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
庞统 | |||||||||
---|---|---|---|---|---|---|---|---|---|
耒阳令、军师中郎将、治中从事、关内侯 | |||||||||
军师中郎将 | |||||||||
国家 | 东汉 | ||||||||
时代 | 东汉末年 | ||||||||
主君 | 周瑜→刘备 | ||||||||
姓 | 庞姓 | ||||||||
名 | 统 | ||||||||
字 | 士元 | ||||||||
号 | 凤雏 | ||||||||
职官 | 军师中郎将 | ||||||||
封爵 | 关内侯(追赠) | ||||||||
祖籍 | 荆州襄阳郡(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 | ||||||||
出生 | 179年 | ||||||||
逝世 | 214年夏(4月) 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 | ||||||||
谥号 | 靖侯 | ||||||||
墓葬 | 庞统祠墓 | ||||||||
| |||||||||
庞统(179年—214年夏(农历4月)[1]),字士元,东汉末年襄阳郡襄阳县[2](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地方上称其“凤雏”,与“卧龙”诸葛亮师出同门与齐名。庞统亦是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堂兄弟,与诸葛亮亦有亲戚关系,当时俗语有云:“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被南郡太守周瑜任命为功曹,周瑜死后扶送灵柩回江东吊丧,后成为刘备重臣谋士,协助刘备征伐天府之国的四川之地巴蜀,在攻打首府成都附近重要据点支城雒城时被流矢射中身亡,享年36岁[3]。陈寿誉其可比拟为魏国的荀彧和荀攸叔侄。历任耒阳令、治中从事,官至军师中郎将;死后由后主刘禅追封为关内侯,追谥为靖侯。
经历
南州冠冕
庞统出身荆州名门,年少时质朴鲁钝,未有人识。叔父庞德公看重他。颍州人司马徽清高雅正,有知人之鉴。庞统弱冠之年(二十岁)去见司马徽。当时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庞统坐在树下[a],二人由早谈到夜。司马徽甚奇异,称庞统为荆南士人之冠,评他为“盛德”,更赞叹庞德公知人的才能,庞统名望渐渐传开。
雅好人流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在南郡争夺战,战胜曹仁后,占领南郡领太守。庞统在周瑜南郡太守任下,担任功曹[4]。后周瑜在巴丘病逝,庞统将周瑜的遗体灵柩护送回江东吊丧,遇到闻名而来的陆绩、顾邵、全琮等。庞统认为全琮:“你好施予、慕贤明,有点像汝南人樊子昭。虽然智力不多,但仍是一时的佳话。”又认为:“陆绩有驮马的脚力,而顾邵则有驮牛能负重走远路的能力。”有人便问:“如你所见,陆𪟝较优胜?”庞统解释:“驮马虽厉害,但只能负起一人。但驮牛一日能走三百里,所负又岂止一人!”于是顾邵招待庞统留宿,并问道:“你评价过如此多名人,我与你如何?”庞统说:“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教化世俗,荐举人物,我不及你;但论帝王的秘策,揽、倚、伏的精要,我则较有利。)”
众人受到庞统点评后都十分满意,更与他结为朋友,说道:“当天下太平时,一定与您谈尽四海之士。”
大才小用
刘备从孙权手中借走了南郡之后便督管荆州,任用庞统为耒阳令,但在任内无法将职务做好,被免官。鲁肃寄书信给刘备为庞统引荐并加以劝告:“庞士元不是管理百里小县的人才,命他为治中、别驾的职任,才能彰显展现出他的才华。”诸葛亮亦加以推荐,于是刘备召见庞统一番谈论,开始逐渐十分器重庞统,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其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后升任为军师中郎将。
有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京口去求见孙权,周瑜吕范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麾下,就该效忠谁,各为其主,你不必隐瞒。”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京口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入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诸葛亮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描述庞统任耒阳县令,张飞去监视期间,庞统就将百余日所累积的公务全按部处理。这事件的蓝本就是在《三国志·蜀志十一·杨洪传》裴注引陈寿另一著作《益部耆旧传杂记》里的何祗。[5]
经学思谋
建安十六年(211年)张松举荐法正,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进入川蜀共拒汉中张鲁,暗中却请刘备借机谋取川蜀。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进谏,他说:“荆州荒芜残败,人才物资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为鼎足而计,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国富民殷,户口百万,沃野千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四部兵马,要调用都一定能齐集,珠宝财货都无求于境外。我们可以以此来成就自己的大业。”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容者,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诡谲,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事业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若为得益州,而失信于天下,我不能这么做。”庞统说:“当今乃腐乱之世,凡事不能拘执常理墨守成规,要宜从权变才行。况且吞并弱小,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善待刘璋,厚加封赠,还有谁能你说失于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会被他人攻占,追悔莫及。”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6],决定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法正、庞统、黄忠、魏延、霍峻等人,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上杀了刘璋,这样将军不需劳师动众即可坐得益州,张松法正纷纷赞同,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刘璋隆重地款待刘备及其部下,增拨给刘备不少兵马粮草和军用物资,连战略关卡白水关也交给他督管,命他率兵去抵御张鲁。刘璋交代完毕,随即返还成都,然而刘备到葭萌关便止步不前,并未贯彻北上攻打张鲁的请求,而是广树恩德、收买人心。
征蜀三策
建安十七年(212年)张松因事迹败露被斩,刘备与刘璋正式决裂后,庞统提出上、中、下三策取蜀:
- 上策:“立即秘密挑选精兵强将,昼夜兼程急行军,袭击攻取成都;刘璋没有军事才干,又素来没有预防戒备,突然大军压境,便可一举攻下成都,这就是上策。”
- 中策:“杨怀、高沛乃是刘璋手下的名将,他们倚仗手中的强兵,据守白水关,听说他们曾几次上书劝谏刘璋,要刘璋把主公打发回荆州。主公未到达白水关时,可派人去告知他们,就说荆州有紧急军务,准备回军救援,同时下令我军将士整理行装,佯装即将撤还的样子。杨、高二人既钦佩主公的英名,又高兴主公撤离益州,料想他们一定会轻装前来拜送主公,主公可乘机下令将他们捉拿,进而夺占白水关收编他们的部众,挥军攻打成都,这就是中策。”
- 下策:“立即退还白帝城,联络荆州兵马入蜀,与荆州军队合兵一处,徐图进取,慢慢蚕食益州,这就是下策。”
更认为:“如果犹豫不决而滞留此地,大军必然陷入严重的困境,不可拖延下去了。”刘备认为上策过急,下策又太缓,故依采取中策而行。先斩杨怀、高沛,夺取二人的部众,南下进军占领涪城,确保畅通回荆州之路,再攻成都,所向披靡[7]。
君臣皆失
当大军经过涪城时,刘备设宴款待众人,饮酒作乐,并对庞统说:“今日的宴会,真是乐事。”但庞统责备:“攻打别人的领土,还在饮酒作乐,此非仁义之师所为。”道破刘备的野心,当时酒醉的刘备愤怒地说:“当年周朝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他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说话不当,请你赶快离开!”于是庞统离席引退。
后来,刘备稍微酒醒后,对庞统感到悔意,派人请庞统还席,庞统便回到坐位。不过,庞统没有多谢刘备请他回来,却自己在饮食,神色自若。刘备问他说:“你认为刚才是何人的过失?”庞统答道:“是君臣皆错。”刘备大笑,继续宴乐。
凤雏落坡
刘备调遣荆州援军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逆江而上率军攻克白帝、江州、江阳。刘备进攻雒城时,庞统率军攻城,不幸被城防守军刘循指挥之下流矢射中而身亡,年仅36岁。刘备为之痛惜、流泪,诸葛亮也亲自前往拜祭,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更升其父为谏议大夫。后追赐关内侯,260年九月,追谥为靖侯。
逸闻
- 甚有修养,评价他人时会夸大赞美别人的优点,有人对此好奇便问他,庞统回答道:“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方今天下大乱,正义之道逐渐衰退,善人少而恶人多,我想兴起这样的风俗以达到助长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扬好的榜样,改善世风,如果不这样做,善人会越来越少。十个人当中如果可以改善五个人,就可以将此事完成一半,进而达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励自己,这样难道不行吗?)”大意是想通过赞美人去鼓励、指导世人向善。
家庭
父辈
- 其名不详。在庞统去世后被拜为议郎,后来又迁为谏议大夫。
- 庞德公,庞统的从父,汉末襄阳一带的名士,善于品评人物。
同辈
子
评价
- 庞统自评:“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司马徽:“南州士之冠冕。(庞)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习凿齿曰:“夫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仗信顺以为宗,一物不具,则其道乖矣。今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纳胜而无执,是从理也;有臣则陛隆堂高,从理则群策毕举;一言而三善兼明,暂谏而义彰百代,可谓达乎大体矣。若惜其小失而废其大益,矜此过言,自绝远谠,能成业济务者,未之有也。臣松之以为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心既内疚,则欢情自戢,故闻备称乐之言,不觉率尔而对也。备宴酣失时,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其云‘君臣俱失’,盖分谤之言耳。习氏所论,虽大旨无乖,然推演之辞,近为流宕也。”
- 袁宏《三国名臣颂》:“士元弘长,雅性内融。崇善爱物,观始知终。丧乱备矣,胜涂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风。绸缪哲后,无妄惟时。夙夜匪懈,义在缉熙。三略既陈,霸业已基。”
- 裴松之:“谋袭刘璋,计虽出于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心既内疚,则欢情自戢,故闻备称乐之言,不觉率尔而对也。备酣宴失时,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其言‘君臣皆失’,盖分谤之言耳。”
- 方孝孺:“然徽以孔明、庞统并称,吾窃有疑焉。论者惜统早死,故功业不及孔明;余谓使统不死,终非孔明比也。孔明之学,庶乎王道;而统之言,皆矫诈功利之习。刘璋之迎昭烈,或说昭烈就取益州,昭烈恐失信于天下,统则请就其来迎而袭杀之;昭烈之不即从,所以坚益州之民服从之志,犹有王者之用心也;统独切切焉欲夺璋之位,其器量何浅哉?王者患孚德不弘、道不洽,不患土狭民微也。”(《孔明之学庶乎王道》)
- 李光地:“庞士元论人才,不肯求全责备,这个心胸,便可以称‘凤雏’。”(《榕村语录》)
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庞统的形象与史书上的庞统有所不同。《演义》中描写庞统容貌丑陋,在赤壁之战时受周瑜之托而向曹操献连环计,曹操因此将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刘备入蜀后,在庞统的辅佐下夺取涪城,斩了泠苞之后,与庞统分兵进取雒城;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请求换乘刘备座骑白马--的卢,并自告奋勇担任前军,行至一地势逼窄之山谷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心知此乃不利之兆,遂遭埋伏于此的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
歇后语
-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影视形象
- 中国大陆湖北电视台电视剧《诸葛亮》(1985年):由刘明凯饰演庞统。
- 香港亚洲电视台电视剧《诸葛亮》(1985年):由曾伟权饰演庞统。
- 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年):分别由祝士彬、金书贵饰演庞统。
- 台湾华视电视剧《关公》(1996年):由邓安宁饰演庞统。
- 电影《诸葛孔明》(1996年):由石玉昆饰演庞统。
- 电影《一代枭雄曹操》(1999年):由石玉昆饰演庞统。
- 中国大陆电视剧《卧龙小诸葛》(2001年):由刘晓虎饰演庞统。
- 中国大陆电视剧《三国》(2010年):由杜旭东饰演庞统。
- 香港无线电视台电视剧《回到三国》(2012年):由章志文饰演庞统。
动漫游戏
- 真三国无双系列 / 无双OROCHI系列(光荣公司开发,河内孝博配音)
- 三国志
- 三国演义
- 《苍天航路》(王欣太)中的庞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美男子。
- 《火凤燎原》(陈某)中的庞统脸上有刺青,右眼眼白全黑。擅长算计布局,被三奇贾诩称为“怪物”,是司马徽的弟子,更是名闻天下的军师集团“水镜八奇”中的“六奇”,在关东军平阳兵营中在短时间破解董卓军中计谋而得“凤雏”之名,在宛城之战中出山,并使曹操走上绝路及司马家因反曹而灭门,实为刘宠起义而铺路,因刘宠死于司马家暗杀而失败,在徐州遇上刘备后,对刘备作重新评估并有投刘备之意,官渡之战曾助孙策平于吉及进犯曹操(实为袁方举荐,以分化周瑜和孙策),赤壁之战前曾游说甘宁投降孙权,在诸葛亮下江东时曾游说其投刘备,赤壁之战后正式投刘备。
- 《王者荣耀》中的庞统被设定为一位刺客和傀儡师,能够操作傀儡,释放暗器进行战斗。但正因为该形象与历史上的同名谋士形象严重不合,迫于各方压力,《王者荣耀》制作组将旗下设计英雄“庞统”改名“元歌”。
注解
注释
- ^ 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二一四年)夏,四月 刘备围雒城且一年,庞统为流矢所中,卒。
- ^ 《后汉书·逸民列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据其叔伯的籍贯补。
- ^ 唐庚曰:“庞德公以孔明为卧龙,以士元为凤雏,则士元之齿当少于孔明。孔明卒时年五十四,而士元先卒二十二年,则士元物故尚未三十也,岂不惜哉!”即唐庚认为“卧龙”“凤雏”的说法意味着庞统比诸葛亮年轻,认为庞统去世时其实不到三十岁。
- ^ 《太平御览·卷264◎职官部六十二○功曹参军》引《荆州先德传》作周瑜逼庞统任其部下:“周瑜领南郡,以庞士元名重,州里所信,乃逼为功曹,任以大事。瑜垂拱而已。”
- ^ 祗字君肃,初仕郡,后为督军从事。时诸葛亮用法峻密,阴闻祗游戏放纵,不勤所职,尝奄往录狱。众人咸为祗惧。祗密闻之,夜张灯火见囚,读诸解状。诸葛晨往,祗悉已暗诵,答对解释,无所凝滞,亮甚异之。
- ^ 九州春秋曰: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彊,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 ^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杖彊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乆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 ^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南次至雒,以为广汉太守。存素不服庞统,统中矢卒,先主发言嘉叹,存曰:“统虽尽忠可惜,然违大雅之义。”先主怒曰:“统杀身成仁,更为非也?”免存官。顷之,病卒。失其行事,故不为传。
- ^ 《傅子》:(傅)巽在荆州,目庞统为半英雄,证裴潜终以清行显。统遂附刘备,见待次于诸葛亮。潜位至尚书令,并有名德。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