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湿地
本条目为香港地理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香港的湿地很少天然的,因为大多数都被会用于海虾养殖(建设基围)或养蚝[1]。现时,大多数都是从废弃的农田演变而成,例如塱原湿地。这些湿地大多位于后海湾附近,比邻珠江三角洲。
米埔是现时香港最大及最为人所知的湿地:在1940年代,这片湿地是一处红树林树沼,占地200公顷。这些树沼后来被改建成为鱼塭,部分更被填平发展,当中包括今日的天水围新市镇[1]。
生物多样性在这些湿地中被受关注,当中有约3,420公顷被认为属于生态上重要,因为是罕有及易危生物的栖息地[2]。湿地是动植物群独特结合的家园,其中包括海草,红树林,两栖动物,鸟类,蝴蝶,蜻蜓,鱼类,大型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2]。
由于香港可供发展的土地不足,当地的湿地备受发展商的威胁,特别是邻近深圳的后海湾周边地带、甚至是米埔湿地本身。香港政府对于这些威胁湿地的土地开发往往都批准[3],只要这些发展都能满足所谓的“湿地补偿原则”[1]。当中一个例子是九广铁路在兴建落马洲支线时,走线在塱原湿地底下穿过。通常,该原则需要人工再造湿地,以补偿在施工过程中原始湿地的损失。但是,批评者指出,该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再造的湿地通常较差[1]。人工再造的湿地并不一定成功,因为无论在水流、地势、甚或物种方面,都和原来的不同,以至湿地再造的失败。一般来说:湿地在发展后,通常都会把当地的地势加高、并把原来湿地的储水导走。此外,大澳湿地在重建时,有关当局并未有在重建湿地时采用当地原生的红树苗,而是从其他地方运过来;加上新种的红树苗过于密集,使水分不能在树底下流动,吸引海洋生物栖息,亦引致湿地再造的失败。
参看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Harris, Paul.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Hong Kong in Global Context. Bristol: Policy Press. 2012: 167. ISBN 9781447305088.
- ^ 2.0 2.1 Study on Wetland Compensation (PDF). EPD. 2004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31)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g, Henr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Wetland Protection Near Yau Mei San Tsuen (PDF). EPD. 2015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9)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