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哈巫族
噶哈巫族 | |
---|---|
总人口 | |
约600人 | |
分布地区 | |
台湾中部台中市丰原区、新社区、石冈区、东势区、南投县埔里镇、仁爱乡等地区。 (现今主要居住地以埔里眉溪四庄-牛眠.守城.大湳.蜈蚣仑为主。) | |
语言 | |
噶哈巫语 汉语(台语、中华民国国语) | |
宗教信仰 | |
巴宰-噶哈巫族泛灵信仰 | |
相关族群 | |
噶哈巫族(Kaxabu、Kahabu、Kahapu)为台湾平埔原住民、使用噶哈巫语[1]。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眉溪四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仑),在仁爱乡南丰村、大同村、及雾社地区也有少数族人,目前仍保有族语及传统文化,其语言噶哈巫语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世界濒临绝种的18种语言之一(归为与巴宰语同语系)[2][3]。
分布
噶哈巫族原本主要分布于大甲溪流域两岸,相当于今日台中市境内的石冈区,新社区的社寮角、大湳、山顶、水底寮等地[4],主要部落为朴仔篱社(Aboan Poalij、又分许多小社)。现今的噶哈巫族聚落位于埔里西关刀山[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下之眉溪两岸四个村庄,(牛眠山、守城份、大湳、蜈蚣仑),
历史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噶哈巫族协助道卡斯族及巴布拉族一起反抗清朝势力,巴宰族则在清朝的协助下,征服中部平埔族,取代大肚王国,形成中部的新势力。19世纪,原乡土地遭受汉人侵占骗取,及汉人带来的传染疾病,平埔族群无力抵抗,原乡地区将不适合居住,是噶哈巫族迁徙的推力,在郭百年事件过后,平埔番亲在邵族的引介下共同防守的拉力因素迁入南投埔里。
族群正名运动
噶哈巫族人在近年也发起正名运动,希望获得官方承认[5]。个别族群身份的认定,基本上可以直接去户籍所在地的户政事务所调阅日治时期所遗交下来的户籍资料,在日治时期户籍誊本上“种族”一栏有登录种族别[6]。“种族”一栏种族别依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闽南人与客家人分别注记为:山地原住民注记为“生”(生蕃)、平地原住民注记为“熟”(为“熟蕃”,指平埔族)、福建祖籍的注记为“福”、广东祖籍的注记为“粤”或“广”[7]。(目前噶哈巫族仍被学者认为是巴宰族的一支,但是噶哈巫族人很坚持自己是噶哈巫族,和巴宰族是不同的族群)[8][9]
族群迁移
噶哈巫族属平埔族群其中一族。原朴仔篱社属于噶哈巫族。最早荷兰户口表记载之Aboan Poalij,即为清代文献记载的“朴仔篱社”,分布于大甲溪河岸流域,在今之台中市东势区、石冈区、新社区等地区[10]。以地区分类而言,丰原以西为巴宰本族,以东五社(目前居住于眉溪流域旁之眉溪四庄(牛眠山(Baisia)、守城份(Suwanlukus)、大湳(Kalexut)、蜈蚣仑(Tauving)))则为噶哈巫族。眉溪四庄祖噶哈巫族先来自今台中市新社区大甲溪沿岸的台阶地,居住地分别叫做“山顶社”、“大湳社”、“水底寮社”[11]、“马历埔”等地。于清末道光三年(1823年)起因耕地狭小[12]、生活不易、粤籍移民开垦逐渐逼近,而开始移民、陆续迁移到埔里盆地[13]。落居在盆地东北角眉溪流域的南北岸,其聚落分别叫做“蜈蚣”、“大湳”、“守城”、“牛眠山”四个村庄,当时人俗称“四庄番”[14][15]。
噶哈巫族使用噶哈巫语因为族语及文化与巴宰族相近,故依据伊能嘉矩之分类仍把它归为同一族[2][16]。为了解决噶哈巫族和巴宰族的族名纷争,赖贯一牧师希望以Abuan(阿雾安)这个名称来整合二族。[17] 至今会讲噶哈巫语为眉溪四庄则为已故之潘郡乃先生之后裔潘永历先生及其他噶哈巫长老。他甚至仍会唱噶哈巫古调"忆祖之歌"(aiyan; 哀烟)。巴宰语部份则为爱兰地区已故的潘金玉女士,她曾会流利使用巴宰语。[9]
风俗文化
- 服饰
噶哈巫族传统服饰有红、蓝、白等颜色,大都使用菱形、直条等几何图形图腾,颜色和图案多变,台湾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巴宰族文物中,其好汉旗(标旗)即是噶哈巫族最传统的图腾。
- 饮食
阿拉粿、酒、生肉腌渍、青苔及野菜采集。
- 音乐
风潮唱片所出的噶哈巫族音乐〈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即是音乐学者吴荣顺从四庄采集得到[18]。
- 节庆
噶哈巫人在岁末农田收割后举行“收获祭”和“祖灵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噶哈巫过年,又称为“番仔过年”(mu-raraw a razem)或“姓潘的人过年”为农历十一月十五左右举行,除制作传统食物“阿拉粿”(tupalis yamadu/(mubuiak tupalis yamadu)为“制作阿拉粿”)外,也进行“牵田”(mahalit、族人在田间围火唱Ayan母语曲调歌谣)、“抓大鱼”(tia kumuxay alaw)、“走标”(maazazuah)等之活动,以纪念祖先、祈祷平安,并凝聚族人感情。[19][20]。
- 纹面
岸里、扫栜、乌牛栏、阿里史、朴仔离番女绕唇胳皆刺之点,细细黛起,若塑像罗汉髭头,共相称美,又于文身之外,别为一种[21]。
- 埔里番祖庙(又称番太祖庙)
位于今眉溪四庄的“蜈蚣仑”,为噶哈巫族最初移入之地。眉溪四庄四个聚落都一同信仰著番祖庙的主神“番太祖”,是噶哈巫族的战神和守护神。传说中早期部落若与高山族有冲突,番太祖便会显灵手持番刀击退外来侵袭以保卫葛哈巫族。族人为了感念番太祖,便请汉人雕刻师傅来雕塑祂的神像。
据暨南国际大学的人类学教授黄美英说明,以往早期眉溪四庄都各自有其信仰与供奉场所,但只有番太祖有雕成神像,并以掷杯来决定每年的炉主。由于噶哈巫族没有建庙的传统,因此番太祖早期是没有固定的祭拜场所。
直到2014年年初,接连有族人梦到“番太祖”建庙请托,于是开会讨论后决定募款建庙,最终番祖庙于2014年7月开工,并于2015年的1月入火安座。
番太祖的神像在雕刻上形体与平埔族相似,浓眉大眼、戴著耳环、手持番刀与长矛,但服饰上穿著的是清朝官服,有可能与汉族雕刻师有关,赋予祖先形象神格化后,再赋予官衔的形体。[22]。
注释
- ^ 噶哈巫 KAXABU[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 2.1 立报新闻 - 噶哈巫番年庆 游子重现古传统[2][永久失效链接]
- ^ 国立暨南大学打里折文物数位典藏 - Content存档副本.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 ^ 吴心𬞟. 以凸顯紀錄片的文獻價值(屬性)做為噶哈巫族 族語保存之影像實踐-以《pakaluluzuax》為例: 3. 2015.
- ^ 回应 “评介噶哈巫人的话语和脚踪(Kakawas iu minuzakay ki Abuan a saw)”[3]
- ^ 历史,我们还没有名字,Musuhapa Siraya - WRETC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陈志东,是不是平埔族 看脚趾头就知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无名小站,"2011年1月15日-噶哈巫族传统过番年(走标.牵田.祖灵祭...)"[4],噶哈巫-埔里四庄番,2010/12/31.
- ^ 9.0 9.1 平埔語言都沒了?──921地震,竟震出這群語言都還活得好好的原住民族. Mata Taiwan. 2016-12-04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 文化視野:平埔噶哈巫族的來源 - SaySiyat(原住民-賽夏族)的小孩-風wa:on. Yahoo!奇摩部落格. 2012-07-20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
- ^ 走读台湾-台中县新社乡欢迎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国家图书馆
- ^ 紅樓‧夢東華: 卲族與平埔族 - yam天空部落. [2009-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 ^ 走读台湾--南投县“埔里镇”存档副本. [201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 ^ ㄧ个平埔“噶哈巫”后裔的心声 (潘宗昌)-文化失忆症[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尋找噶哈巫 埔里守城社區踏查 – 中興大學鹿鳴文化資產中心. [2021-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2) (中文(台湾)).
- ^ 南投县噶哈巫文教协会的澄清与声明 - 时事论坛[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赖贯一,程士毅,《阿雾安人的话语和脚踪: Kakawas iu minuzakay ki Abuan a saw: 巴宰语实用手册》,台湾打里折文化协会,2006年。(中文)(巴宰文)
- ^ 吴荣顺,"巴宰族(噶哈巫族)Ayan之歌",风潮有声出版公司,台北县,1998年11月.
- ^ 噶哈巫族与番太祖[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南投县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化馆 - 台湾打里折教育馆[8][永久失效链接]
- ^ 清代彰化县志
- ^ 埔里葛哈巫族宗教信仰与族群历史初探:以平埔番祖庙为例
参考文献
- 田轩豪著/黄季平指导,"巴宰族的民族认定运动"[1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政大民族学系硕士论文,2016年8月.
- 计文德,2004,台湾原住民平埔族整理族谱之观察:以《潘睦派下潘氏族谱》为例。弘光人文社会学报,no. 1:35-44。
- 徐大智,2004a,巴宰族(Pazeh)之历史变迁及其文化复振。史汇,no. 8:5-28。
- 徐大智,2004b,战后台湾平埔研究与族群文化复振运动:以噶玛兰族、巴宰族、西拉雅族为中心。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 李壬癸、土田滋,2002,巴宰族传说歌谣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
- 李壬癸、土田滋编著,2001,巴宰语词典。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筹备处。
- 林英津,2000,巴则海语。台北:远流。
- 温秋菊,1999,试探Pazeh音乐文化的综摄:以一首台语圣诗为例。艺术评论,no. 10:25-60。
- 潘稀祺(打必里‧大宇),1999,巴宰王国:岸里社潘家兴衰史。台中县:潘启南派下家族。
- 温秋菊,1998,巴则海族祭祖歌“ai-yan”初探。艺术评论,no. 9:45-84。
- 张隆志,1991,族群关系与乡村台湾:一个清代台湾平埔族群史的重建与理解。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 李壬癸、林清财,1990,巴则海族的祭祖歌曲及其他歌谣。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资料汇编,no. 3:1-16。
- 林英津,1989,巴则海语:埔里爱兰调查报告。台北县:台北县风物杂志社。
- 吴心𬞟,2015,以凸显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属性)做为噶哈巫族 族语保存之影像实践-以《pakaluluzuax》为例。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