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菩薩
月光菩薩(梵語:चन्द्रप्रभ Candraprabha),又称月光遍照菩萨、月净菩萨或月光普照菩薩,出現於大乘佛教經典的人物,最早見於《佛說決定毘尼經》。[1]比較為人熟知為药师佛的右胁侍,净琉璃世界的東方三聖之一。
源流
有關月光菩薩的出處,源流有三:
- 印度古帝王,即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行之前身。據佛教賢愚經卷六、月光菩薩經[2]、大寶積經卷八十記載,「此王具有大威德,後施頭予勞度差婆羅門,滿足檀波羅蜜行,又稱月光菩薩。」
- 佛世時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之異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大八·八二五中):「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波斯匿,梵名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又作邏犀那恃多王、囉洗曩喻那王。意譯「勝軍王」、「勝光王」、「和悅王」、「月光王」、「明光王」。他為中印度憍薩羅國國王,約與釋尊同時,為釋尊教團之大外護者,兼領有迦尸國,與摩揭陀國並列為大強國。王初暴惡無信,歸佛後,屢蒙佛陀教化,篤信佛法,曾與其夫人摩利迦問答,得「人皆深愛自己」之結論。其後請教釋尊,其對話迄今仍知名於世。
- 月光菩薩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3]藥師如來,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三尊菩薩合稱「東方三聖」。亦有相傳藥師如來與日光、月光菩薩本為父子,曾於電光如來法運中勤修梵行,受電光如來咐囑分別改名為醫王與日照、月照,發無上菩提大願,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輪迴苦。
地位
「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示靜定,明澈清輝,可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瞋、痴、三毒逼惱。藥師經曰:「于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裡,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的重要菩薩,兩人秉持著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
月光菩薩陀羅尼
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关系。持诵大悲咒者,日光菩萨、月光菩薩会与无量神人来为作証。[4]凡是持诵大悲咒者,如能再持日光菩萨陀罗尼與月光菩薩陀羅尼(《大正藏》第二十册六六零页),则能辟除魔障及天灾,得不可思议善果报。
深低帝屠蘇吒 阿若密帝烏都吒 深耆吒 波賴帝 耶彌若吒烏都吒 拘羅帝吒耆摩吒 娑婆訶[5][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注釋
- ^ 燉煌三藏譯. 佛說決定毘尼經. 大正藏 (寶積部、涅槃部).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爾時,世尊如龍王視觀察大眾,觀大眾已,告諸菩薩:「仁者!誰能於後惡世,堪忍護持正法,以諸方便成就眾生?」[...]月光菩薩言:「我能堪忍令諸眾生常行給事。」
- ^ 月光菩薩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 [201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爾時佛告諸苾芻:「往昔月光天子者,今我身是;大月、持地二輔相者,今舍利弗、大目乾連是;惡眼婆羅門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是因緣,先於佛前,而請入滅。」
- ^ 帛尸梨蜜多羅譯. 卷十二. 佛說灌頂經. 大正藏(密教部).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國土清淨。無五濁無愛欲無意垢。以白銀琉璃為地。宮殿樓閣悉用七寶。亦如西方無量壽國無有異也。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
-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 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1988 [201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體)).
「是時當有,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與無量神仙,來為作證,益其効驗。我時當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從是以往,所有世間經書,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術、韋陀典籍,亦能通達。誦持此神呪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諸天魔,制諸外道。若在山野,誦經坐禪,有諸山精、雜魅、魍魎、鬼神,橫相惱亂,心不安定者,誦此呪一遍,是諸鬼神,悉皆被縛也。
-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正新脩大藏經. [201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體)).
月光菩薩亦復為諸行人,說陀羅尼呪,而擁護之:「深低帝屠蘇吒(一) 阿若蜜帝烏都吒(二) 深耆吒(三) 波賴帝(四) 耶彌若吒烏都吒(五) 拘羅帝吒耆摩吒(六) 沙婆訶
- ^ 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陀羅尼. 大正新脩大藏經. 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2017-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中文(繁體)).
月光菩薩亦為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說大神呪為諸行人說。陀羅尼呪而擁護之。即說呪曰。深低帝屠蘇吒(一)阿若密帝烏都吒(二)深耆吒(三)波賴帝吒(四)耶彌若吒烏都吒(五)拘羅帝吒耆摩吒(六)娑婆訶。誦此呪五遍。取五色線作呪索。痛處繫此呪。乃是過去四十恒河沙諸佛所說。我今亦說。為諸行人作擁護故。除一切障難故。除一切惡病痛故。成就一切諸善法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若有謗此呪者即為謗彼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