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日人漢詩
在臺日人漢詩,是指1895-1945年間,在臺灣的日籍作家所寫的漢詩,或是離臺後所寫與臺灣有關漢詩。[1]
背景
日本漢學主要傳承自中國六朝、隋、唐,具有悠久的歷史。明治維新以後,西方思想導入日本各界,造成明治時代傳統儒學衰落,但卻也因此解除了儒學對於詩歌創作的束縛,出現了明治時代初期,漢詩創作的興盛與繁榮。 [2]
自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至1945年,有大批具有漢學素養的日籍詩人在臺灣活動,他們或在臺灣工作,或來臺灣旅遊。來臺後或自成社群,或另籌組新的文學社團,或與臺灣在地的文人結合,以漢文為媒介,交流唱和,留下大量的詩歌作品。[3] 這些日本漢詩人,以跨國的視角記錄臺灣的山川草木、風俗習尚、飲食物產、社會變遷,別具特色。 [4]
此外,由於二十世紀初,臺灣道路開通、鐵道鋪設,交通便利與印刷術發達,帶來報刊媒體的蓬勃,訊息的快速流通,以及文人的空間移動,這些因素皆是造成日治時期臺灣漢詩蓬勃發展的條件。 [4]
以臺灣文學館所執行的「在臺日人漢詩蒐集整理計畫」為例,在臺日人漢詩的範疇,大抵為:日籍作家在日治時期在臺灣創作的漢詩;日籍作家在日治時期在臺灣以外發表、創作,但內容與臺灣有關的漢詩;日籍作家在日治時期在臺灣報紙、期刊發表的漢詩,包括離臺後發表於臺灣報刊者;日籍作家在日治時期在臺灣出版的漢詩集。 [5]
作家和作品
1895年至1945年間在臺灣活動的日本漢詩人,其作品的出版地點,有在臺灣者,有在日本者。作品的類型,有單一詩人的別集,也有多位詩人的合集。並有更多未被結集成冊、僅發表於日治時期報紙和期刊的作品。作家及相關作品如下:早川直義《如矢文集》、原田春境《采詩集》、石川戈足(1847-1927)《稗海楂程》、《海上唱和集》、土居通豫(1850-1921)《征臺集》、《仙壽山房詩文鈔》、水野遵(1850-1900)《大路水野遵先生》、加藤重任(1851-1904)《雪窗遺稿》、中村忠誠(1852-1921)、籾山衣洲(1855-1919)《南菜園唱和集》、小野田三徑(1857-1932)《小野田三徑遺集》、三屋清陰(1857-1945)、国分青崖(1857-1944)《青厓詩存》、伊藤貞次郎(1859-1923)《劍潭餘光》、館森鴻(1863-1942)《鳥松閣唱和集》、青山鉞四郎(1864-?)《臺灣雜詠》、小泉政以(1867-1909)《盜泉詩稿》、持地六三郎(1867-1923)《臺灣游草》、鷹取峻(1869-1933)《岳陽百疊韻詩》、尾崎秀真(1874-1949)、久保天隨(1875-1934)《澎湖遊草》、《琉球游草》、《秋碧吟廬詩鈔》、《閩中遊草》、關口隆正《臺灣歷史歌》、山形脩人《葯煙集》、住江敬義《江瀕軒唱和集》、宇阿坊《臺灣睡氣差魔詩》、猪口安喜《東閣倡和集》等。[6]
在文學史上的價值和地位
從廣義的文學史觀來看,曾經在臺灣這塊土地發生的文學,都屬於臺灣文學,都能反映三百多年來臺灣多元的文化意涵。臺灣被日本殖民,使得臺灣的古典文學與日本的漢文學產生了交集,這是值得被關注的文學史。 [7]
從作品內容來看,這些作品有日籍詩人與臺灣文人的唱和交流,有個人抒情言志,有對臺灣山川草木、風俗習尚、飲食物產、社會變遷的觀察書寫,這些都是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一部分。透過這些作品,可以瞭解其中的文化差異與殖民視角 ,[8]也有助於瞭解日治時期臺灣的這幾個面向:包含臺灣風土民俗的觀察記錄、紀行與旅遊書寫、殖民現代性思維的傳播、政治理念的宣揚、漢文交流的多重意涵。[9][10]
參考文獻
- ^ 2023在臺日人漢詩蒐集整理計畫第二期工作報告. 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23: 5–6.
- ^ 賴, 振南. 日本漢學研究的歷史背景概述. 《漢學研究通訊》25:1,總97期. 2006-02: 28.
- ^ 廖振富、張明權選注. 在臺日人漢詩文集. 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3.11: 13.
- ^ 4.0 4.1 國立臺灣文學館「在臺日人漢詩蒐集整理計畫」第二期工作成果報告. 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22.06: 1.
- ^ 國立臺灣文學館「在臺日人漢詩蒐集整理計畫」第二期工作成果報告. 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22.06: 5.
- ^ 胡, 巨川. 《日僑漢詩叢談》第一輯至第八輯. 高雄: 春暉. 2012-2019.
- ^ 廖振富、張明權選注. 在臺日人漢詩文集. 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3.11: 14.
- ^ 廖振富、張明權選注. 在臺日人漢詩文集. 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3.11: 14–15.
- ^ 廖振富、張明權選注. 在臺日人漢詩文集. 臺南: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13.11: 17–19.
- ^ 廖, 振富. 日治初期在臺日人漢詩文的「理蕃」書寫及其意涵. 臺陽文史研究. 2016-01-01, (1期): 41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