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濕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為香港地理系列之一
自然地理:
地形 地質 生態
氣候 自然災害 地震
地形:
島嶼 山峰 山坳英语List of gaps in Hong Kong
平原 濕地
河流英语List of rivers and nullahs in Hong Kong 水庫
海峽英语List of channels in Hong Kong 海灣英语List of bays in Hong Kong 海灘
人文:
人口
能源
規劃歷史土地利用
土地供應 填海
農業 漁業 礦業 工業
鄉村 新市鎮
行政區劃 地方
自然保育及康樂設施:
環境保護
公園 主題公園
休憩處 遊樂場 寵物公園
郊野公園 地質公園
濕地公園 特別地區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
郊遊路徑
單車徑
共享徑
其他香港系列

香港湿地很少天然的,因為大多數都被會用於海蝦養殖(建設基圍)或養蠔英语oyster farming[1]。現時,大多數都是從廢棄的農田演變而成,例如塱原濕地。這些濕地大多位於后海灣附近,比鄰珠江三角洲

米埔是現時香港最大及最為人所知的濕地:在1940年代,這片濕地是一處紅樹林樹沼英语mangrove swamp,佔地200公頃。這些樹沼後來被改建成為鱼塭,部分更被填平發展,當中包括今日的天水圍新市鎮[1]

生物多樣性在這些濕地中被受關注,當中有約3,420公頃被認為屬於生態上重要,因為是罕有及易危生物的棲息地[2]。濕地是動植物群獨特結合的家園,其中包括海草,紅樹林,兩棲動物,鳥類,蝴蝶,蜻蜓,魚類,大型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2]

由於香港可供發展的土地不足,當地的濕地備受發展商的威脅,特別是鄰近深圳的后海灣周邊地帶、甚至是米埔濕地本身。香港政府對於這些威脅濕地的土地開發往往都批准[3],只要這些發展都能滿足所謂的「濕地補償原則」[1]。當中一個例子是九廣鐵路在興建落馬洲支線時,走線在塱原濕地底下穿過。通常,該原則需要人工再造濕地,以補償在施工過程中原始濕地的損失。但是,批評者指出,該政策是無效的,因為再造的濕地通常較差[1]。人工再造的濕地並不一定成功,因為無論在水流、地勢、甚或物種方面,都和原來的不同,以至濕地再造的失敗。一般來說:濕地在發展後,通常都會把當地的地勢加高、並把原來濕地的儲水導走。此外,大澳濕地在重建時,有關當局並未有在重建濕地時採用當地原生的紅樹苗,而是從其他地方運過來;加上新種的紅樹苗過於密集,使水份不能在樹底下流動,吸引海洋生物棲息,亦引致濕地再造的失敗。

參看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Harris, Paul.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Hong Kong in Global Context. Bristol: Policy Press. 2012: 167. ISBN 9781447305088. 
  2. ^ 2.0 2.1 Study on Wetland Compensation (PDF). EPD. 2004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31)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Ng, Henr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Wetland Protection Near Yau Mei San Tsuen (PDF). EPD. 2015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9)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