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重定向自檢校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1]。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根據《周禮》,司徒除了掌管邦國重任外,亦有教育之責,以輔佐王安定天下。[2]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初沿制后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历代司徒
上古
- 堯
- 舜
周
- 魯
- 宋
- 郑
- 陈
汉
- 西漢(大司徒)
- 新朝(大司徒)
- 更始(大司徒)
- 大司徒:鄧禹、伏湛、侯霸、韓歆、歐陽歙、戴涉、蔡茂、玊況
- 司徒:馮勤、李訢、郭丹、范遷、虞延、邢穆、王敏、鮑昱、桓虞、袁安、丁鴻、劉方、呂蓋、魯恭、張酺、徐防、梁鮪、魯恭、夏勤、劉愷、楊震、劉熹、李郃、朱倀、許敬、劉崎、黃尚 、劉壽、胡廣、趙戒、袁湯、張歆、吳雄、黃瓊、尹頌、韓縯、祝恬、盛允、种暠、許栩、胡廣、劉寵、許訓、橋玄、許栩、袁隗、楊賜、袁滂、劉郃、楊賜、陳耽、袁隗、崔烈、許相、丁宮、黃琬、楊彪、王允、趙謙、淳于嘉、趙溫
三国
晋
- 西晉:司馬望、荀顗、石苞、何曾、李胤、山濤、魏舒、石鑒、荀勗(贈)、王渾、王戎、何劭、司馬肜、王戎、溫羨、王衍、司馬越、傅祗、梁芬
- 东晋:荀組、王導、司馬岳、蔡謨、司馬昱、謝安、司馬道子、王珣(贈)、司馬德文、王謐、司馬德文
十六国
- 成汉
- 后赵
- 冉魏
- 前燕
- 后燕
- 南燕
- 前秦
- 夏
- 后凉
南北朝
- 南朝
- 宋:劉義真、徐羨之、王弘、劉義康、劉義恭、劉義宣、劉義恭、劉子鸞、劉子尚、劉休仁、袁粲、劉燮
- 齊:褚淵、蕭子良、蕭鏘、蕭子卿、蕭寶義
- 梁:謝朏、萧伟、蕭宏、蕭憺、蕭宏、萧纶、萧绎、宋子仙、張化仁、王僧辯、陸法和、蕭勃、蕭淵明、陳霸先、王瑒
- 陳:陳休先(贈)、陳頊、陳叔英
- 西梁:蔡大寶(贈)
- 北朝
- 北魏:长孙嵩、长孙翰、崔浩、古弼、陆丽、刘尼、拓跋目辰、拓跋丕、陈建、元他、尉元、冯诞、元勰、元详、元嘉、高肇、元怿、元怀、胡国珍、元澄、元继、崔光、萧综、皇甫度、杨椿、元徽、李延实、萧赞、长孙稚、元彧、尔朱彦伯、元亶
- 东魏:高盛、高昂、孙腾、高隆之、娄昭、侯景、韩轨、彭乐
- 北齐:潘相乐、尉粲、高湛、段韶、高归彦、娄睿、斛律光、高润、韩祖念、高俨、高绰、高孝珩、高延宗、高阿那肱、高普、赵彦深、莫多婁敬顯
- 西魏:斛斯椿、元赞、万俟洛、李叔仁、王盟、高仲密、元欣、李弼
- 北周:李弼、侯莫陈崇、杨荐、宇文贵、宇文直、宇文亮、长孙览、于翼、宇文椿、王谊
隋
唐
- 李世民 621-626
- 李元吉 626
- 長孫無忌 642-649
- 李元景 649-653
- 李元礼 653-672
- 李元轨 683-685
- 李元名 689-690
- 李旦 702-703
- 武攸暨 705
- 李憲 713
- 李成义 713-724
- 李浚 732-738
- 李业 733-734
- 李琮 736-752
- 郭子仪 757-764
- 李抱玉 764-765
- 郭子仪 768-779
- 李正己 779-781
- 李晟 784-787
- 马燧 787-795
- 李抱真 793
- 杜佑 806-812
- 韩弘 815-822
- 李光颜 824-826
- 乌重胤 827
- 王智兴 828-829
- 裴度 830-839
- 李德裕 843-844
- 白敏中 852-861
- 令狐綯 859-860
- 李悰 862-863
- 李纮 864-872
- 王鐸 872-873,877-879,881-883
- 韦保衡 873
- 郑畋 883
- 萧遘 885-887
- 韦昭度 887-888,893
- 孔纬 889
- 杜让能 889-892
- 徐彦若 898-899
- 崔胤 903-904
五代十国
- 后梁
- 后唐
- 后晋
- 后汉
- 后周
- 前蜀
- 楚
- 南唐
- 闽
- 北汉
宋
范质 张延范 赵普 王旦 王曾 丁谓 冯拯 王钦若 黎偓佺 吕夷简 麦允言 陈执中 韩琦 文彦博 曹佾 富弼 韩忠彦 王岩叟 赵宗楚 许将 赵似 赵偲 赵宗汉 吕惠卿 金裒宾深(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司徒、真腊国王)
辽
金
元
赵㬎 和礼霍孙 撒里蛮 阿鲁浑萨理 张九思 石抹明里 李邦宁 石天麟 郝彬 刘夔 田忠良 张珪 香山 不兰奚 伯帖木兒 佛家奴 絳曲堅贊 阿鲁温 王宣
周(张士诚)
明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維基教科書中的相關電子教程:中國歷代主要政府機構與官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