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甲癖
咬甲癖 | |
---|---|
咬甲癖患者的手指 | |
类型 | 聚焦于躯体的重复行为障碍[*]、指甲疾病[*]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精神医学、心理學 |
ICD-10 | F98.8 (ILDS F98.810) |
ICD-9-CM | 307.9 |
咬甲癖是在紧张、压力、饥饿或无聊状态下啃咬指甲或趾甲的习惯性行为。有时也是心理或情绪失控的症状。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患者有时无法或难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曾有记载显示某些患者在入睡时咬指甲。对于此种行为,有解释认为是由于做梦时或者梦境中事件造成的压力,或者是由于平时压力的表现。咬甲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一种轻度自残行为。根据佛洛依德学说的解释,咬甲是口腔期粘滞的表现。大约有30%的7至10岁儿童与81%的青少年有此癖好。[1]
负面作用
被咬的指尖,尤其是甲缘的皮肤,对于疼痛极为敏感。甲刺是角质层上的破损皮肤,当它们被不当地移除后,手指将容易被微生物与病毒的感染,并患上甲沟炎。牙疾也被认为与咬甲癖有所联系。[1]此外,咬甲还有可能会使甲缝中难以清洁的细菌进入口中。[2]
治疗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往往可单独进行或作为其它治疗手段的补充。咬甲戒断的第一阶段为相反习惯训练(Habit Reversal Training ,HRT),这一阶段包括四个步骤,目的是使患者忘记咬甲习惯,或是代之以其它更积极的习惯。除此以外,还可以用刺激避免疗法(stimulus control therapy)来发现并消除经常导致咬甲冲动的刺激因素。也可以用咬具来避免咬甲行为。
消除症状最有效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与行为治疗相结合。
药物疗法
某些药物对于治疗咬甲成效显著。目前,某些最新的特效抗抑郁剂被用于咬甲治疗。此类药物也被用于治疗拔毛癖、心理强迫症。这些药物包括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氟西汀(flu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西酞普兰(citalopram)、依他普仑(escitalopram)、奈法唑酮(nefazodone)以及文拉法辛(venlafaxine)等。此外,小剂量使用精神分裂类药物如利培酮(risperidone)、奥兰扎平(olazapine)、喹硫平(quetiapine)、齐拉西酮(ziprasidone)、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可强化抗抑郁剂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精神分裂类药物并不代表咬甲癖患者还有精神分裂症。
註釋
- ^ 1.0 1.1 Leung AK, Robson WL. Nailbiting. Clin Pediatr (Phila). 1990, 29 (12): 690-692页. PMID 2276242.
- ^ Baydaş B, Uslu H, Yavuz I, Ceylan I, Dağsuyu IM. Effect of a chronic nail-biting habit on the oral carriage of Enterobacteriaceae. Oral Microbiol. Immunol. 2007, 22 (1): 1–4. PMID 17241163. doi:10.1111/j.1399-302X.2007.0029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