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敌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敌人(英语:enemy,简称)一词用于称呼立场上与己方互敌的另一方(个人或群体)。而在电子游戏术语中,敌人(英语:enemy sprites)则指与玩家所操控玩家角色对立的游戏非玩家角色单位。

定义

广义上的敌对关系可以指各种竞争关系,如感情纠葛的竞争者互相称为情敌。敌人一般可根据以下两项定义分辨:

  • 敌人是相对的,敌对双方都可以称对方为敌人。
  • 敌人的反义词是我方、友方。

敌对的原因

一方面有因阶级立场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刑事犯罪等冲突,而导致人们按照立场、国籍、民族、经济地位等的区别分成互相敌对的阵营。另一方面也有竞赛中的敌方。

阶级立场

例如在《毛泽东语录》的“谁是我们的敌人”一篇中,指出“阻挠中国革命事业的人”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意识形态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同盟国两个阵营互相敌对,两个阵营的民营企业人民也互相为敌。

经济利益

例如在贫富悬殊现象中,社会中的草根阶层可能产生仇富心理,视富商为敌人。

刑事犯罪

例如在暴力伤害类的刑事案件(如绑票抢劫)中,犯罪嫌疑人是受害者和警方的敌人。在校园枪击案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攻击他看到的任何人,把他的“敌人”的数量无限扩大。

竞赛

在对抗性的桌上游戏体育运动(如击剑)和对抗性的电子游戏中,玩家运动员之间在规则上也处于敌对关系。

例如在围棋中,有一人使用白色的棋子,则黑色的棋子对他来说是敌子(敌人的棋子);在一场辩论中,会分为正方和反方,与参与辩论者持相反立场的参与者便是敌方,例如一名参与者站在正方立场,反方则成为该参与者的敌人。

电子游戏中的敌人

在一些具对战设定的的电子游戏中,游戏背景设定一般将玩家角色非玩家角色分成两个或以上的敌对阵营,一些设定为玩家角色处于同一阵营与敌方阵营的非玩家角色对抗,一些则为除己方阵营以外的玩家角色和非玩家角色均为敌人,并以消灭敌人作为游戏目标。

电子游戏中的敌人包括通常较低级、在普遍地图上遇到的怪物,以至敌方头目(Boss)。在一般的角色扮演游戏中,玩家可普遍在游戏地图上遇到敌人,在打败敌人后,玩家可获得经验值以至随机在怪物身上掉落的金钱道具等。一般而言,游戏设计师会将经验值和金钱的多寡以及道具的优劣设定为依该敌人的等级而定。通常打倒头目后所获得的经验值和金钱比怪物为多,道具的品质也更优良;而打败怪物所获得的经验值和金钱的多寡以及道具的优劣也依的等级而定。

作品虚构角色

小说戏剧影视作品和ACG作品中,常会为了表现矛盾冲突而设定相互敌对的阵营和角色,与主角为敌的角色称为对立角色

例如在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主角的父亲被他的叔叔杀害,则叔叔是主角的杀父仇敌;在肥皂剧中,家族之间和家族内部的恩怨情仇、争产等冲突使人们互相敌对,常见亲人之间反目成仇的描写;在一些科幻电影中,来自外太空的怪物企图征服地球,则它们是人类的敌人。

敌对的表现

一般来说,敌人会危害己方或友方的权利,或者妨碍己方或友方获得利益。相对地,己方或友方也会对敌人造成妨害。例如:

  1. 互相敌对的国家在外交、经济等层面上断绝关系,彼此国内舆论指责对方政府,在国际上组织对敌国的经济封锁、经济制裁等,直至派出军队进行战争。
  2. 在战场上,军队用武器和肉搏攻击敌军。
  3.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侵害受害者,警察则追捕犯罪嫌疑人、将其逮捕或击毙。
  4. 在棋类游戏中,通常要用自己的棋子把敌子“吃掉”。
  5. 在《哈姆雷特》中,主角为了替父亲报仇而杀死了他的杀父仇敌。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