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地址使館特區
成立時間1996年7月1日
創始人中華民國外交部
類型公設財團法人
法律地位基金會
地址
服务地区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亞太及亞西地區[1],合作國家數:22國(2023年)[2]
方法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教育訓練[1]
重要人物
董事長:林佳龍[3]
秘書長:黃玉霖[3]
副秘書長:史立軍、李志宏、謝佩芬[3]
收入
新台幣154億296萬元(2023年)[2]
員工数國內職員118人、駐外職員135人(2023年)[2]
目標加強國際合作、增進對外關係、以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及人類福祉[4]
網站www.icdf.org.tw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英文譯稱: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縮寫:TaiwanICDF ),是中華民國外交部設立的財團法人機構,總部設於臺北市,主要是為協助友好或開發中國家發展、增進之間經濟關係而成立,也提供協助遭受天然災害的國家或國際難民,透過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及國際教育訓練等方式執行,協助友好或開發中國家進行不同領域的發展計畫[5][6],包括環境公衛醫療農業教育及資通訊[7]

歷史

1959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外交部派遣駐外農技團赴越南共和國協助發展農業,為首次對外援助[2][8]。1961年外交部成立「先鋒案執行小組」,專責派遣農耕隊前往非洲邦交國[2]。1962年先鋒案執行小組擴大為「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2]

1963年外交部成立「拉丁美洲農業技術合作小組」,負責拉丁美洲邦交國農業技術援助事務[2]。1968年7月1日,外交部拉丁美洲農業技術合作小組改為「外交部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2]。1972年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與外交部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合併為「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海外會),專責對外技術援助工作,協助友好開發中國家農業發展[2]。1989年10月因國內經濟快速成長,經濟部成立「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海合會),對友好開發中國家提供各種經濟援助[2]

嗣後基於援外業務日益專業,為整合援外資源,經行政院提請立法院審議,立法院於1995年12月19日三讀通過《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2][9]。1996年1月15日總統令公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於當年7月1日正式成立,海合會及海外會業務均併入國合會[2][7]

組織架構

依據「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9],國合會設董事會,置董事十一人至十五人,董事長由行政院長遴聘。置監事三人至五人,其中一人為常務監事,均由行政院長遴聘。設諮詢委員會;置諮詢委員七人至十一人,提請董事會通過後聘請[10]

  • 董事會 董事長
    • 監事
    • 諮詢委員會
    • 稽核室
      • 秘書長
        • 副秘書長

內部單位

  • 人道援助處
    • 公衛醫療組
    • 援助發展組
  • 技術合作處
    • 亞洲及非洲組
    •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組
  • 投融資處
    • 投資組
    • 融資組
  • 國際教育訓練處
    • 教育組
    • 訓練組
  • 研究發展考核處
    • 合作發展組
    • 研究考核組
  • 秘書處
    • 資訊組
    • 採購組
    • 總務組
  • 會計室
  • 公共關係室
  • 人力資源室
  • 法務室

歷屆董事長

董事長均由外交部部長擔任[3]

  • 林佳龍(2024年5月20日-現任)
  • 吳釗燮(2018年2月26日-2024年5月20日)
  • 李大維(2016年5月20日-2018年2月26日)
  • 林永樂(2012年9月27日-2016年5月19日)
  • 楊進添(2009年9月10日-2012年9月26日)
  • 歐鴻鍊(2008年5月20日-2009年9月9日)
  • 楊子葆政務次長代理(2008年5月6日-2008年5月19日)
  • 黃志芳(2006年1月25日-2008年5月5日)
  • 陳唐山(2004年4月16日-2006年1月24日)
  • 簡又新(2002年2月1日-2004年4月15日)
  • 田弘茂(2000年5月20日-2002年1月31日)
  • 程建人(1999年11月30日-2000年5月19日)
  • 胡志強(1997年10月20日-1999年11月29日)
  • 蔣孝嚴(1996年6月10日-1997年10月19日)

合作計畫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於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亞太及亞西等30個合作國家執行技術合作業務[11]

歷年合作計畫

亞東太平洋地區[12][2][11]
健康種苗生產計畫
蔬果病蟲害綜合防治計畫
園藝發展計畫
柑橘及百香果植病防治計畫
澀柿及菇類生產計畫
水產養殖計畫
蔬果產銷輔導計畫
熱帶蔬果栽培推廣計畫
養雞業發展計畫
南蘇拉威西優良稻種發展計畫
萬隆地區強化農企業培育發展計畫
中蘇拉威西生計支援計畫
一鄉一品農企業計畫
農企業經營計畫
園藝生產與營養提升計畫
園藝計畫
虱目魚苗生產計畫
養豬計畫
營養提升計畫
邦里基島國際機場整建計畫
畜牧計畫
水產養殖計畫
園藝計畫
園藝計畫
畜牧計畫
家戶能源效率及再生能源計畫
農業綜合發展計畫
農民發展培訓計畫
鄉村微集中式供電站先鋒計畫
兒童營養整合行動計畫
索羅門養蜂計畫
糧食作物改善計畫
蔬果改善計畫
養豬整合計畫
園藝計畫
農業綜合經營計畫
養豬計畫
園藝擴展計畫
園藝作物發展計畫
水產養殖計畫
雞蛋生產計畫
蔬菜生產暨營養提升計畫
魯微額金融發展先鋒計畫
園藝計畫
畜牧計畫
亞西及非洲地區[12][2][11]
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
電子公文暨檔案管理發展計畫
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提升計畫
養豬產業提升計畫
果樹產銷計畫
馬鈴薯健康種薯繁殖計畫
良種生產計畫
醫療合作計畫
孕產婦及新生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
租賃公司中小企業融資計畫
Yayla農業公司融資子計畫
阿茲拉克市社區居民及敘利亞難民固體廢棄物管理改善計畫
校園及社區雨水集水系統計畫
大安曼市固體廢棄物計畫
棕棗栽培與組織培養顧問派遣計畫
海水魚研究顧問派遣計畫
交通技術合作顧問派遣計畫
水產養殖繁殖發展顧問派遣計畫
園藝作物發展顧問派遣計畫
農園藝作物發展及糧食安全計畫
都市景觀設計與綠美化合作計畫
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
綠色經濟融資機制計畫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12][2][11]
慢性腎臟病防治體系強化計畫
煮食蕉發展計畫
菜豆種子研究發展與生產推廣計畫
竹栽培及竹工藝生產效率提升計畫
稻種研究發展與生產推廣計畫
稻作生產改進計畫
天災應變能力提升計畫
家庭養殖推廣計畫
海水養殖計畫
蔬果種苗生產計畫
農產品銷售輔導計畫
一鄉一特產計畫
氣候變遷調適措施研究專案
園藝作物計畫
微小型企業金融服務計畫
豬隻繁養殖計畫
森林蟲害管理計畫
酪梨健康種苗繁殖計畫
馬鈴薯健康種薯繁殖計畫
豐世佳灣箱網養殖計畫
乾燥走廊社區災難韌性提升計畫
鄉村基礎建設計畫
作物生產計畫
行銷計畫
水產養殖計畫
養豬計畫
竹產業計畫
水產養殖發展計畫
園藝作物產銷發展計畫
竹栽培及竹材利用發展計畫
微中小企業營運輔導功能提升計畫
農企業營運輔導功能提升計畫
強化鄉鎮家庭式水產養殖發展計畫
海水養殖中心計畫
地理資訊系統應用能力提升計畫
熱帶蔬果健康種苗繁殖中心計畫
農民組織運銷能力提升計畫
地方特色產業發展計
金融機構發展基金計畫
Integral儲貸公司微貸計畫
交通監理資訊服務系統計畫
慢性腎衰竭基礎防治體系建構計畫
羊隻品種改良計畫
食品加工計畫
稻種生產計畫
園藝作物推廣計畫
水產養殖計畫
水災預警技術能力建構專案
文化之家與周邊擴建計畫
國家寬頻貸款計畫
醫療資訊管理效能提升計畫
蘭花商業生產輔導計畫
微中小企業輔導體系能力建構計畫
鴨嘴魚苗繁養殖計畫
養魚計畫
花卉產銷計畫
微中小企業及婦女融資
牡蠣繁養殖計畫
農業產銷合作計畫
竹工藝及造林計畫
職訓計畫
香蕉產量提昇計畫
淡水魚蝦綜合發展計畫
果蔬示範與推廣計畫
政府廣域網路計畫
農業因應氣候變異調適能力提升計畫
慢性腎臟病基礎防治體系建構計畫
農產加工發展計畫
農園藝作物發展計畫
聖啟茨生態公園維養計畫
地政業務資訊化提升計畫
糖尿病防治能力建構計畫
農園藝作物推廣計畫
電子文件暨檔案管理計畫
強化農民組織暨提升蔬果生產技術計畫
南部省稻作增產計畫
強化稻種生產能力計畫
全國稻種生產強化計畫
海地阿狄波尼水稻產業發展計畫
竹材綜合利用發展計畫
養雞計畫
太子港近郊農業發展及雅克梅勒區農業輔導計畫
水產養殖計畫
竹產業發展計畫
溫室栽培蔬菜健康管理與產品安全檢測計畫
微中小型企業輔導體系能力建構計畫
  • 區域合作計畫
中小企業輔導計畫
園藝作物產銷發展計畫
農企業行銷計畫
金融機構發展基金計畫
CABEI社會轉型特別基金社會基礎建設計畫
中美洲區域咖啡銹病貸款專案
柑橘黃龍病防治技術能力建構專案
區域繁榮微額金融基金計畫
跨區域計畫[2][11]
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
友邦青年華語訓練計畫
友邦技職訓練計畫
友邦及友好國家專業華語教師派遣案
國際人力資源培訓研習班計畫
國際高等人力培訓外籍生獎學金計畫
CABEI技職教育優惠助學貸款基金計畫
TaiwanICDF中美洲技職教育發展基金計畫
CABEI國合會顧問服務基金計畫
外交替代役專案計畫
海外服務工作團
農民驅動之氣候變遷議程

相關事件

2021年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台辦對時任董事長吳釗燮實施懲戒,禁止本人及家屬進入大陸和港澳,並終身追究刑事責任[13]。2022年8月3日,中國國台辦採取懲戒措施制裁國合會,禁止其與中方組織、企業、個人合作[14];同年8月16日,中國國台辦追加制裁時任秘書長項恬毅,禁止其進入中國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等懲戒措施[15]

2023年7月13日,中國國台辦宣布國合會仍列為制裁對象[16]。2024年8月7日,國台辦在官網新設「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專欄,其中所列「台獨頑固分子」名單,包括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時任董事長)[17]

相關條目

参考资料

  1. ^ 1.0 1.1 認識國合會-認識國合會.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4).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吳釗燮.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23年年報.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24-04. ISBN 978-986-89398-6-8. 
  3. ^ 3.0 3.1 3.2 3.3 認識國合會-首長簡介.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2). 
  4. ^ 認識國合會-地位.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4). 
  5. ^ 王照坤. 友邦人才不足 我助培訓盼創多贏. 中央廣播電台.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1). 
  6. ^ 李怡欣. 助友邦改善公衛醫療 國合會展現軟實力. 大紀元.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7. ^ 7.0 7.1 陳正忠. 國際發展合作的概念與實務(二版).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7-03. ISBN 978-957-28648-4-5. 
  8. ^ 蘇怡仲、蘇于修. 天地行腳:台灣技術人員的無國界貢獻.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09-12. ISBN 978-957-28648-7-6. 
  9. ^ 9.0 9.1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設置條例.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10. ^ 認識國合會-組織架構.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24-06-20].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合作計畫總覽.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12. ^ 12.0 12.1 12.2 駐外團隊總覽.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2019-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13. ^ 鍾元. 被中共列名制裁 台外長吳釗燮:收無數祝賀. 大紀元. 2021-11-06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14. ^ 唐佩君、曹宇帆. 國台辦懲戒台灣民主基金會及國合會 禁與中國合作. 大紀元. 2022-08-03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9). 
  15. ^ 李易紓. 中共又有新制裁對象!點名蕭美琴、顧立雄、林飛帆等7人「台獨」頑固分子禁入中港澳…. 今周刊. 2022-08-16 [2024-06-20]. 
  16. ^ 太報. 中國「制裁」台灣歐美NGO與企業 外交部譴責北京「經貿武器化」已引國際公憤. 太報. 2022-08-16 [2024-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17. ^ 林銘翰. 國台辦新增台獨頑固分子專欄 民眾黨譴責無助兩岸和平. 聯合報. 2024-08-07 [2024-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