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行
此條目或其章節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3年4月19日)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梵行(梵語:ब्रह्मचर्य,羅馬化:Brahmacaryā,巴利語:brahmacariya),又譯為淨行,本義是清淨的行為、值得稱讚的行為,最早源自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梵天信仰,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将修行者必修梵行的时期称爲梵行期。古印度人認為這些清淨的行為受梵天(Brahmā)讚賞,而施行這些行為者將能夠投生梵天。這個信仰被佛教接受後,佛教也稱呼出家的沙門為梵行者。
定義
梵行(Brahmacaryā)的字根來自於梵天(Brahmā)與行為(caryā)兩個字複合而成。梵天在色界,超出欲界,不受諸欲。修行四無量心,得四禪八定,可以得生梵天。
佛教用法
佛教鼓勵信徒,遵守佛教戒律,行十善道,經由此福報,得生梵天[1]。遵守五戒、行十善道是梵行的根本。其中,以不淫欲為最重要修行[2]。即,不接觸異性,遠離性慾,不進行手淫與性行為[3]。
梵行期
梵行期,是印度教再生族四行期(又名四住期)第一階段,指二十五歲前的人生階段。這個人生階段的特點是嚴格的獨身,離開父母在森林中侍奉一位老師學習吠陀和瑜伽,須嚴格禁慾和戒酒素食。
弟子至二十五歲離開老師,回家過家庭生活,進入家住期。
另見
注释
- ^ 《大智度論》卷20:「問曰:何以故佛說慈報生梵天上?答曰:以梵天眾生所尊貴,皆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法,所有福德盡願生梵天。若眾生聞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說行慈生梵天。復次,斷婬欲天,皆名為梵,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婬欲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
- ^ 《大智度論》卷8:「問曰:上說行十善業道,此理已足,今何以復言淨修梵行?答曰:有人行十善業道,不斷淫;今更讚此行梵天行,斷除淫欲故,言淨修梵行,無諸瑕穢者。行淫之人,身惡名臭,以是故讚斷淫人,言無諸瑕穢,恬然快樂者。」
- ^ 《瑜伽師地論》:「諸梵行者者,……不以愛染,身觸母邑故,名遠離生臭。不行兩兩交會鄙事故,名遠離婬欲。不以餘手觸等方便,而出不淨故,名非鄙愛。願受持梵行故,名遠離猥法。」
外部連結
- 黃柏棋:〈初期佛教梵行思想之研究〉。
- 黃柏棋:〈梵行為何必要:論佛教興起時代之宗教倫理思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