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郡
别名:灵昌郡、兖州滑州
 • 行政中心濮阳县
历史 
• 成立
前242年
• 废除
618年
地望:河南省濮阳市
山东省聊城市一带

东郡中国古代的。始立于秦王政时期,终于

沿革

秦汉

秦王政五年(前242年),将军蒙骜,取二十城,初置东郡[1],后治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立皇子刘恢为梁王,废东郡,以其领县益梁国[2]高后八年(前180年),梁王吕产被诛,复置东郡[3]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东郡属兖州刺史部。至汉成帝末,东郡领二十三县:濮阳、畔、观、聊城顿丘、发干、茌平、东武阳、博平、黎、清、东阿离狐临邑、利苗、须昌、寿良、乐昌阳平白马、南燕、廪丘[4]。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濮阳市山东省聊城市一带,郡治在濮阳,都尉治在东阿。

新朝时,改东郡为治亭。新朝灭亡后,复称东郡

东汉前期,改南燕县为燕县,分临邑县置谷城县。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并畔、黎、利苗、乐昌四县。建武十三年(37年),徙封周承休公姬武为卫公[5],改观县为卫公国。约此前后,改寿良县为寿张县。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以须昌、寿张二县益东平国汉章帝建初中,改清县为乐平县。建初四年(79年),以离狐县益济阴国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以茬平县益济北国。或此时,廪丘县改属济阴郡。至此,东郡领十五县(公国、侯国):濮阳、卫、聊城、顿丘、发干、范、东武阳、博平、乐平、东阿、临邑、阳平、白马、燕、谷城。[6]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年),卫、顿丘、发干、东武阳四县(公国)改属魏郡[7]

魏晋南北朝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分魏郡、东郡置阳平郡,阳平、乐平二县改属阳平郡曹魏前后,济阴郡廪丘、鄄城二县改属东郡,聊城、博平二县改属平原国,范县改属东平国,东阿、临邑、谷城三县改属济北国。至此,东郡领五县(公国):濮阳、白马、燕[8]、廪丘、鄄城[9]

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立皇子司马允为濮阳王[10],改东郡为濮阳国太康十年(289年),徙封濮阳王为淮南王,复濮阳国东郡[11]司马伦建始元年(301年),废皇太孙司马臧为濮阳王[12],复改东郡为濮阳国[11]

北魏太武帝天兴二年(399年),攻占后燕东燕郡(前身为西晋末分濮阳郡所置的东燕国)。不久,即改东燕郡复置东郡,治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领东燕(旧名燕)、白马、凉城等县。天兴四年(401年),置兖州(治滑台城),东郡属之。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破北魏军队于凉城,进而克滑台,遂取东郡[13]。至此,东郡领三县:东燕、白马、凉城[14]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滑台被北魏攻克[15],东郡复入北魏,后又收复。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滑台再次被北魏攻克[16],东郡遂入北魏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东郡改属司州;废陈留郡,其部分领县改属东郡。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白马县置平昌县;复置陈留郡,部分领县还属陈留郡。武泰元年(528年),分凉城县置长乐县。至此,东郡领七县:东燕、白马、平昌、凉城、长乐、酸枣(旧属陈留郡)、长垣(旧属陈留郡)。[17]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并平昌、凉城、长乐、酸枣四县。至此,东郡领三县:东燕、白马、长垣。北周北齐后,东郡改属汴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东郡,领县直属汴州[18]

隋朝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分汴州杞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滑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兖州。大业三年(606年),改兖州为东郡,治白马县滑台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领九县:白马、灵昌、卫南、濮阳、封丘、匡城(旧名长垣)、胙城(旧名东燕)、韦城、离狐。[19]

永平二年(618年),取隋东郡,改为滑州[20],东郡之名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

人口

太守

注释及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 谭其骧等,197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鹤,1987,《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晓杰,1999,《东汉政区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 ^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2. ^ 《汉书·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
  3.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
  4. ^ 4.0 4.1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5. ^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
  6. ^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
  7. ^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8. ^ 《晋书·地理志》脱漏燕,参见《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等。
  9. ^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10.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
  11. ^ 11.0 11.1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2. ^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
  13. ^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14. ^ 《宋书·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15. ^ 《宋书·卷四·本纪第四》
  16. ^ 16.0 16.1 《魏书·卷四上·世祖纪第四上》
  17. ^ 17.0 17.1 《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18.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19. ^ 19.0 19.1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20.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21. ^ 《续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三》
  22. ^ 22.0 22.1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3. ^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
  24. ^ 《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25. ^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26. ^ 《汉书·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27. ^ 《后汉书·卷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28. ^ 《后汉书·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29. ^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30. ^ 30.0 30.1 《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31. ^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32. ^ 《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34. ^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35.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36. ^ 《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37. ^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章怀注引袁宏纪
  38. ^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裴注引别传
  39. ^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裴注引《文章叙录》
  40. ^ 《三国志·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注引杜氏新书
  41. ^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42. ^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
  43. ^ 《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44. ^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45. ^ 《魏书·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46. ^ 《魏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
  47. ^ 《北齐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
  48. ^ 48.0 48.1 《魏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49. ^ 49.0 49.1 《魏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
  50. ^ 《魏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七》
  51.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52. ^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53. ^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54. ^ 《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列传第四》
  55. ^ 《魏书·卷十·孝庄纪第十》
  56. ^ 《魏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
  57. ^ 《周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
  58. ^ 《北齐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59. ^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
  60.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齐故仪同尧公墓志铭
  61. ^ 《北齐书·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
  62. ^ 《北齐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
  63. ^ 63.0 63.1 《北齐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八》
  64. ^ 《北齐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九》
  65. ^ 《周书·卷六十·列传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