修归、戒,翻邪向正,止火、血、刀,达三善道。次修禅定,止欲散网,达色、无色定道。次修无漏,止三界狱,达涅槃道。次修慈、悲,止于自证,达菩萨道。后修实相,止二边偏,达常住道。是为初浅后深,渐次止观相。”
  27. ^ 天台智者《摩诃止观》:“不定者,无别阶位,约前渐后顿,更前更后,互浅互深,或事或理。或指世界为第一义,或指第一义为‘为人’、‘对治’。或息观为止,或照止为观。故名不定止观。”
  28. ^ 天台智者《摩诃止观》:“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浬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
  29. ^ 《摩诃止观》:“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法界是一处,正观能住不动,四行为缘,观心藉缘调直,故称三昧也。
    • 一、常坐者,出《文殊说》《文殊问》两般若,名为一行三昧。……身‘开’常坐,‘遮’行住卧。……
    • 二、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如是多,故名佛立三昧。……
    • 三、明半行半坐……此出二经。《方等》云旋百二十匝却坐思惟。《法华》云其人若行若立读诵是经,若坐思惟是经,我乘六牙白象现其人前。故知俱用半行半坐为方法也。……
    • 四、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异上,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实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师呼为随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称觉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觉识明了,虽复三名实是一法。今依经释名:觉者照了也,意者心数(心所)也,三昧如前释,行者心数起时,反照观察,不见动转,根原终末,来处去处,故名觉意。……四种三昧方法各异,理观则同。”
  30. ^ 陈英善. 天台圓頓止觀之修證 ──就十乘觀法而論. 中华佛学学报. 2002 [2019-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31. ^ 郭朝顺. 論天台、華嚴「觀心」思想之交涉與轉變 ──以《華嚴經》及《大乘起信論》的詮釋為中心 (PDF). 法鼓佛学学报. 2012, 10: 53-93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5). 
  32. ^ 清凉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定慧虽多,不出二种:一、事,二、理。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事定”门也;能观心性,契理不动,“理定”门也。明达法相,“事观”也;善了无生,“理观”也。◎诸经论中或单说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观亦然。或敌体事理、止观相对:或以事观对于理定,如《起信论》:“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而观因缘生灭为观。”;或以理观对于事定,下经云:“一心不动入诸禅 了境无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如下云:“禅定持心常一缘 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非定非散:或即观之定,但名为“定”,如观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如以无分别智观,名“般若”是也。或说双运,谓即“寂”之“照”是也。○所以局见之者,随瞩一文,互相非拨;偏修之者,随入一门,皆有克证。然非圆畅。今此经文,巧显无碍。
  33. ^ 清凉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疏》“制之一处,无事不办”者,即《遗教经》文。然亦可通理,以其先后类例多约“事”故。即是彼经八大人觉中第二明精进,初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乃至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喻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掷,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疏》“能观心性契理不动”者,上句即《涅槃经》意。彼第二十七《师子吼品》,以彼立三品定故。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具三种定,谓上、中、下。上者,谓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众生具足初禅等;下者,十大地中心数定也。”今但义引耳。从“契理不动”,即义说也。“观其心性”,即是观门。而云定者,心性是理,观即契理,与理相应,湛然不动,故名为定。《疏》“明达法相事观”者,“如《起信》”等。《疏》“善了无生”者,即七地。经云“了法无生名般若”是也。《疏》“如起信论止一切相乃至’”等者,论云:“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次论云:“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释曰:此中先止不碍观,后观不碍止,皆止约入理,观约观事。第一经中已广引文,兼辨大意,以《疏》对论,文相可知。《疏》“或以理观对于事定言下经一心不动”等者,即七地偈文。然今经云“于道不动即修禅 忍受无生名般若”,盖其义引,小有不同。《疏》“禅定持心常一缘”等者,即第三十三经。彼具明十度,云:“如其回向行布施 亦复坚持于禁戒 精进长时无退怯 忍辱柔和心不动”。禅定下同。今此但取明“定慧”文耳。
  34. ^ 凝然《华严法界义镜》:“祖师所述,行仪非一,略举十类以为规模……。
    一、法界观一卷。建立三重观修明方轨……。
    二、华严三昧观。杜顺尊者作五教止观一卷,随教陈相,其圆教观门名华严三昧门……。
    三、妄尽还源观一卷,贤首师作彼有六门。总明观行……。
    四、普贤观,贤首大师作普贤观行一卷,总为二门……。
    五、唯识观,探玄记中第六地处释经“三界虚妄,但一心作”之文开十重唯识……。
    六、华藏世界观一卷。贤首师作此是观察华藏界相……。
    七、三圣圆融观一卷。清凉澄观大师所撰。
    八、华严心要观一卷。清凉师撰……。
    九、五蕴观一卷。清凉述。是大乘之通宗。深空之总致也。
    十、十二因缘观一卷。清凉述。是觉道之至要,佛宗之极尊也。”
  35. ^ 释正持. 澄觀華嚴心要觀與三聖圓融觀之研究 (PDF). 妙林. 2013, 25: 19–30 [2019-11-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09). 把华严观法有组织的分类,则是到了日本的律藏,将华严宗的观法分为三种:约教浅深门、直显奥旨门、寄显染净门。其中的直显奥旨门,亦即直接开示华严宗教义奥旨的观门,包括法界观门、妄尽还源观、普贤观、华藏世界观、华严心要观、三圣圆融观。……何谓直显奥旨门呢?它是由佛陀根本直觉所产生的性起观;性起即如来,如来即性起,故万有为如来所展现,称之为性起的实相,它是为了描述印证在佛陀心海中的法界真理,故称之为性起观。 
  36. ^ 《宗镜录》(卷三十五)
    清凉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八奢摩他,此云止也。九毘钵舍那,此云观也。瑜伽、起信等论,深密、涅槃等经,广辨其相,具如别章。今略显其相,以为十门: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寂不碍观事。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坏一味而心境两殊。六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观见此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入二门同一法界,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是此华严所求止观。”
    清凉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前第一经《疏》中已引《起信》;今略引《瑜伽》,即七十七《菩萨地品》中。彼论亦引《深密》慈氏问世尊:如来说四种所缘境事: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事边际所缘境事,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几奢摩他所缘境事,几毘钵舍那所缘境事?世尊答云:初一毘钵舍那所缘境事,次一奢摩他所缘境事,后二是俱所缘境事。释曰:初、一即事,二即是理,故无分别智缘;三、四通事、理,故用二为能缘,则是以事对观义也。故前第一经《疏》中,已为出意,但不顺无分别智,证如中义耳。广如彼说。今取一义,故不言是非,以明十重,从粗至细,自浅暨深故。初二、止观别行:一即《瑜伽》奢摩他品,二即毘钵舍那品。下八皆双运品,而三正是双运,对第四双遮,此为双照。若取别义,双照皆观,双遮皆止。上四以理、事为能成,止、观为所成。五融于心境,即合前三、四二门。以初、二事、理,即三、四所融。故“绝事理”,即第四门中境,“无碍”即第三门中境;“泯止观”即第四门止观,“无碍止观”即第三门止观。合上二重止观与二重之境,明非一异。不坏二相,故不一;二体无异,故不二。故虽融心境,方是“事理无碍”之门。但言相融,不说何者是止是观者,此通三意:一、但融上二重止观,即是此门止观。二者、照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于观不取诸相,即名为止。三者、不碍心境而一味,成即观之止;不坏一味而心境,成即止之观。后五即“事事无碍”门中止观:六是一多相容不同门;七是诸法相即自在门;八即合前即入,义当同时具足门;九即因陀罗网境界门;十即主伴圆明具德门。欲显后后深于前前,故合即入耳。馀可思准。此亦一处明示止观,兼广演玄言。”
    贤首法藏《华严经探玄记》:“上来十门唯识道理,于中初三门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后三门约圆教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上来所明通一部经,非局此地。又是约教就解而说,若就观行亦有十重,如一卷《华严三昧》中说。”
  37. ^ 37.0 37.1 陈英善. 教宗賢首‧行在彌陀 (PDF). 2015华严专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09). 
  38. ^ 陈英善. 就《華嚴法界觀門》論華嚴思想之演變. 中华佛学学报. 1995, 8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39. ^ 清凉澄观《华严经行愿品疏》:第二明能入者。总明即是普贤行愿无所不收。别说有二。一者身入。二者心入。身由心证故广辩心。心入有三。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此三于前三重所入。一一皆具。谓如入前理法界时。先须正信。深忍乐欲令心清净。次即正解。决了分明不可引转。后须正行。谓心诣斯理。因解起行。行起解绝。解相虽绝而不失解。故此三事亦须圆融。若将诸行一一对前。可以意得。
    贤首法藏《华严杂章门·流转章》:成观者有二:先令识妄念,后摄念成观。……行中亦二:一始:谓思惟彼法至无念处,诸见皆绝绝亦绝,言说不及念虑不到。若于乃至作无念等解,并是妄念非是实行,何况馀念?二终:谓以念智照无相境,亦非照非境亦无观无不观。故云:‘法离一切观行’。久作纯熟心不失念,四威仪中常作一切,而无所作。双行无碍,难思议也。问:若尔则此一门无念便足,何须如上广分别耶?答:若不如前寻思彼义者,即见不伏生。若不“解知”解、行别者,即妄以解为行,情谓(情计?)不破也。设总无知,但强伏心,而作诸观,并是谓(计?)中作,非是真行,究竟增恶见入于魔网,不能成益故。
    贤首法藏《华严杂章门·玄义章》:三、定智中亦二。一、解:谓能生正解,仍“解知”解、行别者是也。二、行:谓不如所解,以解不能至故。无分别心行、顺法妄情等。又此行依解成,亦行现前,其解必绝。又约境,以三空乱意拣之。约行,以无分别智互相拣之。其义即见。又入道方便略作四门:一、忏除宿障门。二、发菩提心门。三、受菩萨戒门。四、造修胜行门。
  40. ^ 释开慈. 《五教止觀》「華嚴三昧門」之探究 (PDF). [2019-1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09). 
  41. ^ 杨仁山居士遗书》:华严三昧章。与发菩提心章同。而阙法界观之文。始知二书同出一本。即华严三昧观无疑矣。
    东大寺沙门凝然《五教章通路记》:“贤首大师一期行业。兴法济物。不可胜计。……花严三昧章一卷(亦名发菩提心章)
  42. ^ 张雪松. 法藏《华严三昧观》研究. 东亚佛学评论. 2020, 4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43. ^ 清凉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此即贤首《华藏观》意,彼有五门︰一、成立因缘︰正当此门起具因缘.二、相状布列︰即〈华藏品〉风轮、香海等.三、具德圆满.四、依正融摄.五、摄成观智。今《疏》有二:先牒经略明,即彼第四;从“然其无碍通有十种”下,即彼第三。但解此二,自成观智,略无第五。然彼“具德”,指一香树亦明十义。一此香树即佛智身德。二即转法轮。三事理无碍。四悲智德。五难思德。六体用无碍。七定乱无碍。八微细德。九佛境界德。十缘起无碍德。而内外相叅,以成十门。
    湛叡《华严演义钞纂释》:“专依法界观释花藏品,用彼观意释教起十因中十种益,并同十缘中时处。”
    湛叡《华严演义钞纂释》:“花藏观云:‘初成立因缘者。谓或闻善知识及经教说。或因图画形状○心生欲乐。发大誓愿○称真法界。大作佛事。教化众生。是故今发普贤行愿。起庄严世界事。复修普贤因门。该摄一切。皆于离著心中。顺真回向。以用遍满庄严一切世界。’”
    杨仁山居士遗书》:华严三昧章。与发菩提心章同。而阙法界观之文。始知二书同出一本。即华严三昧观无疑矣。别有华藏世界观。若能得之高丽。幸甚。
  44. ^ 44.0 44.1 释惠敏. 瑜伽行派對漢傳佛教修行次第的影響展望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7). 
  45. ^ 林镇国. 大乘瑜伽行派與中觀學派之知識論爭論及其宗教性意涵的研究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7). 
  46. ^ 释惠敏. 〈聲聞地〉中「唯」之用例考察. 中华佛学学报.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9). 
  47. ^ 释性广. 「止觀綜合」與「定慧分別」——《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與《清淨道論》「定、慧」二品處理定慧二學之比較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7). 
  48. ^ 黄国达. 止觀禪修的要點.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49. ^ 释圆真. 唐代法相宗智周的發心思想研探 (PDF). [2019-11-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16). 
  50. ^ 马哈希西亚多《法轮》:“禅那的意思是,接近的观察一个目标,以固定的注意力,集中的专注于一个选定的禅定目标。例如:以寂定的数息观,会提升至寂止禅境;然而,注意心和身的自然特征,静观他们的不恒常、不满足和不坚固性,则属内观。有两种禅:寂止禅与内观。固定的专注,发展趣入寂静定者,称为寂止禅。静观法的三种特征则属内观。也有三种三昧samādhi,或称为定):刹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51. ^ 《中部注》. : M.A.(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