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江南分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江南分省是指清代江南省康熙年间开始分离,形成安徽江苏两省的过程。

分省过程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攻占南直隶后,改为“江南省”,辖区大体为今安徽江苏上海的两省一市范围。最初,清廷设一位江南布政使司(驻江宁府),以及三巡抚江宁巡抚凤庐巡抚操江巡抚)。根据康熙年间的《大清会典》,布政使为一省之长。因此江南布政使的到任,可以认为江南省成立。[1]

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布政使分为两位,分驻江宁府苏州府。右布政使辖宁、镇、苏、松、常,左布政使辖余下地方。然这两位布政使仍冠以“江南”头衔,所以不可能认为江南分省。

康熙五年(1666年)五月,裁鳳廬巡撫,所属庐州凤阳二府,滁、和两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淮安府扬州府二府及徐州隶属江南右布政使司。此时左、右两布政使辖境已经和现在安徽江苏两省十分接近。康熙六年,左、右布政使分别改为安徽布政使江苏布政使(这是“安徽”、“江苏”这两个省名出现之始),依然分驻江宁府苏州府,但江宁府本身属于江苏布政使辖境。但康熙朝大清会典仍然记载全国为十四行省,所以这里的两个布政使辖境还只是两省的雏形罢了。另外,康熙二十九年,分定江南、浙江洋汛嵊泗地域划归江南省江苏布政使司崇明县[2]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正式开始修订新大清会典,王安国提出原大清会典名不副实,遂开始修编新会典,乾隆二十九年,新《清会典》修成,从法律层面确定了顺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结果。[2]

注释

  1. ^ 顺治、康熙时期. [201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2. ^ 2.0 2.1 从分藩到分省.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