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傅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瀚
大明禮部尚書
籍貫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臨江府新喻縣
字號字曰川,號體齋
諡號文穆
出生宣德十年(1435年)
逝世弘治十五年(1502年)
出身
  • 天順八年甲申科同進士出身

傅瀚(1435年—1502年),字曰川,号体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臨江府新喻縣(今江西省新余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禮部尚書

生平

天順三年(1459年)舉己卯科江西鄉試舉人,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升左諭德,直講東宮。

明孝宗继位后,升任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历任禮部左、右侍郎。之后兼任翰林院学士,进入东阁,兼掌詹事府。弘治十三年,代徐瓊禮部尚書。多次劝阻孝宗赏赐各地献礼,并请躬行節儉。弘治十五年(1502年)卒,贈太子太保,謚文穆[1]

事跡

弘治十三年(1500年),陕西鄠县民毛志学获玉玺于泥水之滨,巡抚熊翀以为傳國玉璽复出,遣人献于朝廷。傅瀚鑒定為假,建議姑且藏於內府[2]

参考文献

  1. ^ 明史·卷184》:傅瀚,字曰川,新喻人。天順八年進士。選庶吉士,除檢討。嗜學強記,善詩文。再遷左諭德,直講東宮。孝宗嗣位,擢太常少卿兼侍讀,歷禮部左、右侍郎。尋命兼學士入東閣,專典誥敕,兼掌詹事府事。弘治十三年代徐瓊為禮部尚書。保定獻白鵲,疏斥之。陝西巡撫熊翀以鄠縣民所得玉璽來獻,以為秦璽復出也。瀚率同列言:「秦璽完毀,具載簡冊。今所進璽,形色、篆紐皆不類,蓋後人仿為之。且帝王受命在德不在璽,太祖制六璽,列聖相承,百三十余載,天休滋至,受命之符不在秦璽明矣。請姑藏內府。」帝是其言,薄賞得璽者。京師星變、地震、雨雹,四方多變異。瀚條上軍民所不便進者,請躬行節儉以先天下。光祿寺逋行戶物價至四萬余兩。瀚言由供億之濫,願敦儉素,俾冗費不生。所條奏,率傅正議。十五年卒,贈太子太保,謚文穆。
  2. ^ 《萬曆野獲編·卷一》:秦璽始末,予因也先嫚書辨之矣。本朝初,無心於秦物,而弘治十三年,巡撫陝西都御史熊翀奏:鄠縣民毛志學得一璽,廣一尺四寸、厚二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上下之禮部。時傅文穆瀚為尚書,以為後世摹仿秦璽所刻,斷非真物,姑宜藏之內府。上是之,僅賞志學銀五兩,撫臣等別無加賚。按秦璽止四寸,即雍州璽。所謂藍田玉者止六寸,若元陽桓所上亦止四寸耳。今乃大至一尺四寸,其為不待辨。聖主之明察,禮臣之持正,勝宋元符君臣萬萬矣。

相關條目

官衔
前任:
徐瓊
明朝礼部尚书
弘治十三年-弘治十五年
(1500年-1502年)
繼任:
张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