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产量曲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等产量曲线(isoquant),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可能性的组合。等产量曲线与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 個體经济学术语,在该曲线上,尽管生产要素配比不同,但产出相同。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f/Isoquant_map.png/250px-Isoquant_map.png)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Isoquant_perfectsubs.png/250px-Isoquant_perfectsubs.png)
![](http://images.weserv.nl/?url=//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4/Isoquant_perfect_compliments.png/250px-Isoquant_perfect_compliments.png)
性质
1.正常的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它表示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逐次减少。等产量线一般具有凸向原点的特征,这一特征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2.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所以正常的等产量线是递减的。
参见
![]() | 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