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灵璧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灵璧县

灵璧县的地理位置
坐标:33°32′32″N 117°32′48″E / 33.54234°N 117.54678°E / 33.54234; 117.54678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安徽省宿州市
政府
 • 县委书记刘博夫
 • 县长赵明
面积
 • 总计2,124.05 平方公里(820.10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974,720人
 • 密度459人/平方公里(1,189人/平方英里)
 • 城镇354,086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234200
行政区划代码341323

灵璧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是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人民政府駐靈城鎮鍾靈大道1號。区域总面积为2,124.05平方公里。

历史

秦时属泗水郡。汉分属洨、虹、谷阳、符离、夏丘、下邳等县。汉分属虹、谷阳、符离、夏丘、下邳诸县领辖。

三国时期属於魏之下邳。西晋属沛国;东晋属阳平郡。南北朝改阳平郡为谷阳郡,又置连城、高昌二县,灵璧县南郊隶属连城县。梁置临潼郡,北齐废为县,后又置潼郡,辖今县境北部。

隋初属彭城郡;后改属下邳郡。唐初属谷阳县,隶徐州。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夏丘更为虹,废谷阳入蕲县,灵璧县分属虹、蕲两县。元和四年(809),虹县部分属宿州,隶河南道

五代十国,灵璧县分属宿州、泗州之地。宋元祐元年(1086年)析虹县的零璧镇置零璧县,属宿州,隶淮南东路;建炎后没于金。

元初复立灵璧县,属宿州,隶河南归德府。至元四年(1267年)改属泗州;十七年复属宿州。

明初属宿州,洪武四年(1371年),宿州改属临濠府;六年属中立府;七年属中书省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属直隶凤阳府

清初沿明制。顺治二年(1645年)改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省,先后属凤阳府、凤颍六泗道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4月废府州设县,灵璧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置道,属淮泗道。民国1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至皖,废除北洋时期行政区划,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安徽省设10个行政区,灵璧县属第六行政区,二十四年改为9个行政督察区。灵璧县属第六督察区。抗日战争期间,先后裁并改设8个专署,灵璧县隶属第六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安徽省设9个行政区,灵璧县属第四行政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灵璧军政,属江淮解放区第三行署。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改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

1952年4月12日,灵璧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元月12日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4月13日,蚌埠专区划分为滁县、宿县两专区,灵璧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宿县专区改名为宿县地区。1979年2月27日,宿县地区改名为宿县地区行政公署。至今,灵璧县隶属关系未变。

人口

根据(安徽省)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灵璧县常住人口为974720人[2],男性占比50.67%,女性占比49.33%,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6.74%,15-59岁占比56.17%,60岁以上占比17.09%,65岁以上占比14.25%。

行政区划

灵璧县下辖13个、6个[3]

灵城镇、​韦集镇、​黄湾镇、​娄庄镇、​杨疃镇、​尹集镇、​浍沟镇、​游集镇、​下楼镇、​朝阳镇、​渔沟镇、​高楼镇、​冯庙镇、​虞姬镇、​向阳镇、​大庙镇、​朱集镇、​大路镇、​禅堂乡和灵璧县经济开发区。

交通

文化

地处安徽北陲的灵璧县,物产丰饶,钟灵毓秀。盛产灵璧石清朝乾隆皇帝封为“天下第一石”,宋朝诗人方岩有“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的美誉。灵璧石位居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德石)之首。灵璧石又被称为磬石

传闻钟馗唐高祖(一说唐德宗)年间灵璧县人。钟馗画在此地蔚为流行。

名人

特产

灵璧石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文献

  1.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中國: 安徽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8). 
  3. ^ 2023年灵璧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