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Johnson.Xia/芜裕铁路轮渡
芜裕铁路轮渡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和镜湖区,两头连接二坝站和老芜湖西站(后改道至新芜湖西站),曾担负着连接淮南铁路、宁铜铁路和皖赣铁路的任务。2000年9月30日,在芜湖长江大桥启用后,轮渡停用。
历史
据当地居民的回忆,这个轮渡主要摆渡貨車[1]。还有居民回忆,最初的轮渡码头很简易,运力也不大,到80年代扩建后,运力大大提升,最多时一艘轮渡可拉载27节车厢。[2]旅客则在裕溪口站下车,乘船至江对岸的芜湖市区[3]。
1958年8月5日,原铁道部命令筹建芜裕火车轮渡,将武昌轮渡段撤迁到芜湖,全体人员和渡运配套设备同时搬迁,成为后来的芜湖轮渡段。芜湖轮渡段配有两艘内燃渡轮,每艘渡轮可装载10—12辆货车。[4]两座码头分别在原新芜区和原裕溪口区建成。轮渡所在秃矶山石油公司附近。“北京号”从武汉调来。[5]北岸位于鸠江区二坝镇(曾属于无为县和原裕溪口区,裕溪口区是市辖区),接淮南线,南岸位于秃矶山地段(曾属于原新芜区),左接二米厂,右邻石油库码头,接宁铜铁路和皖赣铁路[6]。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运量急剧上升,芜裕轮渡的简易栈桥码头已不能适应。经铁道部批准,在原有老轮渡上游,新建了新型的活动式栈桥码头,于1985年8月建成投产。简易轮渡停用拆除。[7]:660
1990年,芜裕线火车渡轮获上海市优秀产品二等奖。[8]:179-180
考古和纪念
2021年11月8日,芜湖铁路轮渡被列入芜湖市区第二批历史建筑[10]。
2022年6月底至7月初,作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近代铁路投资中外档案资料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的一环,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铁路遗产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芜湖市调研。活动中,团队查询了芜裕轮渡相关文档20余份,还参观了轮渡遗址。参观时,团队在长江南岸轮渡新村附近找寻到1985年的轮渡遗址,长江两岸较为完整的火车栈桥,以及被植被淹没的轨道和拆卸下来的钢架。[1]
船只
1988年5月,在上海铁路局专门组织的招标会上,中华造船厂中标承制芜湖到裕溪口两艘火车渡船建造合同。1989年7月完成初步设计和生产设计。主管设计师谭志平,主管建造师罗树荣,主管检验师王景华。
首制船于1988年12月29日开工,1989年10月31日下水,1990年4月30日完工交船。命名为“北京”号。1989年3月31日,“芜湖”号渡船开工,12月28日下水,1990年6月25日完工交船。
该渡船主机气电遥控系统是从德国进口原件,国内组装。纵倾、横倾平衡水泵及其显示系统,都是试验项目。经职工奋力攻关,顺利实现技了术要求。在驾驶室就可对全船主、辅机舱设备运转进行遥控和监视。渡船主要尺度与性能:总长134.6米,垂线间长127米,型宽17.2米,型深6.5米,吃水3.75米,满载排水是6086吨,载重量2400吨,航速10.8节,艉主机采用8L20/27柴油机2台,功率1600千瓦;艏主机6L20/27柴油机1台,功率600千瓦。
渡船平面甲板上铺三股轨道,可同时渡运60吨位的高棚车厢27节或15节旅客列车。
北京”号和“芜湖”号建成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新闻媒体都相继报道,称芜裕轮渡船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的火车渡轮”。“载重量、性能、操作技术都超过了我国现有的火车渡轮”。[8]:179-180
数据
来源:[11]
60年代
年份 | 年航渡数
(渡) |
平均每日航渡数
(渡) |
年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日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渡渡车数
(辆) |
---|---|---|---|---|---|
1959 | 8204 | 22 | 73333 | 201 | 8.9 |
1960 | 16755 | 46 | 149716 | 401 | 8.9 |
1961 | 14278 | 39 | 120623 | 330 | 8.4 |
1962 | 6573 | 18 | 47588 | 130 | 7.2 |
1963 | 4231 | 11.5 | 33907 | 93 | 8 |
1964 | 4340 | 12 | 32524 | 89 | 7.5 |
1965 | 6564 | 18 | 51177 | 140 | 7.8 |
1966 | 11358 | 31 | 111719 | 306 | 9.8 |
1967 | 6438 | 17.5 | 67037 | 184 | 10.4 |
1968 | 7961 | 21.8 | 80045 | 219 | 10 |
1969 | 8084 | 22 | 73131 | 200 | 9 |
70年代
年份 | 年航渡数
(渡) |
平均每日航渡数
(渡) |
年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日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渡渡车数
(辆) |
---|---|---|---|---|---|
1970 | 6322 | 18.7 | 66649 | 183 | 10.5 |
1971 | 6670 | 18.3 | 69735 | 191 | 10.4 |
1972 | 6280 | 17.2 | 67456 | 185 | 10.7 |
1973 | 5476 | 15 | 60810 | 167 | 11.1 |
1974 | 3122 | 8.6 | 30696 | 84 | 98 |
1975 | 6638 | 18.2 | 58656 | 161 | 8.8 |
1976 | 6721 | 18.4 | 54020 | 148 | 8 |
1977 | 6494 | 17.8 | 53869 | 148 | 8.3 |
1978 | 7708 | 21 | 69632 | 191 | 9 |
1979 | 7144 | 19.6 | 64560 | 177 | 9 |
80年代
年份 | 年航渡数
(渡) |
平均每日航渡数
(渡) |
年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日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渡渡车数
(辆) |
---|---|---|---|---|---|
1980 | 6856 | 18.8 | 63012 | 173 | 9.2 |
1981 | 6060 | 16.6 | 55510 | 152 | 9.2 |
1982 | 6827 | 18.7 | 71928 | 197 | 10.5 |
1983 | 6827 | 18.7 | 65067 | 178 | 9.5 |
1984 | 6747 | 18.5 | 67734 | 186 | 10 |
1985 | 6013 | 16.5 | 78813 | 216 | 13.1 |
1986 | 6188 | 17 | 132202 | 362 | 21.4 |
1987 | 6839 | 18.7 | 147841 | 405 | 21.6 |
1988 | 6355 | 17.4 | 148543 | 407 | 23.4 |
1989 | 6267 | 17.2 | 156025 | 428 | 24.9 |
90年代
年份 | 年航渡数
(渡) |
平均每日航渡数
(渡) |
年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日渡车数
(辆) |
平均每渡渡车数
(辆) |
---|---|---|---|---|---|
1990 | 6954 | 19 | 177669 | 487 | 25.5 |
1991 | 7894 | 21.6 | 194022 | 532 | 24.6 |
1992 | 9934 | 27.2 | 220583 | 604 | 22.2 |
1993 | 11852 | 32.5 | 265381 | 727 | 22.4 |
1994 | 12986 | 35.6 | 316234 | 866 | 24.4 |
1995 | 12482 | 34.2 | 312116 | 855 | 25 |
草稿
联结长江南岸的芜湖及长江北岸裕溪口的芜裕轮渡,是国内唯一尚在使用的火车轮渡,该轮渡扼华东铁路南北第二通道的重要咽喉,由上海铁勘所采用废弃的原武汉火车轮渡的全部设备进行搬迁设计。由于当时运输的通过能力要求不大,因此设计成简易轮渡,1958年建成。为适应该处长江水位高差较大的特点,设计成南北岸各3座能适应高、中、低不同水位的栈桥码头。使用时,可根据长江水位变化,选用其中1座,使栈桥线路与渡轮线路连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运量急剧上升,芜裕轮渡的简易栈桥码头已不能适应。经铁道部批准,在原有老轮渡上游,新建了新型的活动式栈桥码头,于1985年8月建成投产。简易轮渡停用拆除。活动式栈桥码头,由铁四院设计,上海铁勘院进行完善,补充了能吸收大量动能的轮渡靠船墩架等设施。活动式栈桥的规模采用6孔桥梁和活动跳板梁,配有各自独立的传动机械组成的升降设备。在桥面上设有三开道岔1组,临江的第·孔梁为喇叭型桥梁,以配合大型渡轮上的三线股道。渡轮靠、离栈桥码头时,为使渡轮甲板面和栈桥桥面的线路对接准确稳定,吸收渡轮靠码头时撞击的动能和避免直接碰撞栈桥,在两岸栈桥前方的江面上,各设置了3座固定式靠船墩架和1艘浮动式靠墩船组成的靠船设施,以稳定船位,并有两艘带缆船供渡轮靠、离码头时的带缆作业。
新轮渡栈桥建成后,除配备了由宁浦轮渡转移的3艘旧渡轮外,上海中华造船厂又新建了“北京号”、“芜湖号”两艘新渡轮,实施了5船渡运,每艘渡轮的甲板上均铺有3股道。新建的渡轮可载货车27辆或编组15辆的客车一次渡运过江,因此大大提高了华东南北第二通道的运输能力。[7]:660
参考
[6][12][13][11][14][15]:153-154
- ^ 1.0 1.1 【青春“三下乡”】历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芜湖市周边调研铁路遗产. 安徽师范大学. 2022-07-24.
- ^ 安徽芜湖:逐梦创新路 激活一江水.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19-09-17.
- ^ 濡须之畔有趟“快班车”. 安徽工人日报 (中工网). 2018-12-25 [202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大武汉的火车曾在长江里劈浪前进.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 2021-07-16.
- ^ 李幼谦. 芜湖地理志. 华文创意写作中心. 2015-09-29 (中文).
- ^ 6.0 6.1 第五章 交通 邮电 第一节 对外交通. 芜湖市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ISBN 9787800504860.
- ^ 7.0 7.1 第四篇市政、交通工程设计. 上海勘察设计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06. ISBN 7-80618-462-7.
- ^ 8.0 8.1 第二编船舶建造. 上海船舶工业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12. ISBN 7-80618-690-5.
- ^ 长江火车轮渡最后坚守者. 新华社. 2017-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2).
- ^ 关于芜湖市区第二批历史建筑的公示. 芜湖市人民政府. 2021-11-08.
- ^ 11.0 11.1 第四篇 铁路运输. 上海铁路局志. 中国铁道出版社. : 459, 460. ISBN 7-113-05380-7.
- ^ 调研第二日(上):探寻轮渡遗迹.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22-06-26.
- ^ 调研第二日(下):芜湖轮渡的前世今生.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22-06-27.
- ^ 第二节 铁路. 芜湖市志:1986~2002. 方志出版社. 2009-10: 296, 297 [2018-08-21]. ISBN 978-7-80238-604-4.
- ^ 中铁大桥局.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志.
- ^ 方向明. 加强裕溪口站施工过渡期能力——芜裕轮渡日均再多渡100辆车.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91, (3).
- ^ 胡富华. 裕芜轮北线开发利用的研究. 上海铁道科技. 2004: 9-11,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