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扎基寺

坐标29°40′34.93″N 91°8′26.20″E / 29.6763694°N 91.1406111°E / 29.6763694; 91.140611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扎基寺
基本信息
国家中国
位置 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
坐标29°40′34.93″N 91°8′26.20″E / 29.6763694°N 91.1406111°E / 29.6763694; 91.1406111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鲁派
母寺色拉寺
地圖
地图

扎基寺,又称“扎基拉姆寺”(英語:Zashi Lhamo Temple),藏语称“扎基拉康”,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扎基东路,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2]

简介

扎基寺位于扎基东路。依照大部分人流传的说法,扎基寺的名字出自起初建寺时只有四位僧人(僧人在藏语中称“扎巴”,“基”是藏语数字“四”在汉译后的变音)。扎基寺是色拉寺的属寺,僧人由色拉寺派来轮值。[1]

老辈拉萨人介绍,扎基寺原主要受拉萨的汉人、驻藏的清兵信仰(或许是因寺内供奉的扎基拉姆据说来自汉地,属于他们的老乡),而当年求财运者多爱到色拉达果巷内的一座格鲁派小庙祈祷并供养。[1]

如今扎基寺重建后,因到拉萨打工或做生意的外地人日益增多等原因,扎基寺逐渐变为以求财而知名的寺院。拉萨的导游及汉文书籍多向汉人宣传扎基寺为 “拉萨唯一的财神庙”,但这并非事实,拉萨还有许多其他供奉财尊之庙。扎基寺既不是专门供奉财尊的寺院,也不是拉萨唯一供奉着财尊的寺院。[1]

扎基寺的扎基拉姆,以灵验而闻名,尤其是在财运方面。如今到扎基寺朝拜者,无论是汉人还是藏人,多为求财而来。朝拜者在门口购买供品,将桑枝投入寺外的煨桑炉,随后携白酒、哈达进入殿堂。[1][2]

扎基寺大殿中央供奉的主尊佛像、祖师像等等,与其他格鲁派寺院完全类似,仅在入门处进门左侧设有一尊扎基拉姆像,右侧设有一尊地神像。这种布局也是西藏寺院中常见的布局。例如八廓北面的色拉达果巷内的格鲁派小庙,其中央供奉着迦叶佛八大菩萨,两侧即供奉臧巴拉多闻天王、财续佛母等多尊财尊。藏传佛教其他各派寺院也常供奉不同的财尊。[1]

扎基拉姆并非西藏原有的护法。传说,她是吉祥天母的世间化身,本来在汉地。她來到西藏的經過有不同的傳說。據藏人傳說,她因為美麗而被姐妹虐待,姐妹砍斷了她的腳,她長出雞腳取代。她要求應邀入宮的第二世吉倉日追活佛帶她回西藏。一種傳說是活佛拒絕了,因此她變成鳥隨他飛回西藏,另一種傳說是她被姐妹毒害後,神識隨他回到西藏。據漢人學者說法,她随一位曾经赴汉地的色拉寺大师抵达拉萨(也有说法称她是随文成公主进藏),便被供奉在扎基寺。根据口头传说,她初来西藏时,因美丽而被本地许多女鬼神嫉妒,便下毒加害,并砍去她的双足。扎基拉姆用神通将毒药逼到舌头中,并用鸡脚接在腿上代替被砍掉的双足。本地女鬼从此不再招惹扎基拉姆。根据该典故,扎基拉姆像双眼圆睁,面部呈黑色,因曾经中毒涨大而无法缩回口内的舌头伸在口外,双足为一对鸡脚。或许因她来自外地,在拉萨的外地人都爱求她保佑,将她视为在拉萨的外地人的保护神。可能因在拉萨的外地人大多经商,所求多为生意顺利,故扎基拉姆便演变成了求财的对象。准备自拉萨赴外地经商、学习的藏人,也因扎基拉姆来自外地,故多到扎基寺祈求她保佑。[1][3]

向扎基拉姆祈祷者,可在扎基拉姆像前将酒交给负责的僧人,僧人把酒倒入一专用器皿,祈祷者随后向扎基拉姆像敬献9哈达、供养,并用头抵住扎基拉姆像祈祷。拉萨民众认为,向扎基拉姆求财以每周三为最佳,但其他日子也可朝拜。[1]

扎基拉姆对面的地神,是扎基寺所在地的地神。由于扎基拉姆和地神属于世间护法,佛教徒一般不会对其像顶礼,而是仅作供养,祈求世俗愿望达成。[1]

扎基寺僧人念诵的经文与色拉寺等其他格鲁派寺院类似。许多来此朝拜者喜欢在此请僧人念经祈祷。寺院楼上,提供向吉祥天母求签的服务。信众随力提供供养,便可以祈祷指引,随后抽出签文,请负责的僧人解签。大殿外设有寺院的流通处,可购买各种护身符。此处有时会出售一种招财运的缘起宝丸,是一种包含多种具有吉祥招运之意的材料的丸子,用不同颜色的布包裹着,封以火漆印,2010年时每颗宝丸十元人民币。这种宝丸的包装与珍贵藏药的包装相似,但并非药物,不可口服。[1]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林聪,一步一如来:拉萨圣境旅人书,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
  2. ^ 2.0 2.1 带着白酒去拜佛——西藏唯一财神庙扎基寺见闻,新华网,2012年08月20日. [2013年8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3日). 
  3. ^ Daisuke Murakami. The Trapchi Lhamo Cult in Lhasa (PDF). Revue d'Études Tibétaines. Oct. 2013, (27): 32–33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