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毘曇心論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雜阿毘曇心論》,簡稱雜心論,梵語:Saṃyuktābhidharmahṛdaya,佛教論書,由健馱邏國法救(Dharmatrāta)論師所造,是在法勝(Dharmaśreṣṭhin)尊者《阿毘曇心論》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屬說一切有部。由天竺三藏僧伽跋摩於元嘉11年(434)出,寶雲傳譯,慧觀筆受。
譯本
- 雜阿毘曇心,法顯、佛馱跋陀於道場寺譯,已佚
- 雜阿毘曇心,伊葉波羅元嘉三年(426)於彭城譯出,求那跋摩元嘉八年於祇洹寺續譯,已佚
- 雜阿毘曇心,僧伽跋摩元嘉十一年(434)於長干寺出,寶雲傳譯,慧觀筆受
歷史
説一切有部論師,造《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以此為根本論書。因為大毗婆沙論的篇幅太長,難以閱讀攜帶,法勝尊者擇其重點,濃縮成《阿毘曇心論》,在說一切有部中極為盛行。但是《阿毘曇心論》內容又過度簡略,法救論師擇取《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的內容,為《阿毘曇心論》加以擴充、廣演其義,造出本論。
內容
《雜阿毘曇心論》包含界品、行品、業品、使品、賢聖品、智品、定品、修多羅(契經)品、雜品、擇品、論品等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