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岔道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岔道城遗址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延庆区八达岭镇岔道村
分类古遗址
时代
编号6-6
认定时间2001年7月12日

岔道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岔道村,是明朝建设的城塞,现存遗址。[1]

历史

元朝灭亡后,蒙古军队退回大漠。瓦剌鞑靼骑兵先后从八达岭口、白羊口古北口长城各口隘南下,杀人劫物,严重威胁京师安全。明朝初期,为了防范蒙古骑兵侵袭,沿塞外夯筑了不少土堡,派军队守卫,发现敌情时便点燃柴草或狼烟通报消息。长城以北的村庄名称中许多都带“堡”字,可能便和村庄附近的土堡有关。明朝朝廷在财政充盈后,又将各自独立的土堡连接形成土石结构的边墙,绵延百余里。边墙依山势而建。边墙、长城、墩台、烽火台及其他边关构成了防御体系。[2]

八达岭关城西北的岔道处原来有一座土石结构的堡城,相传是汉朝建造。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朝廷采纳大臣王士翘提出的加强边关军备的建议,重修岔道屯堡。隆庆五年(1571年),又对岔道屯堡进行加固,并在城墙外包砌青砖,形成了岔道城。从裸露的墙体可判定,岔道城不是一次性建成,而确实是经历了土堡、土石堡时期。长城守军驻扎在岔道城,所以该城又称为“兵城”。当时,岔道城内设有守备衙署,守备统领着三名把总,率兵788人。[2][1]

过去,岔道城在北京西北名声很大,不仅因其为延庆八景中的“岔道秋风”,也是因为其曾经是北京城通往大漠的隘口及驿站。《居庸志略》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岔道城是居庸关及八达岭的军事前哨。古人评论称:“守岔道,所以守八达岭;守八达岭所以守居庸关;守居庸关所以守京师。”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曾经三天未能攻下岔道城,不得不绕道石峡关攻入居庸关,进而攻占北京城。[2]

昌平西北部的南口村旧称南口城,是个边塞关口,没有百姓居住。自南口至八达岭关城(元朝时称“北口”),有条狭长的山沟,因为南北关口而称为“关沟”。关沟全长40里,是太行山余脉与燕山山脉的分界线。关沟内壑险山高,林密草深,沟底的小路崎岖而不通马车,行人一天才可走完全程。南口城和岔道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关沟南北两端的商人云集之处。岔道是从主路上分出的岔路。关沟北口有三条岔路,分别通往宣化延庆永宁[2]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后,满蒙和睦,此地不再有战争。退役的军人就地转成民户,以种田为业,兵城演变为村庄,即如今的岔道村。如今,岔道城内外的二百多户人家同属岔道村,部分村民是当年驻守岔道城的军人的后裔。[2]

建筑

岔道城是北京通往西北的军事据点和驿站。岔道城紧邻八达岭长城,如今保存尚好。[1]

岔道城依北山偏东南方向的山势兴建,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135丈(449米),南北宽约56丈(185米)。该城设有东、西城门(原来带有瓮城);北山的边墙及墩台代替了城墙;南城墙上设有敌楼。西、东城门的“岔西雄关”与“岔东雄关”门额,均带有“万历三年”(1575年)题款。岔道城墙高约 2.6丈(8.5米),由青砖、石条、灰浆、夯土砌筑。城墙顶部墁砖,内低外高。排水槽朝向城内,不给来敌抛绳攀墙的机会,并且可以缓解北方少雨时的旱情。[1][2]

如今,岔道城南城墙主体尚存,但是垛口、敌楼、箭孔已经全部无存,东、西城门重修了部分外墙、垛口、箭孔,城门洞的石条地面以及城门外的石板桥凸凹不平。西门内大街北侧有新修复的关帝庙、城隍庙。庙内有戏楼。城内还有客栈、驿站、三关庙、衙署、清真寺遗址,以及数棵古槐。[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