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偏好 (經濟學)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偏好(英語:Preference),在經濟學中,偏好是指當消費者面對不同的消費組合(consumption bundle)時,對於消費組合的孰優孰劣的主觀的意見。其表示方法是序列性的,其偏好以效用的高低比較,效用值僅為偏好在數值上的序數比較,不具備單位。

歷史

朗納·弗里施於1926年時發表了第一篇嚴格公理化的偏好相關介紹,[1]而在此之前,經濟學家所開發闡述理論都未進行標準化的驗證。這項發表肇因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邏輯實證主義影響經濟學,認為任何理論化概念的提出都應是可觀察的。[2]因此,在18世紀至19世紀間被認為適宜的效用理論,遭受著20世紀邏輯實證主義的衝擊,過去的理論需要更為歷經考驗的結構。可直接觀察的二元關係,影響了經濟學後,「可觀察」這樣的要求使個體經濟學提出了顯示性偏好理論。

由於朗納·弗里施在1920年代的努力,「找到顯而易見的偏好結構」,成為偏好理論的重大議題,曾有將數學指數對應到效用的嘗試。杰拉德·德布魯因受尼古拉·布爾巴基的理念影響,在1950年時挑戰將消費者理論公理化,由數學領域借來的二元關係觀念成為了主流的分析工具,甚至經濟學還檢驗了效用函數階段與偏好階段間(效用函數是偏好的表現,偏好則是效用函數的內在),是否可以移動以讓分析工具更好用。

另一個歷史性的轉捩點可追溯至1895年,喬治·康托爾證明的定理,如果一個二元關係是線性排列的,那麼它可同構嵌入於有序的實數。這項定理影響了1940年代時,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對於人存在弱性序列性偏好的理論化。[3]

分析

偏好是主觀的,然而不是每種偏好都有辦法分析,可用於經濟分析的偏好是有限制的,為避免無法分析的情況發生,經濟學家提出了幾個偏好性質,並定義了與數學不同的偏好表示符號。經濟學家把這些性質分為公理與假設,然而對於何種性質應屬於公理,何種性質屬於假設卻莫衷一是。完全性、遞移性、反身性屬於公理,連續性及未飽和性則為假設或公理,可微分性有獨立者也可能與連續性合併,凸性則有獨立者也可能與未飽和性結合。

符號

表示偏好的符號總共有五種,假設A與B為不同的消費組合,該組合可能會有以下五種關係。

  • ,表示對A組合的喜好不大於(不優於)B組合。
  • ,表示對A組合的喜好不小於(不劣於)B組合。
  • ,或表示為,表示對A組合的喜好小於(劣於)B組合。
  • ,或表示為,表示對A組合的喜好大於(優於)B組合。
  • ,或表示為,表示對A組合的喜好同於B組合。

偏好性質

為了保證對消費組合偏好的一致性,可被分析的偏好需要符合的性质:

對於任意的兩個消費組合都能排列其優劣次序。
假設有A、B、C三種消費組合,
消費組合至少與本身一樣好,,意同於消費組合與自身無異。

為了能對偏好進行數理分析,偏好特性需要符合以下性質:

當消費組合,存在消費組合C足夠夠靠近A,則
  • 未飽和性
若A為消費組合(),B為消費組合(),若,則其中至少有一個等號不成立。

為了數學工具的簡用性而採取更嚴苛的假設:

不論對任何存在消費組合,都可對因偏好所造成的無異曲線微分,保證當偏好化為函數時其導數有解。可微分性為較連續性更嚴苛的特性,至少包含兩個性質,連續性、左極限和右極限一致。
偏好所造成的無異曲線,無異曲線中的任意兩個消費組合的加權平均,不劣於該曲線本身。

應用

朝三暮四
莊子的「齊物論」中的朝三暮四的故事:「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朝三暮四的行為在經濟學另有新解,莊子認為「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而經濟學則可認為對猿猴而言「朝四暮三」的效用比「朝三暮四」大,因此猴子才「眾狙皆悅。」,猿猴的抉擇符合自身的偏好,因此猿猴的表現是合理的。[4][5]

參考書目

  • Friedman, Milton. Price Theory. Aldine Transaction: 1976
  • Katz, Michael L.; and Harvey S. Rosen.《Microeconomics》. McGraw-Hill/Irwin, 3rd Edition: 1997.
  • 楊雲明《總體經濟學》智勝文化 三版2005
  • Perloff, Jeffrey M.《Microeconomics》. Pearson - Addison Wesley, 4th Edition: 2007.
  • 蔡攀龍、張寶塔《總體經濟學》聯經出版2005
  • 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 Whinston, Jerry R. Green《Microeconomic 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註釋

  1. ^ Barten, Anton and Volker Böhm. (1982). "Consumer theory", in: Kenneth Arrow and Michael Intrilligator(eds.)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Vol. II, p. 384
  2. ^ Gilboa, Itzhak. (2009). Theory of Decision under uncertain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 Fishburn, Peter. (1994). "Utility and subjective probability", in: Robert Aumann and Sergiu Hart (eds). Handbook of game theory. Vol. 2.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p. 1397-1435.
  4. ^ 「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 [201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4). 
  5. ^ 成语中读出经济学. [201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