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哈巫族
噶哈巫族 | |
---|---|
總人口 | |
約600人 | |
分佈地區 | |
台灣中部臺中市豐原區、新社區、石岡區、東勢區、南投縣埔里鎮、仁愛鄉等地區。 (現今主要居住地以埔里眉溪四庄-牛眠.守城.大湳.蜈蚣崙為主。) | |
語言 | |
噶哈巫語 漢語(臺語、中華民國國語) | |
宗教信仰 | |
巴宰-噶哈巫族泛靈信仰 | |
相关族群 | |
噶哈巫族(Kaxabu、Kahabu、Kahapu)為台灣平埔原住民、使用噶哈巫語[1]。主要居住在台灣中部埔里盆地眉溪四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崙),在仁愛鄉南豐村、大同村、及霧社地區也有少數族人,目前仍保有族語及傳統文化,其語言噶哈巫語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全世界瀕臨絕種的18種語言之一(歸為與巴宰語同語系)[2][3]。
分布
噶哈巫族原本主要分布於大甲溪流域兩岸,相當於今日台中市境內的石岡區,新社區的社寮角、大湳、山頂、水底寮等地[4],主要部落為樸仔籬社(Aboan Poalij、又分許多小社)。現今的噶哈巫族聚落位於埔里西關刀山[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下之眉溪兩岸四個村莊,(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崙),
歷史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噶哈巫族協助道卡斯族及巴布拉族一起反抗清朝勢力,巴宰族則在清朝的協助下,征服中部平埔族,取代大肚王國,形成中部的新勢力。19世紀,原鄉土地遭受漢人侵佔騙取,及漢人帶來的傳染疾病,平埔族群無力抵抗,原鄉地區將不適合居住,是噶哈巫族遷徙的推力,在郭百年事件過後,平埔番親在邵族的引介下共同防守的拉力因素遷入南投埔里。
族群正名運動
噶哈巫族人在近年也發起正名運動,希望獲得官方承認[5]。個別族群身份的認定,基本上可以直接去戶籍所在地的戶政事務所調閱日治時期所遺交下來的戶籍資料,在日治時期戶籍謄本上「種族」一欄有登錄種族別[6]。「種族」一欄種族別依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閩南人與客家人分別註記為:山地原住民註記為「生」(生蕃)、平地原住民註記為「熟」(為「熟蕃」,指平埔族)、福建祖籍的註記為「福」、廣東祖籍的註記為「粵」或「廣」[7]。(目前噶哈巫族仍被學者認為是巴宰族的一支,但是噶哈巫族人很堅持自己是噶哈巫族,和巴宰族是不同的族群)[8][9]
族群遷移
噶哈巫族屬平埔族群其中一族。原樸仔籬社屬於噶哈巫族。最早荷蘭戶口表記載之Aboan Poalij,即為清代文獻記載的「樸仔籬社」,分佈於大甲溪河岸流域,在今之台中市東勢區、石岡區、新社區等地區[10]。以地區分類而言,豐原以西為巴宰本族,以東五社(目前居住於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庄(牛眠山(Baisia)、守城份(Suwanlukus)、大湳(Kalexut)、蜈蚣崙(Tauving)))則為噶哈巫族。眉溪四庄祖噶哈巫族先來自今台中市新社區大甲溪沿岸的台階地,居住地分別叫做「山頂社」、「大湳社」、「水底寮社」[11]、「馬歷埔」等地。于清末道光三年(1823年)起因耕地狹小[12]、生活不易、粵籍移民開墾逐漸逼近,而開始移民、陸續遷移到埔里盆地[13]。落居在盆地東北角眉溪流域的南北岸,其聚落分別叫做「蜈蚣」、「大湳」、「守城」、「牛眠山」四個村庄,當時人俗稱「四庄番」[14][15]。
噶哈巫族使用噶哈巫語因為族語及文化與巴宰族相近,故依據伊能嘉矩之分類仍把它歸為同一族[2][16]。為了解決噶哈巫族和巴宰族的族名紛爭,賴貫一牧師希望以Abuan(阿霧安)這個名稱來整合二族。[17] 至今會講噶哈巫語為眉溪四庄則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後裔潘永歷先生及其他噶哈巫長老。他甚至仍會唱噶哈巫古調"憶祖之歌"(aiyan; 哀煙)。巴宰語部份則為愛蘭地區已故的潘金玉女士,她曾會流利使用巴宰語。[9]
風俗文化
- 服飾
噶哈巫族傳統服飾有紅、藍、白等顏色,大都使用菱形、直條等幾何圖形圖騰,顏色和圖案多變,台灣歷史博物館館藏的巴宰族文物中,其好漢旗(標旗)即是噶哈巫族最傳統的圖騰。
- 飲食
阿拉粿、酒、生肉醃漬、青苔及野菜採集。
- 音樂
風潮唱片所出的噶哈巫族音樂〈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即是音樂學者吳榮順從四庄採集得到[18]。
- 節慶
噶哈巫人在岁末农田收割后举行「收获祭」和「祖灵祭」,后来逐渐演变成為噶哈巫過年,又稱為「番仔過年」(mu-raraw a razem)或「姓潘的人過年」為農曆十一月十五左右舉行,除製作傳統食物「阿拉粿」(tupalis yamadu/(mubuiak tupalis yamadu)為「製作阿拉粿」)外,也進行「牽田」(mahalit、族人在田间围火唱Ayan母语曲调歌谣)、「抓大魚」(tia kumuxay alaw)、「走標」(maazazuah)等之活動,以纪念祖先、祈祷平安,並凝聚族人感情。[19][20]。
- 紋面
岸裏、掃栜、烏牛欄、阿里史、樸仔離番女繞唇胳皆刺之點,細細黛起,若塑像羅漢髭頭,共相稱美,又於文身之外,別為一種[21]。
- 埔里番祖廟(又稱番太祖廟)
位於今眉溪四庄的「蜈蚣崙」,為噶哈巫族最初移入之地。眉溪四庄四個聚落都一同信仰著番祖廟的主神「番太祖」,是噶哈巫族的戰神和守護神。傳說中早期部落若與高山族有衝突,番太祖便會顯靈手持番刀擊退外來侵襲以保衛葛哈巫族。族人為了感念番太祖,便請漢人雕刻師傅來雕塑祂的神像。
據暨南國際大學的人類學教授黃美英說明,以往早期眉溪四庄都各自有其信仰與供奉場所,但只有番太祖有雕成神像,並以擲杯來決定每年的爐主。由於噶哈巫族沒有建廟的傳統,因此番太祖早期是沒有固定的祭拜場所。
直到2014年年初,接連有族人夢到「番太祖」建廟請託,於是開會討論後決定募款建廟,最終番祖廟於2014年7月開工,並於2015年的1月入火安座。
番太祖的神像在雕刻上形體與平埔族相似,濃眉大眼、戴著耳環、手持番刀與長矛,但服飾上穿著的是清朝官服,有可能與漢族雕刻師有關,賦予祖先形象神格化後,再賦予官銜的形體。[22]。
註釋
- ^ 噶哈巫 KAXABU[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跳转到: 2.0 2.1 立報新聞 - 噶哈巫番年慶 遊子重現古傳統[2][永久失效連結]
- ^ 國立暨南大學打里摺文物數位典藏 - Content存档副本.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 ^ 吳心蘋. 以凸顯紀錄片的文獻價值(屬性)做為噶哈巫族 族語保存之影像實踐-以《pakaluluzuax》為例: 3. 2015.
- ^ 回應 「評介噶哈巫人的話語和腳蹤(Kakawas iu minuzakay ki Abuan a saw)」[3]
- ^ 歷史,我們還沒有名字,Musuhapa Siraya - WRET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陳志東,是不是平埔族 看腳趾頭就知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無名小站,"2011年1月15日-噶哈巫族傳統過番年(走標.牽田.祖靈祭...)"[4],噶哈巫-埔里四庄番,2010/12/31.
- ^ 跳转到: 9.0 9.1 平埔語言都沒了?──921地震,竟震出這群語言都還活得好好的原住民族. Mata Taiwan. 2016-12-04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 文化視野:平埔噶哈巫族的來源 - SaySiyat(原住民-賽夏族)的小孩-風wa:on. Yahoo!奇摩部落格. 2012-07-20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
- ^ 走讀台灣-台中縣新社鄉歡迎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國家圖書館
- ^ 紅樓‧夢東華: 卲族與平埔族 - yam天空部落. [200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 ^ 走讀台灣--南投縣「埔里鎮」存档副本. [201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 ^ ㄧ個平埔「噶哈巫」後裔的心聲 (潘宗昌)-文化失憶症[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尋找噶哈巫 埔里守城社區踏查 – 中興大學鹿鳴文化資產中心. [2021-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2) (中文(臺灣)).
- ^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的澄清與聲明 - 時事論壇[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賴貫一,程士毅,《阿霧安人的話語和腳蹤: Kakawas iu minuzakay ki Abuan a saw: 巴宰語實用手冊》,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2006年。(中文)(巴宰文)
- ^ 吳榮順,"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風潮有聲出版公司,台北縣,1998年11月.
- ^ 噶哈巫族與番太祖[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化館 - 台灣打裡摺教育館[8][永久失效連結]
- ^ 清代彰化縣志
- ^ 埔里葛哈巫族宗教信仰與族群歷史初探:以平埔番祖廟為例
參考文獻
- 田軒豪著/黃季平指導,"巴宰族的民族認定運動"[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政大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8月.
- 計文德,2004,臺灣原住民平埔族整理族譜之觀察:以《潘睦派下潘氏族譜》為例。弘光人文社會學報,no. 1:35-44。
- 徐大智,2004a,巴宰族(Pazeh)之歷史變遷及其文化復振。史匯,no. 8:5-28。
- 徐大智,2004b,戰後臺灣平埔研究與族群文化復振運動:以噶瑪蘭族、巴宰族、西拉雅族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壬癸、土田滋,2002,巴宰族傳說歌謠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 李壬癸、土田滋編著,2001,巴宰語詞典。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 林英津,2000,巴則海語。臺北:遠流。
- 溫秋菊,1999,試探Pazeh音樂文化的綜攝:以一首臺語聖詩為例。藝術評論,no. 10:25-60。
- 潘稀祺(打必里‧大宇),1999,巴宰王國:岸裡社潘家興衰史。臺中縣:潘啟南派下家族。
- 溫秋菊,1998,巴則海族祭祖歌「ai-yan」初探。藝術評論,no. 9:45-84。
- 張隆志,1991,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 李壬癸、林清財,1990,巴則海族的祭祖歌曲及其他歌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no. 3:1-16。
- 林英津,1989,巴則海語:埔里愛蘭調查報告。臺北縣:臺北縣風物雜誌社。
- 吳心蘋,2015,以凸顯紀錄片的文獻價值(屬性)做為噶哈巫族 族語保存之影像實踐-以《pakaluluzuax》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