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兖州 (古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兖州
东汉明朝
188年-606年

619年-742年

758年-1118年

1137年-1385年
国家东汉明朝
人口 
• 282年
83300户[1]
• 549年
88032户,266791口[2]
• 639年
9366户,15428口[3]
• 1102年
71777户,217734口[4]
• 1207年
50099户[5]
历史 
• 成立
188年
• 废除
1385年
前身
继承
兖州刺史部
鲁郡
鲁郡
袭庆府
鲁郡
鲁郡
袭庆府
兖州府
今属于 中国山东省河南省

yǎn中国古代的,前身为监察区兖州刺史部。早期辖境主要包括今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省东北部,东晋十六国时期辖境变动频繁,北魏时辖境逐渐缩小,北朝后期以后辖境仅限于今山东省济宁市一带。

沿革

汉魏西晋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兖州刺史部地处今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省东北部。但此时的兖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兖州山阳郡昌邑县(今山东省钜野县东南),领五郡三国: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山阳郡济阴郡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徙治济阴郡鄄城县(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后又徙治东郡廪丘县(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北)[6]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高平国咸宁三年(277年),改东郡为濮阳国太康十年(289年),复濮阳国东郡永康元年(300年),分陈留国置济阳国建始元年(301年),改东郡为濮阳国[7]光熙元年(306年),分濮阳郡置东燕国。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兖州领四郡六国:陈留国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国(公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国(侯国)、高平国(公国)、济阴国建兴三年(315年),濮阳、东燕二郡陷于石勒[8]

东晋十六国

东晋永昌元年(322年),陈留、泰山二郡陷于后赵太宁三年(325年),兖州全境陷于后赵,遂于徐州广陵郡侨置兖州

后赵时,兖州徙治濮阳郡鄄城县(今山东省鄄城县北)。建武元年(335年),割陈留、东燕二郡置洛州。至此,兖州领七郡:济阳郡濮阳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冉魏永兴二年(351年),兖州大部陷于东晋

前燕元玺二年(353年),占领后赵司州阳平郡,置兖州,治馆陶(今河北省馆陶县)。元玺四年(355年),占领东晋兖州之济北郡。光寿元年(357年),阳平郡还属司州,兖州徙治济北郡卢县(今山东省平阴县西)。光寿二年(358年),占领后赵兖州之濮阳郡与东晋兖州之东平、任城、泰山(部分)三郡。光寿三年(359年),占领后赵东燕郡与东晋陈留、济阳、济阴、梁四郡,属兖州。建熙元年(360年),兖州徙治梁郡睢阳县蠡台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南)。建熙七年(366年),占领东晋高平、鲁、泰山(部分)三郡,属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二郡:梁郡陈留郡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任城郡鲁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占领前燕兖州,徙治陈留郡小黄县仓垣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北),割梁郡属南兖州,并任城郡入高平郡。建元十五年(379年),兖州徙治高平郡湖陆县(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至此,兖州领十郡:陈留郡济阳郡濮阳郡东燕郡东平郡泰山郡济北郡高平郡济阴郡鲁郡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收复兖州。太元十一年(386年),泰山郡陷于翟魏。太元十二年(387年),陈留、东燕、济阴、高平四郡陷于翟魏;济北郡陷于后燕,改属青州。太元十五年(390年),收复泰山、高平二郡。太元十九年(394年),濮阳、东平、泰山、高平、鲁五郡陷于后燕,改属徐州

后燕建兴七年(392年),占领翟魏东燕、陈留、济阴、荥阳四郡,置兖豫二州,治东燕郡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占领后燕徐州之鲁、泰山、高平、东平四郡,兖州之陈留、济阴二郡,青州之济北郡,属兖州。

南燕二年(399年),占领东晋兖州之泰山、东平、济北三郡,以泰山郡置兖州,治梁父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南),以东平、济北二郡置并州

后秦弘始元年(399年),占领东晋兖州之陈留郡,仍置兖州,治小黄县仓垣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北)。[8]

南北朝

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占领后燕濮阳郡天兴二年(399年),占领南燕东燕郡,改为东郡。遂以二郡置兖州,治东郡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

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占领南燕兖州之泰山郡。义熙六年(410年),占领南燕并州之东平、济北二郡,属兖州。义熙十二年(416年),占领后秦兖州之陈留郡与北魏兖州之东郡、濮阳二郡。至此,以兖州旧土置北兖州,仍治滑台城,领九郡:东郡陈留郡濮阳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济阴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侨置的兖州为南兖州,北兖州为兖州。永初三年(422年),兖州陷于北魏元嘉七年(430年),收复兖州济水以东诸郡。后侨置阳平郡,后省。元嘉十三年(436年),兖州徙治鲁郡邹县邹山(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元嘉三十年(453年),兖州徙治鲁郡鲁县瑕丘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西北)。此后,瑕丘一直为兖州治所。大明元年(457年),复置阳平郡。至此,兖州领六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东平郡济北郡阳平郡泰始四年(468年),兖州全境陷于北魏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占领南朝宋兖州,仍治滑台。泰常八年(423年),割东平、济北二郡置济州神䴥三年(430年),兖州济水以东陷于南朝宋。至此,兖州领四郡:东郡陈留郡濮阳郡济阴郡皇兴元年(467年)后,为区别于东兖州,又称兖州为西兖州太和十一年(487年),割濮阳郡属济州。太和十八年(494年),并陈留郡入东郡,割东郡属司州,割济阴郡属东兖州。

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占领南朝宋兖州大部,改为东兖州,改阳平郡为东阳平郡,以东兖州之济北郡并入济州济北郡。皇兴二年(468年),占领兖州全境。皇兴三年(469年),分泰山郡东泰山郡太和十八年(494年),改东兖州为兖州,割西兖州之济阴郡属兖州。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复置任城郡。孝昌三年(527年),割济阴郡属西兖州永安二年(529年),割东泰山郡属北徐州。至此,兖州领六郡:鲁郡泰山郡高平郡任城郡东平郡东阳平郡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鲁、任城二郡为任城郡,泰山、东平、东阳平三郡为东平郡。至此,兖州领三郡:任城郡东平郡高平郡[8]

隋朝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兖州三郡领县直属于州,并岱山县奉高县。至此,兖州领十二县:鲁、汶阳、邹、乐平、平原(故任城郡所领)、任城、高平(故高平郡所领)、梁父、嬴、博、奉高、须昌(故东平郡所领)。

开皇四年(584年),改鲁县汶阳县。开皇六年(586年),改奉高县岱山县。开皇十年(590年),割须昌县属郓州。开皇十三年(593年),分邹、汶阳、平原三县置瑕丘县,瑕丘城由汶阳县移属瑕丘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汶阳县曲阜县乐平县平陆县平原县龚丘县博县汶阳县;分嬴县牟城县,汶阳县置泗水县;割汶阳、岱山二县置泰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高平、梁父、嬴、牟城。

大业二年(606年),改兖州为鲁州,并牟城县入嬴县,并高平县入邹县;废泰州为博城县,属鲁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鲁州为鲁郡[9]

永平元年(617年),改鲁郡为兖州。至此,兖州领十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梁父、嬴、博城。永平二年(618年),兖州陷于宇文化及之许,复为鲁郡。

唐朝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占领鲁郡,改为兖州,不久即陷于窦夏,次年又陷于。武德四年(621年),再次占领兖州。武德五年(622年),兖州治所瑕丘陷于,故置行兖州于郓州,割梁父、嬴、博城三县置东泰州。武德六年(623年),占领瑕丘,兖州隶郓州总管府。至此,兖州领七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

贞观元年(627年),兖州直隶于河南道;废东泰州为博城县,属兖州;并曲阜县入瑕丘县。贞观八年(634年),复置曲阜县。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兖州都督府,治兖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戴州,金乡、方与二县改属兖州。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县乾封县总章元年(668年),复乾封县为博城县。至此,兖州领十县:瑕丘、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任城、博城、金乡、方与。

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分博城县莱芜县

唐朝神龙元年(705年),改博城县乾封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兖州为鲁郡平陆县中都县圣武元年(756年),改鲁郡为兖州。自此,兖州隶于北海节度使等使。唐朝至德元载(756年),复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中都、龚丘、任城、乾封、莱芜、金乡、方与。

上元元年(760年),割莱芜县属淄州宝应元年(762年),改方与县鱼台县贞元四年(788年),莱芜县还属兖州。贞元十四年(798年),割中都县属郓州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都县还属兖州。至此,兖州领十一县:瑕丘、邹、曲阜、泗水、中都、龚丘、任城、乾封、莱芜、金乡、鱼台。元和十五年(820年)后,兖州为兖海节度使泰宁军节度使等使治所。[10]

五代北宋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前后,割金乡、鱼台二县属单州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罢泰宁军节度使,降兖州为防御州,割任城、中都二县属济州显德元年(954年),升莱芜监广利军。显德六年(959年),废广利军为莱芜监。至此,兖州领七县:瑕丘、乾封、泗水、龚丘、曲阜、莱芜、邹。[11]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复兖州为节度州[12]开宝元年(968年),置京东路,兖州隶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县奉符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曲阜县仙源县熙宁五年(1072年),并邹县入仙源县。熙宁七年(1074年),分京东路为两路,兖州隶京东西路元丰七年(1084年),复置邹县。大观四年(1110年),改瑕丘县瑕县龚丘县龚县。至此,兖州领七县一监:瑕、奉符、泗水、龚、仙源、莱芜、邹、莱芜监政和八年(1118年),升兖州为袭庆府[13]

金元明

金朝天会六年(1128年),占领袭庆府。天会八年(1130年),赐予刘齐。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齐后占领袭庆府,降为兖州,仍为节度州,隶山东西路,并以泰安军为泰宁军节度使支郡。至此,兖州领四县:嵫阳(旧名瑕)、曲阜(旧名仙源)、泗水、龚。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节镇泰宁军为泰定军,仍治兖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龚县宁阳县。至此,兖州领四县:嵫阳、曲阜、泗水、宁阳。[14]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占领兖州,降为普通州,隶济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升兖州为节度州,隶东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并泗水县曲阜县宁阳县嵫阳县。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泗水县。至元五年(1268年),复降兖州为普通州,隶济州。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兖州仍隶之。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济宁府为济宁路,兖州仍隶之。大德元年(1297年),复置宁阳县。至此,兖州仍领四县:嵫阳、曲阜、泗水、宁阳。[15]

吴元年(1367年),占领济宁路,改为济宁府,兖州仍隶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兖州附郭嵫阳县入州。至此,兖州领三县:曲阜、泗水、宁阳。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徙治兖州,改为兖州府,遂废兖州。[16]

辖县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 开皇元年 区划 大业三年
兖州 鲁郡
高平郡 任城郡 东平郡 瑕丘县 任城县 曲阜县
邹县 龚丘县 平陆县
博城县 梁父县 嬴县
泗水县
高平县 任城县 鲁县 汶阳县
邹县 平原县
乐平县
博平县 奉高县
岱山县 梁父县
嬴县
兖州辖县(583年—1385年)
583年 高平县任城县鲁县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奉高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废除岱山县
584年 高平县任城县鲁县(改为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奉高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废除汶阳县
586年 高平县任城县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奉高县(改为岱山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
593年 高平县任城县汶阳县邹县平原县乐平县博平县岱山县梁父县须昌县嬴县(增瑕丘县为州治)
596年 瑕丘县高平县任城县汶阳县(改为曲阜县)、邹县平原县(改为龚丘县)、乐平县(改为平陆县)、梁父县嬴县须昌县改属郓州博平县岱山县改属泰州,增设泗水县牟城县
606年 瑕丘县任城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梁父县嬴县泗水县(废除高平县牟城县博城县来属)
622年 瑕丘县任城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梁父县嬴县博城县改属东泰州
627年 瑕丘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废除曲阜县博城县来属)
634年 瑕丘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增设曲阜县
643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来属)
666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
668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
704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增设莱芜县
705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742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改为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760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改属淄州
762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改为鱼台县
788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来属)
798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改属郓州
819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废除莱芜县鱼台县改属徐州
820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来属)
827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增设莱芜县
839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来属)
924年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中都县金乡县鱼台县改属单州
952年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任城县中都县改属济州
954年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增设广利军
959年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广利军(改为莱芜监
1008年 瑕丘县曲阜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012年 瑕丘县曲阜县(改为仙源县)、邹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072年 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废除邹县
1084年 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增设邹县
1110年 瑕丘县(改为瑕县)、仙源县邹县龚丘县(改为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129年 瑕县(改为嵫阳县)、仙源县(改为曲阜县)、邹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1131年 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改设泰安军邹县改属滕阳军
1189年 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改为宁阳县)、泗水县
1265年 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废除宁阳县
1297年 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增设宁阳县
1368年 嵫阳县(废除州的附郭县)、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
1369年 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来属)
1385年 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改济宁府为兖州府,兖州属县并入)

长官

东汉兖州牧(192年-204年)
东汉兖州刺史(204年-220年)
曹魏兖州刺史(220年-265年)
晋朝兖州刺史(265年-307年)
晋朝兖州牧(307年-309年)
晋朝兖州刺史(309年-325年)
后赵兖州牧(350年)
后赵兖州刺史(351年)
  • 刘启(351年)
冉魏兖州刺史(351年)
  • 魏统(351年)
前燕兖州刺史(352年-360年)
  • 李历(352年-?)
  • 孙元(353年-?)[40]
前燕兖州牧(360年-370年)
前秦兖州刺史(370年-384年)
后燕兖州刺史(387年-399年)
南燕兖州刺史(399年-409年)
后秦兖州刺史(399年-416年)
北魏兖州刺史(401年-416年)
东晋北兖州刺史(416年-420年)
刘宋兖州刺史(420年-468年)
北魏兖州刺史(422年-494年)
北魏东兖州刺史(467年-494年)
北魏兖州刺史(494年-534年)
东魏兖州刺史(534年-550年)
北齐兖州刺史(550年-577年)
北周兖州刺史(577年-581年)
隋朝兖州刺史(581年-606年)
  • 赵仲卿(开皇中)
  • 孙万安
  • 邹达
  • 赵弘謇
  • 杨休
  • 宋延期[111]
唐朝兖州刺史(619年-742年)
  • 徐圆朗(619年—622年)
  • 李宽(贞观年间)
  • 李元懿(633年)
  • 李灵夔(640年)
  • 李元裕(665年之前)
  • 李贤(665年)
  • 李元轨(666年)
  • 李慎(高宗时)
  • 窦怀哲(高宗时)
  • 李德颖(高宗时)
  • 宇文有意(武则天时)
  • 刘如璿(701年)
  • 于知微(中宗时)
  • 卢齐卿(景龙年间)
  • 独孤仁政(710年)
  • 宋璟(711年)
  • 崔日用(711年)
  • 阳峤(712年)
  • 乔侃(开元初年)
  • 苏诜(715年)
  • 韦元珪(718年—721年)
  • 陈宪(722年)
  • 韦元琰(开元年间)
  • 崔球(开元年间)
  • 苏倜(开元年间)
  • 郑溥(开元年间)
  • 崔瑶(开元末年)
  • 柳绛(开元末年)
唐朝兖州刺史(758年-907年)
五代-宋初兖州刺史(907年-976年)
宋朝知兖州军州事(976年-1118年)
金朝泰宁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1137年-1179年)
金朝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1179年-1220年)
大蒙古国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1252年-1268年)
元朝兖州知州(1268年-1367年)
明朝兖州知州(1367年-1385年)

参考文献

  1. ^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2. ^ 《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3. ^ 《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一》
  4. ^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5. ^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6.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7.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8. ^ 8.0 8.1 8.2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9.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10.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11.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12. ^ 《宋史·卷一·本纪第一 太祖一》
  13.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14.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15.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16.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17. ^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18. ^ 《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十五·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19. ^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21. ^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22.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裴注引《魏略》
  23.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24. ^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25. ^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
  26. ^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27.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
  28. ^ 28.0 28.1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29. ^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30. ^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31. ^ 31.0 31.1 31.2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32. ^ 32.0 32.1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33. ^ 33.0 33.1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34. ^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35. ^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
  36. ^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37. ^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38. ^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
  39. ^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
  40. ^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41.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
  42.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晋纪二十五》
  43.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晋纪二十六》
  44. ^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45.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晋纪二十九》
  46.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三十》
  47. ^ 《资治通鉴·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
  48. ^ 48.0 48.1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49. ^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50. ^ 50.0 50.1 《魏书·卷三·太宗纪第三》
  51. ^ 《宋书·卷四十六·列传第六》
  52. ^ 52.0 52.1 52.2 《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53. ^ 《宋书·卷三·本纪第三》
  54.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55. ^ 《资治通鉴·卷一一九·宋纪一》
  56. ^ 《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57. ^ 57.0 57.1 57.2 《宋书·卷六·本纪第六》
  58. ^ 《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59. ^ 《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60. ^ 《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61. ^ 《宋书·卷七·本纪第七》
  62. ^ 《资治通鉴·卷一三一·宋纪十三》
  63. ^ 《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纪十四》
  64.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65. ^ 《魏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
  66. ^ 66.0 66.1 66.2 《魏书·卷三十·列传第十八》
  67.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68. ^ 《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69. ^ 69.0 69.1 《魏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70. ^ 70.0 70.1 70.2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71.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
  72. ^ 《魏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
  73. ^ 《魏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
  74. ^ 《魏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75. ^ 75.0 75.1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76. ^ 《魏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
  77. ^ 《魏书·卷七上·高祖纪第七上》
  78. ^ 《魏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
  79. ^ 《魏书·卷九十三·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80. ^ 80.0 80.1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81. ^ 《魏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82. ^ 《魏书·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
  83. ^ 《元显魏墓志》
  84. ^ 《魏书·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中》
  85. ^ 85.0 85.1 《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86. ^ 《魏书·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上》
  87. ^ 《魏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88. ^ 《魏书·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
  89. ^ 《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列传第四》
  90. ^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列传第九上》
  91. ^ 《梁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三十三》
  92. ^ 《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
  93. ^ 《魏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
  94. ^ 《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95. ^ 《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列传第三》
  96. ^ 《魏书·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
  97. ^ 《魏书·卷十二·孝静纪第十二》
  98. ^ 98.0 98.1 《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
  99. ^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
  100. ^ 《梁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
  101. ^ 101.0 101.1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
  102. ^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103. ^ 《北齐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
  104. ^ 《北齐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八》
  105. ^ 《北齐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八》
  106. ^ 《北齐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九》
  107. ^ 《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108. ^ 《北齐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
  109. ^ 《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
  110. ^ 《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111. ^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112. ^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
  113. ^ 《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114. ^ 114.0 114.1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115. ^ 《宋史·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三十九》
  116. ^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
  117. ^ 《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列传第二十》
  118. ^ 《宋史·卷三百○二·列传第六十一》
  119. ^ 《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
  120. ^ 120.0 120.1 120.2 120.3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
  121.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
  122. ^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
  123.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
  124. ^ 《宋史·卷三百○四·列传第六十三》
  125. ^ 《宋史·卷三百·列传第五十九》
  126. ^ 《宋史·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
  127. ^ 《宋史·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
  128. ^ 128.0 128.1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
  129. ^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
  130. ^ 《宋史·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
  131. ^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
  132. ^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
  133. ^ 《宋史·卷一百零四·志第五十七·礼七》
  134. ^ 《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选举三》
  135. ^ 《金史·卷八十·列传第十八》
  136. ^ 《金史·卷七十九·列传第十七》
  137. ^ 《金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六十六》
  138. ^ 《金史·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
  139. ^ 《金史·卷八十二·列传第二十》
  140. ^ 《金史·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
  141. ^ 《金史·卷六·本纪第六·世宗上》
  142. ^ 《金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十九》
  143. ^ 《金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五十八》
  144. ^ 《金史·卷九十三·列传第三十一》
  145. ^ 《金史·卷六十六·列传第四》
  146.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六十三》
  147. ^ 《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148. ^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传第四十二》
  149. ^ 149.0 149.1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传第四十二》
  150. ^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传第四十六》
  151. ^ 《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七十》
  152. ^ 《金史·卷十四·本纪第十四·宣宗上》
  153. ^ 《金史·卷一百〇三·列传第四十一》
  154.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六十》
  155. ^ 《元史·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
  156. ^ 《元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七》
  157. ^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
  158. ^ 《大明故奉训大夫知兖州事卢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