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館
23°00′06″N 120°09′46″E / 23.001538°N 120.162672°E
海山館 | |
---|---|
海壇館、海仙館 | |
位置 | 臺灣臺南市安平區效忠街52巷3號 |
建成时间 |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後 有一說為乾隆元年(1736年) |
官方名称 | 海山館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會館 |
詳細登錄資料 |
海山館位於臺南市安平區,是直轄市定古蹟,確切建成年代不明。海山館是清朝來臺駐守的福州海壇鎮標水師班兵所建之會館(廟館[1]),而海山館之名則是因為該營原駐守地福州海壇島上有一座山名為「海山」。在安平這樣的會館原本共有五座[2],但今天只剩下海山館而已。
沿革
臺灣成為清朝領土之後,因為認為清廷臺灣易生民變,故臺灣駐守的軍隊不從當地徵用,而主要從福建調來,行約三年一輪的班兵制。當時駐守臺灣的軍力共有十營,不計將領,士兵約有一萬人,其中八千人在臺灣本島,兩千人則在澎湖群島。這十營之中有五營是陸師,從福建的漳州、汀州、建寧、福寧、海壇、金門六鎮標及福州、興化、延平、閩安、邵武五協標調來;另外五營則是水師,來自海壇、金門、閩安三協標和廣東水師的南澳鎮標。而當時駐守臺灣的水師之主要據點便在安平,水師副將之官衙便設在熱蘭遮城裡。
由於這些官兵都是外地人,很自然地便以家鄉為中心蓋起了會館,以供奉家鄉神祇和作為聯絡聚會之所,於是包括海山館在內的「安平五館」便因而出現。而當有時候海象不佳以致官兵無法如期回鄉時,會館便成為這些官兵的棲身之所,直到海象平復為止。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雍正時規定派到臺灣的官兵不可以和當地居民有共同的祖籍,故當時在安平的官兵都非泉州或漳州籍。
而進入日治時期後,由於失去原有功能,「安平五館」便因而荒廢毀棄。進入民國後,只剩下海山館依然存在,並被安平人張長庚買下,修建成三合院式的住宅,而原有的神像則移到海頭社文朱殿供奉。直到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臺南市政府為了慶祝「臺南觀光年」,便收購了變成民宅的海山館,並於十年後在此成立「安平鄉土館」以展示安平鄉土文物。近年曾又再次整修,現已重新開放。
建築特色
海山館座西朝東,為高聳白牆所包圍,牆頭與屋簷交接處則繪有藍色調的裝飾。而在圍牆則有牆門兩座,主牆門上有文字裝飾,側牆門上則有安平的「劍獅」作裝飾。
館內原有澎湖水師協副將王得祿所贈的一對「五福臨門」蝙蝠石柱,現移至安平妙壽宮三川門前。
圖片
-
海山館主牆門
-
海山館側牆門
-
海山館內景(南側廂房)
-
現位於妙壽宮的蝙蝠石柱之一,上面有王得祿的署名。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 王浩一. 在廟口說書.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ISBN 978-986-6782-47-3.
-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ISBN 957-308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